图书介绍
Maya中文手册&专业教程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Maya中文手册&专业教程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47539.jpg)
- 刘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5224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aya中文手册&专业教程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Maya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界面1
1.1 Maya的硬件要求和软件环境1
硬件要求1
软件环境2
1.2启动2
1.3 Maya的工作界面2
(标题栏)2
(菜单栏)3
(状态栏)4
(文件夹)6
(小菜单)6
(数据输入栏)7
(工作空间)8
(视图菜单)8
(命令栏)8
(帮助栏)8
(时间控制条)和(长度控制条)9
(属性窗口)9
(文字编辑键)9
1.4设置个性化的Maya工作界面10
隐藏或显示Maya主界面的部分元素10
(工作空间)的设置10
第二章 Maya的基本操作13
2.1(工程)目录和(场景)文件的管理13
创建一个新的工程目录13
设置一个当前工程目录14
创建一个新的Scene(场景)文件15
存贮当前场景文件15
打开一个场景文件16
2.2 Maya中物体的类型和选择16
按(物体)类型选择17
按(分物体)类型选择18
按(网络)物体类型选择19
2.3 Maya的建模辅助工具19
(锁定)工具19
(样板物体)20
(层)的概念20
(历史)22
2.4(移动)、(旋转)和(缩放)24
(移动)工具25
(旋转)工具27
(缩放)工具28
怎样精确地控制物体的移动、旋转和缩放29
2.5(工作空间)视图的视角调整29
(透视)视图的调整30
(顶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的调整30
视图窗口调整的“Undo”和“Redo”31
2.6 Maya中物体的描述方式31
(超文本)窗口32
(超图)窗口33
2.7(组)的概念33
第三章 Maya的固定菜单37
3.1(文件)37
(创建新场景)37
(打开场景)38
(存贮场景)39
(存贮为...)39
(输入文件)40
(输出整个场景)41
(输出选择物体)42
(创建参考文件)43
(参考文件编辑器)43
(工程目录管理)43
(最近编辑过的场景文件)44
(退出)44
3.2(编辑)45
(复原)45
(重做)45
(重复)45
(关键祯)46
(删除)46
(按类型删除)46
(按类型删除全部)47
(选择所有物体)48
(按类型选择物体)48
(快速选择集)49
(层)49
(复制)51
(组)52
(取消组)52
(创建一个空的组节点)53
(父子关系)53
(解除父子关系)54
(集)55
3.3(编修)56
(改变工具)56
(重置改变)58
(冻结改变)58
(启动节点功能)58
(关掉节点功能)59
(激活)59
(中心点)59
(设置前缀名)59
(增加一个属性参数)60
(测量)60
(动态抓取模型)61
(动态造型)61
3.4(显示)62
(网格)62
(坐标轴)63
(隐藏)64
(显示)65
(物体状态)65
(nurbs分物体)66
(nurbs物体的显示光滑度)67
(多面体的显示属性)68
(用户设置多面体的显示)69
Fast interaction?69
(照相机和灯光的控制柄)69
(声音)69
(关节的大小)69
(反向动力控制柄的大小)69
3.5(窗口)69
(普通编辑器)70
3.5.1.1(集编辑器)70
3.5.1.2(扩展属性窗口)71
3.5.1.3(工具设置窗口)71
3.5.1.4(过滤编辑器)72
3.5.1.5(动画属性选择窗口)72
3.5.1.6(连接编辑器)73
3.5.1.7(性能设置窗口)74
3.5.1.8(文字编辑器)74
3.5.1.9(命令界面)75
3.5.1.10(外接模块管理窗口)75
(作色编辑器)75
3.5.2.1(作色效果设置窗口)76
3.5.2.2(硬件作色)76
3.5.2.3(软件作色)77
3.5.2.4(材料组编辑器)77
3.5.2.5(贴图视图)77
3.5.2.6(材料属性编辑器)78
(动画编辑器)79
3.5.3.1(动画曲线编辑器)79
3.5.3.2(传统动画编辑器)79
3.5.3.3(变形控制窗口)80
3.5.3.4(设备控制器)80
3.5.3.5(动力系统设置窗口)81
(属性编辑器)81
(超文本窗口)81
(超图窗口)82
(多功能编辑窗口)83
(表达式编辑器)84
(最近使用过的命令)84
(快速动画演示)85
(视图安排)86
(版面设置)86
Frame selected in all views87
Frame all in all views87
(窗口最小化)87
(复活)87
3.6(选项)87
(普通参数设置)88
(用户界面参数设置)89
(设置用户界面)89
(存贮参数设置)90
主界面组成元素的显示控制90
Show only viewing panes90
Show all panes90
第四章 Modeling建模91
4.1关于(建模)的一些基本概念91
Nurbs曲线和Nurbs曲面91
在建模过程中利用(历史)93
4.2(原始物体)菜单95
(创建Nurbs物体)96
(创建多边形物体)96
(创建文字)97
(创建定位点)98
(创建辅助平面)99
(创建照相机)99
4.3(曲线)菜单99
(CV画线工具)99
(EP画线工具)101
(铅笔画线工具)102
