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袁兆庄,张合恩,苑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571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9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920页
  • 主题词: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和生理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1

一、皮肤解剖学1

二、皮肤的组织学2

三、皮肤组织的超微结构学7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学及生物化学9

一、皮肤的屏障与吸收作用9

二、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11

三、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12

四、皮肤的感觉作用13

五、甲、毛发的生理14

六、皮肤的角化过程14

七、皮肤的新陈代谢15

八、皮肤的色素代谢17

九、微量元素与皮肤病17

第二章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19

第一节 皮肤病的阴阳辨证19

第二节 皮肤病的经络辨证19

第三节 皮肤病的脏腑辨证21

一、和心与小肠相关的皮肤病22

二、和肝与胆相关的皮肤病22

三、和脾与胃相关的皮肤病23

四、和肺与大肠相关的皮肤病23

五、和肾与膀胱相关的皮肤病23

第四节 皮肤病的病因辨证23

一、内因24

二、外因24

三、不内外因26

第五节 皮肤病的病机辨证26

一、风证27

二、寒证27

三、湿证27

四、燥证27

五、火、热证27

第六节 皮肤病的皮疹及自觉症状辨证28

第三章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法则及常用方剂31

第一节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法则31

第二节 皮肤病常用方剂35

第四章 皮肤病的针灸治疗106

一、体针疗法106

二、梅花针疗法107

三、耳针疗法108

四、艾灸疗法108

五、刮痧疗法109

六、火罐疗法110

七、火针疗法110

第五章 中医扶正祛邪与免疫疗法112

一、对扶正祛邪治则的认识112

二、免疫疗法与扶正祛邪治则应用举例113

三、扶正祛邪治则的免疫学研究114

第六章 皮肤病的预防与护理118

第一节 皮肤病与性病的预防学118

一、建立皮肤病与性病的防治机构118

二、皮肤性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118

三、环境卫生与皮肤病的预防119

第二节 皮肤病的护理学120

一、皮肤科疾病护理常规120

二、皮肤病及性病的特殊护理121

三、皮肤病及性病的心理护理124

第七章 病毒性皮肤病126

第一节 疱疹病毒性皮肤病126

一、单纯疱疹126

二、带状疱疹129

三、水痘131

四、卡波西水痘样疹133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4

六、B病毒病135

第二节 痘病毒性皮肤病135

一、天花136

二、牛痘136

三、种痘并发症136

四、挤奶员结节138

五、羊痘139

六、传染性软疣139

第三节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性皮肤病141

一、疣141

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44

第四节 副粘病毒性皮肤病145

一、麻疹145

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147

第五节 小核糖核酸病毒性皮肤病148

一、手、足、口病148

二、口蹄病149

三、传染性水疱病150

四、柯萨奇病毒疹150

五、埃可病毒疹151

第六节 其他病毒性皮肤病152

