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短经-奇谋妙计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赵蕤著;唐汉编译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780546885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短经-奇谋妙计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体1
一、知人善任 为政之本1
大政篇1
一三九、欲救水火 先修其身3
二、君守其道 官知其事4
一四○、取国五难 人生宜知5
三、料才核能 治世之要6
任长6
四、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9
一四一、田常兴兵 子贡救鲁10
五、明于品材 安于任使11
品目11
一四二、赵高乱政 改赐玺书13
六、名实相符 尊以显位15
七、才有参差 各得其所17
量材17
一四三、蒯通设谋 韩信不反19
八、人主有道 方能用贤21
知人22
九、人未易知 不可轻信23
十、知士有术 多方观察26
一四四、七国反叛 终被诛灭27
一一、内在气质 考察宜细29
一二、心气内蓄 以色取之31
一四五、不利之时 犹需明志31
一四六、姜维复蜀 钟会受死33
一三、人各有志 神志不一33
一四七、有德者昌 无德受殃35
一四、隐恶之人 还须深究36
一四八、天纵良机 还须远谋36
一四九、主上无道 因机转祸38
一五、圣贤之美 贵在知人38
一六、命之与相 非为必然41
察相41
一五○、知惧思戒 国之福也41
一七、得人则兴 央士则崩43
论士43
一五一、趋同势异 时之变耳43
时宜43
一五二、事同形异 切莫照搬44
一八、礼贤下士 王者风范45
一九、国岂无士 要在识别47
一五三、事同势异 更需细察48
二○、荐才求实 不可求全49
二一、服道致士 待如师友51
一五四、事同情异 需明原由51
二二、礼其所归 赏其献身53
一五五、随时变通 不可执一54
二三、人以类聚 志同相亲56
二四、知人未易 人未易知58
一五六、说之难也 予欲无言58
杂说篇58
钓情58
二五、良士称贤 涌有的乐60
二六、贤士功名 修身德道62
一五七、非智之难 处智则难63
二七、知人则哲 唯帝难之64
一五八、以物钓情 揣摩心思65
一五九、以言钓情 说话慎之67
二八、奉立帝王 非养其欲67
政体67
一六○、以事钓情 同样收效68
德行篇71
君德71
二九、理国之本 刑德相辅71
三○、汉代英主 谁更贤明73
三一、后汉衰徵 在于君德81
三二、各代人杰 评长说短85
三三、隋世不永 并非天亡96
三四、五行之说 不可尽信98
臣行101
三五、臣有六正 是为良辅101
三六、官有六邪 务须防范103
三七、量主而进 前哲所韪105
三八、贤者重义 决不轻生109
三九、大义大度 士所遵循111
四○、仁德之行 贵在自觉114
四一、残暴之治 不能长久116
四二、功败垂成 乐毅无过118
四三、商秧变法 秦成帝业121
四四、明法胜才 影响大业124
四五、英雄作为 宜看时势127
四六、明君之贤 甄辨人物130
德表132
四七、审己所余 强其不足132
四八、勤于修养 方可立身136
四九、明于待人 自我完善138
五○、立德之本 首在正心140
五一、明察六主 可观君德141
理乱141
五二、细审风气 可知国常143
五三、四乱宜察 四危宜晓145
权变篇148
五四、御法非人 道不可行148
反经148
五五、做事求实 不可过度150
五六、忠不过职 职不过官153
五七、智者栽树 乘凉为谁154
五八、善有圣道 却成盗规156
五九、得道则理 失道则乱157
六○、前志垂教 皆可理违159
是非159
六一、明哲保身 杀身成仁160
六二、察古鉴今 扬长避短161
六三、勿揭隐私 勿求雷同163
六四、炫士不信 大行不谨165
