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 高中语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河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978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高中语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 高中语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1
一、语音1
表1-1 语音知识1
表1-2 汉语拼音1
表1-3 常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
二、文字10
表1-4 造字方法(六书)10
表1-5 汉字形体11
表1-6 常见较难界定的别字择要12
练习一(汉字)14
三、词类16
表1-8 词的形成16
表1-9 词性划分16
表1-10 词义分类18
表1-11 同音词辨析19
表1-12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19
练习二(同音词、近义词)20
表1-13 结构分类23
表1-14 复杂短语23
四、短语23
练习三(成语)24
五、句子27
表1-15 句子分类(总)27
表1-16 句子成分28
表1-17 单句分析29
表1-18 复句分析30
表1-19 句式转换31
表1-20 常见病句32
练习四(病句)35
六、语段36
表1-21 语段构成36
表1-22 语段结构37
七、标点38
表1-23 标点种类38
表1-24 标点用法38
练习(标点符号)41
八、修辞43
表1-25 修辞手法43
表1-27 语言表达能力要求46
表1-26 辞格辨析46
练习六(简明、连贯、得体)47
第二部分 文体文学常识50
一、文体50
表2-1 古代文体50
表2-2 现代文体(一)51
表2-3 现代文体(二)52
二、作家作品53
表2-4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53
表2-5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64
表2-6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65
表2-7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68
表2-8 外国作家作品71
表2-9 常见中国文学并称名词解说80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82
一、基本能力82
表3-1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82
表3-2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82
表3-5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83
表3-4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83
表3-3 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83
表3-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84
表3-7 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84
二、文章阅读85
表3-8 记叙文阅读85
表3-9 说明文阅读85
表3-10 议论文阅读86
三、文学阅读86
表3-11 诗歌阅读86
表3-13 剧本阅读87
表3-12 散文阅读87
表3-14 小说阅读88
四、阅读方法89
表3-15 三步阅读法89
表3-16 五步阅读法89
五、阅读方式及类型90
表3-17 阅读方式90
表3-18 阅读类型90
(一)常用实词91
表4-1 文言常用实词总表(150个)91
一、文言实词91
第四部分 文言文基础知识91
表4-2 文言常用实词释义举例(150个)92
表4-3 文言单音词举例117
表4-4 文言双音词举例119
表4-5 通假字举例121
(二)词类活用123
表4-6 名词活用举例123
表4-8 形容词活用举例124
表4-7 动词活用举例124
表4-9 数词活用举例125
二、文言虚词125
表4-10 代词简表125
表4-11 副词简表126
表4-12 连词简表126
表4-13 介词简表127
表4-14 语气词简表127
表4-15 文言常用虚词总表(36个)128
表4-16 文言常用虚词用法举例(36个)129
表4-17 文言句式总表135
三、文言句式135
练习七(文言文阅读)137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39
(一)历法节令类139
表4-18 古籍常用纪年法139
表4-19 干支次序表139
表4-20 四时(四季)139
表4-21 纪月法(夏历)139
表4-22 纪日法及某些日子的特定的名称139
表4-25 十二生肖140
表4-24 纪时法(乙)140
表4-23 纪时法(甲)140
表4-26 主要的传统节日表141
表4-27 二十四节气表141
(二)名称称谓类142
表4-28 姓名称谓142
表4-29 人物称谓方法示例表143
表4-30 文集命名方式示例表143
表4-31 年龄称谓示例表144
(三)地名类145
表4-32 常见统称类地名解说145
表4-33 常见山川关隘方位类地区名解说147
表4-34 常见古称、别称类地名示例148
(四)职官类149
表4-35 周代中央职官表149
表4-36 秦汉两代中央职官(三公九卿)表149
表4-37 魏晋生明清历代中央职官(台省六部)表150
表4-38 六部职掌表152
表4-39 三省职官及其职掌表(唐制)152
表4-40 周至明清历代地方职官表153
表4-41 常见官职任免词语示例154
表4-42 常见科举名词解说155
(五)科举类155
表4-43 常见学校名称解说156
表4-44 明清科举制度简表157
(六)统称类157
表4-45 常见简称、合称名词解说157
练习八(文化常识)160
第五部分 作文基础知识162
一、常用文体162
表5-1 记叙文162
表5-2 说明文163
表5-3 议论文164
表5-4 应用文(一)165
表5-5 应用文(二)166
二、基本技能167
表5-6 主题和材料167
表5-7 思路与结构168
表5-8 方法和语言169
三、具体要求170
表5-9 一般步骤170
表5-10 单项作文171
表6-1 能力层级172
表6-2 考试内容172
第六部分 应考知识172
一、考试说明172
表6-3 试卷结构174
二、作文评判174
表6-4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60分)174
表6-5 等级评分标准(60分)175
附录一 古诗文背诵篇目176
附录二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77
参考答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