一、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152

二、腺病毒病152

三、风疹153

四、登革热154

五、病毒性出血热155

六、传染性红斑156

第八章 真菌病157

第一节 浅部真菌病157

一、体癣157

二、股癣158

三、手癣159

四、足癣161

五、头癣162

六、花斑癣166

七、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67

八、甲真菌病167

第二节 深部真菌病169

一、念珠菌病169

二、隐球菌病173

三、曲霉病176

四、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78

五、孢子丝菌病180

第九章 细菌性皮肤病184

第一节 球菌性皮肤病184

一、脓疱疮184

二、新生儿脓疱疮186

三、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7

四、手(足)浅表性大疱性脓皮病188

五、毛囊炎189

六、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190

七、脓肿性穿掘性慢性脓皮病191

八、坏死性痤疮191

九、疖与疖病192

十、痈194

十一、蜂窝织炎195

十二、葡萄球菌性汗管周围炎及汗腺脓疡197

十三、化脓性汗腺炎198

十四、面部脓皮病199

十五、须疮199

十六、猩红热200

十七、丹毒202

十八、臁疮204

十九、增殖性脓皮病205

二十、脓疱性细菌疹206

二十一、化脓性甲沟炎207

二十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208

第二节 杆菌性皮肤病209

一、皮肤结核209

二、绿脓杆菌感染220

三、麻风222

第三节 其他细菌性皮肤病230

一、(马)鼻疽230

二、布鲁菌病231

三、秘鲁疣232

四、鼻硬结病233

五、鼠疫234

六、炭疽235

七、气性坏疽237

八、类丹毒238

九、皮肤白喉239

第十章 动物、寄生虫及原虫引起的皮肤病240

第一节 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240

一、松毛虫皮炎240

二、桑毛虫皮炎241

三、刺毛虫皮炎242

四、蚊虫叮咬243

五、蠓虫叮咬243

六、皮肤蝇蛆病244

七、虱病245

八、臭虫叮咬246

九、甲虫皮炎247

十、隐翅虫皮炎247

十一、蜂蜇伤248

十二、蚁蜇伤248

十三、跳蚤叮咬248

十四、蜱咬伤249

十五、疥疮249

附:挪威疥251

十六、谷痒症251

十七、恙螨皮炎252

十八、鼠螨皮炎252

十九、毛囊虫病253

二十、蝎蜇伤254

二十一、蜘蛛咬伤254

二十二、蜈蚣蜇伤255

二十三、蚰蜒皮炎255

第二节 寄生虫(蠕虫及原虫)引起的皮肤病256

一、血吸虫病256

二、稻田尾蚴皮炎257

三、皮肤猪囊尾蚴病258

四、钩虫皮炎259

五、蛲虫病260

六、丝虫病260

七、旋毛虫病262

八、龙线虫病263

九、弓形虫病263

十、锥虫病264

十一、皮肤黑热病264

十二、皮肤阿米巴病266

第三节 水生生物及其他动物引起的皮肤病267

一、水母皮炎267

二、海葵刺伤267

三、珊瑚皮炎及珊瑚割伤267

四、海绵皮炎及海绵刺伤267

五、海星皮炎268

六、海草皮炎268

七、海水浴者皮疹268

八、毒鱼刺伤268

九、毒蛇咬伤268

十、蜥蜴咬伤269

十一、游泳池肉芽肿269

十二、水蛭咬伤269

第十一章 螺旋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所致的皮肤病271

第一节 螺旋体引起的皮肤病271

一、雅司271

二、品他272

三、鼠咬热273

四、钩端螺旋体病274

五、地方性梅毒275

六、莱姆病275

第二节 衣原体所致的皮肤病276

一、鹦鹉热276

二、猫抓病277

第三节 立克次体引起的皮肤病278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278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279

