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性能集群计算 结构与系统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性能集群计算 结构与系统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454373.jpg)
- (美)Rajkumar Buyya编;郑纬民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770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6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性能集群计算 结构与系统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需求和普通问题2
第1章 集群计算概述2
1.1 介绍2
1.2 可扩展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4
1.3 向低价并行计算前进的动机5
1.4 机会的曙光6
1.5 集群计算机及其体系结构6
1.6 集群分类8
1.7 集群的商品化部件9
1.8 网络服务/通信软件15
1.9 集群中间件和单一系统映像(SSI)15
1.10 资源管理和调度(RMS)19
1.11 编程环境和工具21
1.12 集群应用程序24
1.13 典型集群系统24
1.14 SMP集群(CUIMPS)28
1.15 总结29
1.16 参考文献31
第2章 集群设置和管理34
2.1 介绍34
2.2 设置集群34
2.3 安全性39
2.4 系统监控42
2.5 系统调整44
2.6 参考文献47
3.1 介绍49
第3章 构建可扩展的服务49
3.2 环境50
3.3 资源共享54
3.4 资源共享的增强局部性57
3.5 原型实现和扩展64
3.6 结论和未来的研究65
3.7 参考文献66
第4章 可靠的集群计算68
4.1 介绍68
4.2 两个领域会聚69
4.3 可靠性概念72
4.4 集群的系统结构73
4.5 检测和掩盖错误76
4.6 从错误中恢复79
4.7 可靠集群计算的实践80
4.8 参考文献82
第5章 开发高吞吐量的集群系统84
5.1 介绍84
5.2 Condor概述85
5.3 软件开发86
5.4 系统管理89
5.5 总结96
5.6 参考文献96
第6章 性能模型与模拟97
6.1 介绍97
6.2 新的性能问题98
6.3 有效并行计算的费用模型100
6.4 结论108
6.5 参考文献109
7.1 概述110
第7章 元计算:利用非正式的超级计算机110
7.2 元计算的演变112
7.3 元计算机的设计目标和问题115
7.4 元计算项目118
7.5 正在兴起的元计算系统129
7.6 总结和结论130
7.7 参考文献132
第8章 在元计算系统中指定资源和服务133
8.1 对资源描述工具的需求133
8.2 指定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策略134
8.3 资源和服务描述(RSD)136
8.4 小结142
8.5 参考文献142
第二部分 网络、协议和I/O147
第9章 高速网络147
9.1 概述147
9.2 设计问题149
9.3 快速以太网156
9.4 高性能并行接口(HiPPI)158
9.5 异步传输模式(ATM)161
9.6 可扩展并发接口(SCI)165
9.7 ServerNet167
9.8 Myrinet169
9.9 内存通道171
9.10 Synfinity173
9.11 参考文献175
10.2 通信性能的延迟/带宽评估177
10.1 概述177
第10章 轻量级消息传递系统177
10.3 集群的传统通信机制179
10.4 轻量级通信机制181
10.5 内核级的轻量级通信185
10.6 用户级的轻量级通信188
10.7 消息传递系统之间的比较190
10.8 参考文献192
11.2 要求194
11.1 概述194
第11章 活动消息194
11.3 AM编程模型197
11.4 AM的实现201
11.5 分析208
11.6 AM上的编程模型210
11.7 未来的工作212
11.8 参考文献213
12.1 网络为集群计算提供的服务215
第12章 Xpress传输协议215
12.2 一种新方法216
12.3 XTP的功能217
12.4 性能222
12.5 应用223
12.6 XTP在集群计算中的未来225
12.7 参考文献225
第13章 ATM集群中的拥塞管理227
13.1 ATM网络概述227
13.2 现有的方法230
13.3 ATM在LAN上的模拟231
13.4 移植计划236
13.5 结论240
13.6 参考文献241
第14章 网络负载平衡243
14.1 介绍243
14.2 方法243
14.3 常见错误251
14.4 产品252
14.6 参考文献257
14.5 总结257
第15章 多通路通信259
15.1 介绍259
15.2 网络及应用中的异构260
15.3 多通路通信261
15.4 实例研究263
15.5 总结270
15.6 参考文献270
16.1 介绍272
第16章 网络存储器272
16.2 远程存储器调页274
16.3 网络存储器文件系统284
16.4 网络存储器在数据库方面的应用285
16.5 总结286
16.6 参考文献287
第17章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289
17.1 介绍289
17.2 数据一致性290
17.3 网络性能问题297
17.4 其他设计问题298
17.5 结论304
17.6 参考文献304
第18章 集群并行I/O:实现方法与现有系统309
18.1 引言309
18.2 集群I/O系统的分类310
18.3 并行I/O问题311
18.4 文件抽象312
18.5 方法和技术313