(增加点)102
(曲线编辑工具)103
(平移曲线)103
(平移曲面上的曲线)103
(修改切线方向)105
(过渡曲线)106
(重建曲线)106
(延伸曲线)107
(插入点)108
(连接曲线)108
(分离曲线)109
(对齐曲线)109
(打开/封闭曲线)111
(曲线反向)111
(复制曲线)112
(CV点的硬度)112
(创建B样条曲线)112
4.4(曲面工具)菜单113
(倒斜角)113
(延伸曲面)114
(放样曲面)114
(平面)116
(旋转曲面)116
(边界曲面)117
(只有一条轮廓曲线的双轨曲面)117
(有两条轮廓曲线的双轨曲面)119
(具有三条以上轮廓曲线的双轨曲面)119
(圆弧过渡曲面)121
(自由过渡曲面)121
(边界过渡曲面)122
4.5(曲面编辑)菜单123
(曲面相交)124
(投影曲线)124
(剪切工具)125
(恢复剪切曲面)126
(重建曲面)127
(准备缝合曲面)127
(点缝合)128
(曲面缝合工具)128
(插入等参数线)130
(连接曲面)130
(分离曲面)132
(对齐曲面)132
(打开/封闭曲面)133
(曲面反向)134
4.6(多边形物体)135
Keep New Facets Planar137
(Polygon创建工具)137
(添加Facet工具)137
(分离polygon)138
(修改polygon)139
(分裂)139
(重叠)139
(边编辑工具)140
(小平面编辑工具)141
(法向编辑工具)141
(贴图)142
(联合)143
(分开)143
(光滑)143
(选择工具)144
(命令设置)144
(选择转换)144
(恢复命令设置)144
第五章 材料、灯光和作色145
5.1(灯光)的类型和控制145
(点光源)145
(环境光)146
(平行光)147
(聚光灯)147
5.2(照相机)的类型和控制150
单节点照相机152
双节点照相机152
三节点照相机153
5.3(多功能窗口)、(材料组)、(材质)、(贴图)和(应用)153
(多功能窗口)153
(材料组)、(材质)和(贴图)154
(材质)和(贴图)的类型159
5.4(作色)161
(软件作色)161
(硬件作色)161
5.5(作色)功能模块的菜单命令162
(灯光)菜单162
5.5.1.1(创建环境光)163
5.5.1.2(创建平行光)163
5.5.1.3(创建点光源)163
5.5.1.4(创建聚光灯)164
5.5.1.5(关系面板)165
5.5.1.6(灯光连接工具)165
(材料)菜单166
5.5.2.1(材质属性编辑器)166
5.5.2.2(创建新的材料组)166
5.5.2.3(附材料组)169
5.5.2.4(材料组连接工具)169
5.5.2.5(贴图位置控制工具)170
(作色)170
5.5.3.1(作色到一个新的窗口)170
5.5.3.2(重做上一次的作色)171
5.5.3.3(作色精度)171
5.5.3.4(设置作色参数)171
5.5.3.5(批作色)173
5.5.3.6(取消批作色)174
5.6怎样使用(光线跟踪算法)174
第六章 (动画)183
6.1(时间条)和(长度条)183
(时间条)184
(播放控制条)185
(长度条)185
(自动关键祯设置键)186
(动画参数设置键)186
6.2(关键祯)菜单187
(设置)187
(设置被驱动关键祯)189
(设置关键祯)189
(保留当前关键祯)189
(改变)189
6.3(路径)菜单190
(设置路径关键祯)191
(连接到曲线)191
(沿曲线变形)191
6.4(限制)菜单192
(点限制)193
(目标向量限制)193
(方向限制)194
(缩放比例限制)194
(几何物体限制)195
(法向限制)195
(切线限制)196
(极坐标限制)196
6.5(动画曲线编辑器)197
6.6几种为物体及其属性设置动画的方法198
在三维场景中设置动画198
在(属性编辑器)窗口中设置动画198
在(属性)窗口中设置动画198
第七章 (动力及粒子系统)199
7.1关于Dynamics的几个基本概念199
(粒子)和(粒子发生器)199
(力场)200
(碰撞)200
(刚性物体)、(软性物体)和(弹性物体)200
(目标物体)201
7.2(粒子)的(作色类型)和作色方式201
7.3(设置)菜单201
(初始状态)202
(刚性物体控制器)202
(动态模拟控制器)203
(粒子碰撞控制器)203
(模拟数据存储)204
(设置选择的粒子物体)205
(设置所有的粒子物体)205
(自动打开动态模拟状态)206
(自动设置刚性物体)206
7.4(粒子)菜单206
(粒子工具)206
(创建粒子发生器)207
(设置粒子发生器)207
(设置碰撞物体)208
(设置目标物体)208
7.5(力场)菜单209
(创建空气动力)209
(创建拉力)210
(创建重力)211
(创建牛顿引力)211
(创建磁场力)212
(创建扰动力)213
(创建单向力)213
(创建涡流)214
(设置空气动力)215
(设置牛顿引力)215
(设置磁场力)215
(设置扰动力)215
(设置单向力)215
(设置涡流)215
7.6(连接)菜单215
(连接到力场)216
(连接到粒子发生器)216
(连接到碰撞物体)216
7.7(物体)菜单216
(创建主动刚性物体)216
(创建被动刚性物体)217
(创建限制)菜单218
(创建软性物体)218
(创建弹性结构)219
(设置主动关键祯)219
(设置被动关键祯)219
第八章 Artisan(雕塑)221
8.1启动(雕塑)软件包221
8.2(曲面雕塑工具)224
8.3(笔刷选点工具)226
8.4(笔刷修改重量工具)227
8.5(效果刷写工具)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