三、散发性复发性斑疹伤寒280

四、地中海热280

五、战壕热280

第十二章 性传播性疾病281

第一节 梅毒281

第二节 淋病304

第三节 病毒性性传播疾病317

一、尖锐湿疣317

二、生殖器疱疹324

三、艾滋病329

第四节 衣原体及支原体性性传播疾病339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339

二、非淋菌性宫颈炎344

第五节 杆菌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性传播疾病345

一、腹股沟肉芽肿345

二、软性下疳347

三、生殖器念珠菌病348

四、滴虫病349

第十三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352

第一节 药物反应352

第二节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59

一、接触性皮炎359

二、尿布皮炎364

三、湿疹364

四、遗传性过敏性皮炎369

五、瘀积性皮炎374

六、传染性湿疹样皮炎375

七、钱币状湿疹375

八、自身敏感性皮炎376

九、汗疱疹377

第三节 荨麻疹类疾病378

一、荨麻疹378

二、血管性水肿383

三、皮肤划痕症384

四、丘疹性荨麻疹385

第四节 红斑皮炎性疾病386

一、多形红斑386

二、环状或图状红斑390

三、颜面部复发性皮炎392

四、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392

五、毒性红斑392

六、酒性红斑393

七、新生儿毒性红斑393

八、月经疹394

第十四章 职业性皮肤病395

第一节 煤焦油和焦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病395

第二节 石油及其分馏产品引起的皮肤病398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401

一、维生素401

二、抗生素402

三、磺胺药402

四、麻醉药403

五、氯丙嗪403

第四节 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损害404

一、铬及其化合物404

二、镍及其化合物405

三、砷及其化合物406

四、铍及其化合物407

五、锑及其化合物408

第五节 农药引起的皮肤损害408

一、有机磷农药409

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410

三、有机氯农药411

四、有机汞农药411

五、其他农药412

第六节 有机溶剂引起的皮肤病412

第七节 无机酸、碱引起的皮肤损害414

一、无机酸对皮肤的损伤414

二、无机碱对皮肤的损伤415

第八节 橡胶业的职业性皮肤病417

第九节 合成树脂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419

一、酚醛树脂420

二、环氧树脂420

第十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422

第一节 光敏性皮肤病422

一、晒斑422

二、多形性日光疹425

三、青少年春季疹427

四、痘疮样水疱病428

五、日光性荨麻疹429

六、光化性扁平苔藓431

七、外源性光敏皮炎432

八、光化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病434

第二节 放射线引起的皮肤病436

一、放射性皮炎436

二、激光损伤438

第三节 气候性皮肤病439

一、夏季皮炎439

二、冻疮440

第四节 其他物理因素性皮肤病442

一、热激红斑442

二、粟粒疹444

三、皲裂445

四、摩擦红斑447

五、鸡眼448

六、胼胝450

七、褥疮451

第十六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453

第一节 以瘙痒为主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453

一、神经性皮肤炎453

二、瘙痒症456

三、冬季瘙痒症459

四、结节性痒疹460

五、人工皮炎462

第二节 以疼痛为主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463

一、灼痛463

二、皮痛464

第三节 疾病恐怖、妄想及神经官能性皮肤病464

一、疾病恐怖464

二、寄生虫妄想465

三、皮肤行为症466

第十七章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468

第一节 银屑病及类银屑病468

一、银屑病468

二、类银屑病475

第二节 糠疹类皮肤病479

一、单纯性糠疹479

二、玫瑰糠疹480

三、石棉状糠疹481

四、连圈状糠秕疹482

第三节 苔藓类皮肤病483

一、扁平苔藓483

二、光泽苔藓488

三、线状苔藓489

四、硬化萎缩性苔藓490

五、念珠状红苔藓492

六、小棘苔藓493

第四节 剥脱性皮炎494

第十八章 结缔组织病499

第一节 红斑狼疮499

第二节 皮肌炎511

第三节 硬皮病516

第四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528

第五节 重叠结缔组织病530

第六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530

第七节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533

第八节 复发性风湿病533

第九节 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534

第十节 变应性亚败血症534

第十一节 干燥综合征535

第十九章 大疱及疱疹类皮肤病540

第一节 天疱疮540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544

第三节 疱疹样皮炎、妊娠疱疹及线状IgA皮病547