18.6 系统结构与一些现有系统315
18.7 ViPIOS方法319
18.8 结论及发展趋势324
18.9 参考文献325
第19章 软件RAID和并行文件系统327
19.1 引言327
19.2 数据的物理存放328
19.3 缓存337
19.4 预取341
19.5 接口344
19.6 参考文献350
第三部分 进程调度、负载共享与负载平衡354
第20章 作业与资源管理系统354
20.1 成因与历史演变354
20.2 作业和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55
20.3 RMS的当前技术发展情况359
20.4 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挑战364
20.5 小结367
20.6 参考文献367
21.2 背景369
第21章 集群上并行作业的调度369
21.1 引言369
21.3 刚性作业的进程迁移370
21.4 可延展性作业的动态并行性373
21.5 基于通信的协向调度375
21.6 批调度376
21.7 小结378
21.8 参考文献379
22.1 引言381
第22章 负载共享与容错管理器381
22.2 集群计算中的负载共享382
22.3 利用检查点进行容错382
22.4 负载共享与容错的集成384
22.5 相关工作392
22.6 结论393
22.7 参考文献393
第23章 并行程序调度技术395
23.1 引言395
23.2 网络计算环境下的调度问题396
23.3 调度任务到通过快速网络连接的机器上401
23.4 调度任务到任意的处理机网络404
23.5 CASOH:一个并行化和调度工具408
23.6 小结与结束语412
23.7 参考文献413
第24章 可配置的动态负载平衡415
24.1 引言416
24.2 动态负载平衡(DLB)417
24.3 DLB模型和负载平衡策略的选择决定过程419
24.4 编译器和运行时系统425
24.5 实验结果427
24.6 小结433
24.7 参考文献433
第25章 异构系统中的映射与调度435
25.1 引言435
25.2 映射与调度436
25.3 任务粒度与划分的问题438
25.4 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441
25.5 负载平衡问题443
25.6 小结445
25.7 参考文献445
第四部分 典型的集群系统449
第26章 Beowulf449
26.1 Beowulf探源449
26.2 系统体系结构的进化过程452
26.3 软件开发454
26.4 下一代Beowulf计算456
26.5 21世纪的Beowulf459
26.6 参考文献461
第27章 RWC PC集群Ⅱ以及Score集群系统软件462
27.1 简介462
27.2 使用通用商品硬件构建结构紧凑的PC集群462
27.3 基于Unix的Score并行操作系统环境466
27.4 性能评价468
27.5 结论470
27.6 参考文献471
28.1 COMPaS:一个基于Pentium Pro PC的SMP集群472
第28章 COMPaS:一个基于Pentium Pro PC的SMP集群472
28.2 使用PC构建集群473
28.3 SMP集群的编程478
28.4 实例分析——COMPaS系统的评测结果480
28.5 PC SMP集群编程指南485
28.6 小结487
28.7 参考文献487
第29章 NanOS集群操作系统489
29.1 简介489
29.2 系统结构490
29.3 NanOS492
29.4 MCMM495
29.5 HIDRA497
29.6 小结500
29.7 参考文献500
第30章 基于BSP的可适应并行处理502
30.1 简介502
30.2 Bulk同步并行模型502
30.3 非专用集群上的并行计算504
30.4 Bulk同步并行模型中的可适应并行性505
30.5 可适应Bulk同步并行性的编程环境507
30.6 A-BSP在并行计算中的应用510
30.7 A-BSP在非专用工作站集群的应用512
30.8 结论513
30.9 参考文献513
第31章 MARS:一个可适应并行编程环境515
31.1 动机与目标515
31.2 相关工作516
31.3 NOW可达到的能力517
31.4 MARS方案518
31.5 实验结果523
31.6 结论和进一步工作525
31.7 参考文献526
第32章 自适应并行计算的Gardens方法527
32.1 引言527
32.2 相关工作528
32.3 通信529
32.4 自适应性和任务分派532
32.5 性能结果535
32.6 小结536
32.7 参考文献536
第33章 ParPar系统:一种软件MPP538
33.1 引言538
33.2 ParPar系统539
33.3 系统配置和控制542
33.4 作业控制543
33.5 调度546
33.6 并行I/O547
33.7 项目状况549
33.8 参考文献550
第34章 Pitt并行计算机551
34.1 引言551
34.2 操作系统552
34.3 拉普拉斯问题554
34.4 拉普拉斯程序的技术描述557
34.5 拉普拉斯操作系统的用户描述558
34.6 线性联立方程组559
34.7 一个应用程序实例564
34.8 小结564
34.9 参考文献564
第35章 RS/6000 SP系统:可扩展并行集群系统565
35.1 双重特性565
35.2 SP系统的体系结构567
35.3 SP系统结构569
35.4 结束语578
35.5 参考文献579
第36章 可扩展和高可用的集群Web服务器580
36.1 引言580
36.2 Web服务器和动态内容582
36.3 细粒度负载平衡586
36.4 共享文件系统和可扩展I/O589
36.5 Web上的可扩展数据库访问593
36.6 高可用性597
36.7 结论600
36.8 参考文献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