六五、富国强兵 以何为先166
六六、身正无惧 积毁销全167
六七、借鉴外物 认识自我168
六八、人有内美 也需衣装169
六九、先发制人 不为福先170
七○、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171
七一、贤君慈父 如何体现172
七二、人心不同 其犹人面174
七三、人之知礼 可在贫富175
七四、忠无不报 谗胜忠直176
七五、同气相求 同美相妒177
七六、臣贤国昌 去之何愚178
七七、因物制宜 各取所长180
七八、大度容人 英雄本色182
七九、治道之要 知下之能184
八○、尚信之主 难治季世186
八一、善于文辞 还须求实187
八二、万乘之主 应善借子189
八三、患己不立 患时不遇191
八四、尊重贤士 勿图虚名192
八五、王权可贵 争逐可悲195
八六、君子固穷 不随流俗197
八七、物势之反 君子之道199
八八、先要自帧 才行大志201
八九、进贤为功 勿越权限202
九○、诸家之说 相辅相成204
九一、适时之法 临务制事205
适变205
九二、黄老之术 无为而治207
九三、七教三至 孔子之术210
九四、墨翟之术 崇尚节俭213
九五、申商之术 以法为本216
九六、诸子之术 治国可鉴218
正论219
九七、六艺之理 用以教化220
九八、宁固根本 革易时弊222
九九、因时变通 不泥于古226
霸纪篇228
霸图228
一○○、战国纷争 秦为一统228
一○一、汉室败落 政权更迭230
一○二、炀帝无道 天下共讨234
一○三、历代兴亡 各有缘由238
七雄略240
一○四、天下大器 不可独理240
一○五、厚下之典 尾大不掉242
一○六、苏秦合纵 先说燕王243
一○七、苏秦如赵 晓之利害246
一○八、宁为鸡口 不为牛后252
一○九、为赵使臣 如魏设谋254
一一○、齐之事秦 与名不符257
一一一、合则楚王 衡则事帝260
一一二、合纵制秦 张仪连栉263
一一三、怀王昏庸 与虎谋皮266
一一四、张仪说韩 宣王事秦270
一一五、张仪说齐 无奈事秦272
一一六、合纵分化 赵亦事秦274
一一七、张仪说燕 赵不可信277
一一八、合纵既破 诸候遂并279
一一九、周过其历 秦不及数281
一二○、汉室裂士 终而削藩282
一二一、光武之世 犹蹈覆辙285
一二二、曹魏诸王 权同匹夫287
一二三、天下久否 国势然也289
三国权292
一二四、朝代更替 势与人事293
一二五、三顾茅芦 而安天下296
一二六、占领西川 刘备称尊299
一二七、怒而伐吴 无功而还304
一二八、蜀有孔明 得以立国308
一二九、赤壁一战 东吴立国310
一三○、残暴之治 终将灭亡314
一三一、魏受汉禅 天人与能316
一三二、用兵之道 先胜后战319
一三三、奇兵灭蜀 蜀亡吴危320
一三四、伐吴之举 须有时机323
一三五、羊祜上书 兴兵灭吴328
一三六、隋兵伐陈 天下一统333
一三七、分裂之祸 不可不察337
惧诫341
权议篇341
一三八、无德之主 臣民反之341
一六一、以志钓情 重在观察411
一六二、以视钓情 重在外表412
一六三、以贤钓情 决定行止414
一六四、以色钓情 形之于面415
诡信416
一六五、贞而不谅 唯义所在417
一六六、解扬守信 宁死不屈418
一六七、苏秦得城 反斥无信421
忠疑425
一六八、毁誉是非 不可定矣425
一六九、意有所疑 联想成真426
一七○、孰是孰非 不可不察429
一七一、用与无用 相对而言430
用无用430
诡顺433
一七二、在君为君 各为其主433
一七三、贤明之君 从善如流434
一七四、四处受宠 人臣之耻437
难必439
一七五、忠未必信 孝未必爱439
一七六、自求伊话 方可立世440
昏智441
一七七、色利势爱 足令智昏442
卑政446
一七八、治国之道 贵在求实446
诡俗449
一七九、俗之好恶 与事相诡450
息辩453
一八○、立身从政 皆有根本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