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诊疗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诊疗基础
  • 董子亮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240077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9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诊疗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学习中医诊疗基础的1

方法1

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1

二、要了解诊疗的基本知识1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1

(二)问局部情况1

目录1

第二节 中医诊疗法的发展2

一、中医诊法的发展2

二、中医疗法的发展3

(一)问诊的内容5

第一节问诊5

一.问诊的内容和方法5

第二章诊法5

(二)问诊的方法6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6

二、问一般情况6

三、问主诉6

(一)问主要症状6

(二)问患病时间6

五、问现在症6

七、问个人生活史 (17

过7

(三)问疾病的发展和诊治经7

(二)问发病时的症状及伴随7

(一)问病因或诱因7

四、问现病史7

症状7

(一)问整体情况8

(三)问小儿16

六、问既往史16

八、问经带胎产史17

(一)问月经17

(三)问孕产18

九、问家族史18

(二)问带18

第二节望诊19

一、望诊的内容和方法19

二、整体望诊19

(一)望神19

(二)望色20

(三)望形体21

(四)望姿态22

三、局部望诊22

(一)望头面部22

(二)望五官23

(三)望颈项27

(七)望前后阴28

(六)望腰背28

(五)望腹部28

(四)望胸部28

(八)望四肢29

(九)望斑疹疮疡30

四、望排出物31

(一)望痰31

(二)望呕吐物31

(三)望大便31

(四)望小便31

五、望舌32

(一)望舌的内容和方法32

(二)望舌质33

(三)望舌苔34

(四)舌诊的临床应用及意义36

六、望小儿指纹37

(一)方法37

(二)内容及意义37

(三)注意事项37

第三节闻诊38

一、闻诊的内容和方法39

二、听声音39

(一)听语声39

(二)听呼吸40

(三)听胃气上逆之声40

(三)排出物气味41

(二)躯体之气41

(一)口鼻气味41

三、嗅气味41

第四节切诊42

一、切脉42

(一)切脉的内容和方法42

(二)正常脉象44

(三)病理脉象44

(四)脉诊的临床应用49

二、切肌体51

(一)切肌表51

(五)切脘腹52

(四)切胸胁52

(三)切颈项52

(二)切头面五官52

第五节疾病的诊断54

一、归纳资料54

二、辨证分析54

(一)探求病因54

(二)分析病机54

(三)确定诊断55

第三章防治原则57

第一节预防57

一、未病先防57

(一)调养身体57

安未受邪之地58

(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58

第二节治疗原则58

(一)早期诊治58

二、既病防变58

(二)防止病邪的侵害58

一、治病求本59

(一)正治与反治59

(二)治标与治本60

二、扶正与祛邪60

(一)扶正60

(二)祛邪60

(三)扶正与祛邪兼用60

五、调理气血关系61

四、调整脏腑功能61

(二)补其偏衰61

(一)损其偏盛61

三、调整阴阳61

(四)扶正与祛邪先后应用61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62

(一)因时制宜62

(二)因地制宜62

(三)因人制宜62

七、疗法的选择63

第四章疗法64

第一节药物疗法64

一、内服法64

(一)方法64

(一)粘贴法65

二、外用法65

(三)注意事项65

(二)适用范围65

(二)涂擦法66

(三)填塞法66

(四)附带法67

(五)熏洗法67

三、离子透入法67

(一)方法68

第二节针灸疗法68

(二)适用范围68

(三)注意事项68

四、注射法68

(三)注意事项68

(二)适用范围68

(一)方法68

一、针法69

(一)体针疗法69

(二)耳针疗法69

(三)头针疗法70

(四)面针疗法70

(五)鼻针疗法71

(六)腕踝针疗法71

(七)手针疗法71

(八)针灸麻醉法72

二、灸法72

(一)药物灸72

三、注意事项73

二、适用范围73

(二)物理灸法73

第三节按摩疗法73

一、方法73

第四节导引疗法74

一、气功疗法74

(一)方法74

(二)适用范围74

(三)注意事项74

二、体操疗法74

(一)方法74

二、方法75

四、注意事项75

三、适用范围75

第五节饮膳疗法75

一、饮膳疗法的发展75

(三)注意事项75

(二)适用范围75

第六节心理疗法76

一、心理疗法的发展76

二、方法76

(一)移精变气法76

一、手术疗法的发展77

第七节手术疗法77

四、注意事项77

(六)行为法77

三、适用范围77

(四)语言法77

(三)情志导引法77

(二)情志相胜法77

(五)暗示法77

二、割治疗法78

(一)操作方法78

(二)切割部位及适用范围78

(三)注意事项78

三、挑治疗法78

(三)注意事项79

四、埋藏疗法79

(一)操作方法79

(二)适用范围79

(一)操作方法79

(二)适用范围80

(三)注意事项80

第八节拔罐疗法80

一、拔罐方法80

二、适用范围81

三、注意事项81

第五章病案83

一、病案的重要意义83

二、病历的内容与要求83

(一)门诊病历83

(二)住院病历84

(三)书写中医病历的要求90

附录名词术语解释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