一、疱疹样皮炎547

二、妊娠疱疹549

三、线状IgA大疱性皮病550

四、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551

第四节 无菌性脓疱病552

一、疱疹样脓疱病552

二、角层下脓疱病554

三、连续性肢端皮炎554

四、掌跖脓疱病555

第五节 表皮松解性大疱病556

一、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56

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557

第二十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560

第一节 维生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560

一、维生素A缺乏症与过多症560

二、维生素B1缺乏症561

三、维生素B2缺乏症562

四、维生素B6缺乏症563

五、维生素B12缺乏症563

六、叶酸缺乏症564

七、烟酸缺乏症564

八、维生素C缺乏症566

九、维生素D缺乏症567

十、维生素K缺乏症568

十一、维生素E缺乏症568

第二节 其他代谢障碍性皮肤病569

一、蛋白质营养不良症569

二、胡萝卜素血症570

三、钙质沉着症570

四、黄瘤病572

五、青少年黄色肉芽肿575

六、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伴异型蛋白血症576

七、淀粉样变性576

八、皮肤卟啉症580

九、蔬菜日光皮炎584

十、粘蛋白沉积症585

十一、硬肿病589

十二、胶样粟丘疹591

十三、类脂蛋白沉积症591

十四、组织细胞增生症X592

十五、血色病594

十六、氨基酸尿症595

十七、痛风597

十八、肢端肥大症598

十九、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599

二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600

二十一、呆小症600

二十二、神经鞘磷脂积累病600

第二十一章 皮下脂肪组织及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602

第一节 脂膜炎类疾病602

一、结节性非化脓性发热性脂膜炎602

二、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604

三、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604

四、皮质激素后脂膜炎605

五、寒冷性脂膜炎605

六、嗜酸性脂膜炎606

七、压迫性脂膜炎606

八、人工性脂膜炎606

第二节 脂肪变性及发育不良性疾病606

一、疼痛性肥胖病606

二、痛性脂肪疝607

三、新生儿硬化症608

四、全身脂肪营养不良609

五、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609

六、胰岛素脂肪萎缩610

七、环状脂肪萎缩610

八、婴儿腹部远心性脂肪营养不良610

九、限局性脂肪萎缩611

第三节 非感染性肉芽肿及渐进性坏死性疾病611

一、环状肉芽肿611

二、结节病612

三、多形性肉芽肿615

四、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615

五、慢性肉芽肿病616

六、异物反应和异物肉芽肿617

七、皮下脂肪肉芽肿618

八、结节性脂肪坏死619

九、外伤性脂肪坏死619

十、硬化性脂肪肉芽肿620

十一、类脂质渐进性坏死620

十二、系统性弹性组织溶解性肉芽肿621

十三、结节性耳轮软骨皮炎622

十四、婴儿臀部肉芽肿623

第二十二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624

第一节 黑色素增加性疾病624

一、黑皮病624

二、黄褐斑624

三、瑞尔黑变病625

四、炎症后黑变病626

五、雀斑627

六、焦油黑变病628

七、摩擦性黑变病629

八、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629

九、咖啡斑630

十、Civatte皮肤异色病630

十一、进行性肢端色素沉着症631

十二、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631

十三、口周色素性红斑632

十四、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632

十五、黑子633

十六、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634

十七、良性幼年黑素瘤635

十八、蒙古斑635

十九、太田痣636

二十、伊藤痣637

二十一、色素性毛表皮痣637

二十二、网状色素性皮病637

二十三、遗传泛发色素异常症638

二十四、色痣638

二十五、纹身639

第二节 色素减退性皮肤病639

一、白癜风639

二、离心性后天性白斑642

三、白化病643

四、斑驳病643

五、对称性进行性白斑644

六、老年性白斑644

七、无色素痣644

八、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645

九、贫血痣645

第二十三章 皮肤血管病646

第一节 毛细血管扩张及静脉曲张、扩张性疾病646

一、毛细血管扩张症646

二、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647

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648

四、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649

五、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650

六、静脉曲张651

七、静脉功能不全653

八、小腿静脉曲张性溃疡654

九、红斑性肢痛症658

第二节 紫癜类皮肤病660

一、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660

二、过敏性紫癜663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68

四、血小板增多症性紫癜674

五、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676

六、老年性紫癜及皮质类固醇性紫癜677

七、异常蛋白血症性紫癜677

八、单纯性紫癜681

九、暴发性紫癜681

十、湿疹样紫癜683

十一、郁积性紫癜685

十二、中毒性紫癜686

十三、新生儿紫癜687

第三节 血管炎688

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688

二、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690

三、荨麻疹性血管炎693

四、结节性红斑695

五、持久性隆起性红斑697

六、结节性多动脉炎698

七、韦格纳肉芽肿700

八、变应性肉芽肿病702

九、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703

十、白塞病707

十一、坏疽性脓皮病709

第四节 其他血管性疾病711

一、红绀病711

二、肢端青紫症712

三、白色萎缩713

四、雷诺病和雷诺现象714

五、闭塞性动脉硬化症716

第二十四章 角化性及萎缩性皮肤病720

第一节 角化性皮肤病720

一、毛周角化病720

二、毛发红糠疹721

三、毛囊角化病723

四、汗孔角化症724

五、鳞状毛囊角化病725

六、黑棘皮病726

七、慢性苔藓样角化病727

八、疣状肢端角化病728

九、剥脱性角质松解症728

十、进行性掌跖角皮症729

十一、更年性角化症729

十二、角化不全病730

十三、持久性点状角化过度症730

十四、可变性红斑角皮症731

十五、淋巴水肿性角皮症731

第二节 萎缩性皮肤病732

一、老年性皮肤萎缩732

二、斑状萎缩733

三、萎缩纹734

四、虫蚀状皮肤萎缩735

五、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735

六、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736

七、局限性全萎缩737

八、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引起的皮下组织萎缩737

九、偏面萎缩738

十、萎缩性毛发角化症738

十一、颈部假性皮肤萎缩739

第二十五章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740

第一节 皮脂腺疾病740

一、皮脂溢出740

二、皮脂缺乏症741

三、脂溢性皮炎742

四、石棉状糠疹744

五、痤疮745

六、酒渣鼻748

七、脱屑性红皮症751

第二节 汗腺疾病752

一、多汗症752

二、汗疱疹752

三、痱子752

四、鼻红粒病753

五、腋臭753

六、色汗症754

七、无汗症754

八、汗腺毛囊角化病754

第三节 毛发疾病755

一、早秃755

二、先天性秃发757

三、后天性秃发757

四、瘢痕性秃发759

五、假性秃发759

六、生长期秃发760

七、休止期秃发760

八、损伤性秃发760

九、斑秃760

十、秃发性毛囊炎764

十一、粘蛋白性秃发765

十二、少毛症766

十三、全身性多毛症767

十四、局部性多毛症767

十五、痣样多毛症768

十六、症状性多毛症768

十七、医源性多毛症769

十八、妇女多毛症770

十九、先天性胎毛增多症770

二十、后天性胎毛增多症770

二十一、白发771

二十二、扭曲发773

二十三、结节性脆发病773

二十四、结毛症774

二十五、毛发纵裂症774

二十六、环状发774

二十七、玻璃丝发774

二十八、羊毛状发775

二十九、竹节状发775

三十、念珠状发775

第四节 甲病775

一、甲营养不良775

二、缺甲776

三、厚甲776

四、脆甲776

五、甲萎缩776

六、薄甲777

七、甲剥离777

八、脱甲症778

九、甲分裂778

十、巨甲和小甲778

十一、反甲778

十二、甲胬肉779

十三、甲凹点779

十四、白甲779

十五、嵌甲779

十六、甲纵沟、甲横沟与甲纵嵴780

十七、逆剥780

十八、甲沟炎780

十九、甲床肿瘤781

二十、甲-骨综合征781

第二十六章 粘膜疾病782

第一节 唇部粘膜疾患782

一、接触性唇炎782

二、光线性唇炎782

三、剥脱性唇炎782

四、腺性唇炎783

五、肉芽肿性唇炎784

六、浆细胞性唇炎784

七、口角唇炎785

八、Melkerson-Rosenthal综合征785

第二节 口腔粘膜病786

一、巨舌786

二、光面舌787

三、皱襞舌788

四、地图舌789

五、黑毛舌790

六、舌乳头炎791

七、舌痛症792

八、正中部菱形舌炎793

九、强直舌794

十、舌静脉曲张794

十一、阿弗他口炎794

十二、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796

十三、疱疹性口炎797

十四、球菌性口炎799

十五、坏疽性口炎800

十六、口腔粘膜白斑801

十七、口腔粘膜异位皮脂腺病802

十八、金属物引起的口腔粘膜改变802

第三节 生殖器部粘膜疾病803

一、龟头炎803

二、糜烂性龟头包皮炎805

三、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806

四、坏疽性龟头炎806

五、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807

六、阴茎珍珠状丘疹病807

七、阴茎海绵体硬结症807

八、女阴白斑808

九、女阴萎缩症809

十、急性女阴溃疡810

十一、鲍温样丘疹病812

第二十七章 遗传性皮肤病813

第一节 鱼鳞病813

一、显性遗传性寻常性鱼鳞病814

二、性联(隐性)遗传鱼鳞病815

三、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816

四、隐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816

五、隐性遗传迂回线状鱼鳞病817

六、胎儿鱼鳞病818

七、火棉胶婴儿818

第二节 遗传性角化性疾病818

一、掌跖角化病818

二、可变性红斑角化性皮病820

三、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821

四、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821

五、先天性角化不良综合征822

六、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管角化病822

七、Milelli汗管角化症823

第三节 遗传性色素性疾病824

一、着色性干皮病824

二、着色性类干皮病825

三、色素失禁症825

四、家庭性进行性色素沉着825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性疾病826

第五节 发育不性疾病830

一、先天性面部外胚叶发育不良830

二、皮肤再生不良830

三、软骨-外胚叶发育不良830

四、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831

五、软骨、毛发发育不全831

六、眼、齿、指(趾)发育不良831

七、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831

八、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832

九、Tangier病833

十、早老病833

十一、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833

第六节 其他遗传性疾病834

一、神经纤维瘤病834

二、结节性硬化症835

三、肠病性肢端皮炎835

四、皮肤松弛症836

五、回状颅皮837

六、遗传性血管性水肿838

七、肝豆状核变性838

八、遗传性局限性瘙痒症839

九、厚皮性骨膜病839

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40

十一、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840

十二、家族性自主障碍症840

第二十八章 皮肤免疫缺陷病842

第一节 抗体介导免疫缺陷病842

一、先天性性联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842

二、特发性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843

三、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844

四、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844

第二节 细胞介导免疫缺陷病845

一、先天性胸腺发育障碍845

二、伴和不伴内分泌疾患的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846

第三节 B细胞和T细胞联合型免疫缺陷病847

一、严重联合型免疫缺陷病847

二、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848

三、短肢体侏儒的免疫缺陷850

四、共济失调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免疫缺陷病851

五、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852

第四节 补体免疫缺陷病852

第五节 吞噬细胞功能不良854

一、慢性肉芽肿病854

二、Chediak Higashi综合征855

第二十九章 皮肤肿瘤857

第一节 表皮肿瘤857

一、表皮痣857

二、脂溢性角化病858

三、角化棘皮瘤859

四、透明细胞棘皮瘤860

五、日光性角化病860

六、皮角862

七、粘膜白斑病862

八、鲍温病863

九、红斑增生病864

十、疣状癌865

十一、鳞状细胞癌866

第二节 皮肤附属器肿瘤867

一、毛囊瘤867

二、毛发上皮瘤868

三、毛母质瘤868

四、皮脂腺痣869

五、皮脂腺腺瘤869

六、皮脂腺癌870

七、小汗腺痣870

八、汗管瘤871

九、汗孔瘤872

十、小汗腺螺旋腺瘤872

十一、透明细胞汗腺瘤873

十二、小汗腺囊瘤873

十三、小汗腺癌874

十四、生乳头汗腺瘤874

十五、生乳头汗管囊腺瘤875

十六、圆柱瘤875

十七、派杰病876

十八、基底细胞癌877

第三节 黑素细胞肿瘤879

一、黑素细胞痣879

二、晕痣880

三、气球状细胞痣881

四、先天性痣细胞痣881

五、雀斑样痣882

六、蓝痣883

七、恶性黑素瘤883

第四节 皮肤纤维、血管、脂肪和肌肉肿瘤888

一、皮肤纤维瘤888

二、软纤维瘤889

三、指节垫889

四、韧带性样瘤889

五、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890

六、神经纤维瘤890

七、纤维肉瘤890

八、鲜红斑痣891

九、草莓状血管瘤891

十、海绵状血管瘤891

十一、血管周细胞瘤892

十二、血管内皮细胞瘤892

十三、血管球瘤892

十四、卡波西肉瘤893

十五、脂肪瘤893

十六、浅表脂肪瘤样痣894

十七、冬眠瘤894

十八、脂肪肉瘤895

十九、平滑肌瘤895

二十、平滑肌肉瘤895

第五节 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895

一、淋巴瘤895

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8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