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工程 创建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工程 创建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416225.jpg)
- 耿继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4218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工程 创建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工程概述1
1.1 信息工程的发展历程1
1.1.1 引言1
1.1.2 信息工程方法学的产生1
1.1.3 信息工程是应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产生的2
1.2 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4
1.2.1 什么是信息工程5
1.2.2 信息工程的金字塔表示6
1.2.3 四个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7
1.2.4 信息工程的主要组成模块10
1.3 信息工程需要强有力的工具12
1.3.1 CASE和I-CASE工程化工具12
1.3.2 信息库14
1.3.3 信息工程设施15
1.4 信息工程的成本估算与效益评估17
1.4.1 信息系统的成本概述17
1.4.2 信息系统的成本测算18
1.4.3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20
1.4.4 信息系统工程的成本与效益21
第2章 信息战略规划项目23
2.1 信息战略规划综述23
2.1.1 信息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23
2.1.2 制定信息战略规划应遵循的一些原则24
2.2 信息的采集和分类26
2.2.1 信息的分类26
2.2.3 结构化的采访技术28
2.2.2 审查书面信息28
第3章 建立企业模型30
3.1 信息战略规划项目的规划30
3.2 产生一个初始的高层次的企业模型30
3.2.1 识别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组织层次图30
3.2.2 识别和分类企业的任务、目标、战略重点和关键的成功因素31
3.2.3 阐述信息需求和性能度量33
3.2.5 创建一个高层次的初级信息结构——企业模型34
3.2.4 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潜在影响34
3.2.6 采访高、中级管理人员,对所得信息进行补充、检验和确认36
第4章 确定企业的信息结构38
4.1 完成功能分解38
4.2 进行实体分析39
4.3 评估企业的当前环境41
4.3.1 列出现有系统和数据存储的清单41
4.3.2 确定信息结构的范围42
4.3.4 评估信息系统的组织43
4.3.3 完成信息需求列表43
4.3.5 分析现有的技术环境44
第5章 确定业务系统结构47
5.1 识别和确定预期的数据存储47
5.2 识别和确定预期的业务系统54
5.3 建立业务系统的结构图54
5.4 确定和记录业务领域55
6.1.2 集中管理的数据具有的主要特征57
6.1.1 分散管理的数据具有的主要特征57
6.1 数据分布分析的基本概念57
第6章 确定技术结构57
6.1.3 分布式数据的6种形式58
6.1.4 分布式数据存在的问题60
6.1.5 区分同步与不同步的数据副本60
6.2 确定数据的分布矩阵61
6.3 确定业务系统分布矩阵62
6.4 确定技术分配要求64
6.5 确定并评估可选方案70
第7章 准备和呈交信息战略规划报告75
7.1 准备信息战略规划报告75
7.2 展示规划成果76
第8章 业务领域分析概述78
8.1 业务领域分析的目标和任务78
8.2 为业务领域分析作准备79
9.1 建立详细的实体关系模型81
9.1.1 实体类型及其细节81
第9章 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详细的数据模型81
9.1.2 关系及其细节82
9.1.3 属性及其细节85
9.1.4 分割及其细节86
9.2 数据模型化中的异常情况87
9.2.1 冗余关系87
9.2.2 多义关系88
9.2.3 在一个M:N关系中的信息流失88
9.2.4 孤立实体类与单一实体类89
9.2.5 多值属性89
9.3 绘制实体关系图89
第10章 业务活动分析91
10.1 业务过程及其细节91
10.2 业务过程分解92
10.2.1 确定基本过程92
10.2.2 过程依赖分析94
10.2.3 外部对象96
10.2.4 事件97
10.3 交互作用分析97
10.3.1 实体生命周期分析97
10.3.2 信息视图99
10.3.3 过程逻辑的规范化分析101
第11章 现有系统分析106
11.1 概述106
11.2 现有系统的操作程序分析106
11.3 用户视图分析107
11.4 规范综合109
第12章 业务领域模型的确认112
12.1 完整性检查112
12.2 正确性检查114
12.3 稳定性分析117
第13章 业务系统定义和成本/收益分析118
13.1 概述118
13.2 聚合基本过程118
13.3 成本/收益分析120
13.4 实施计划的构成124
第14章 系统设计126
14.1 业务系统设计概况126
14.1.1 业务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任务126
14.1.2 准备工作127
14.2 定义程序128
14.2.1 建立实现业务过程的程序129
14.2.3 程序步和在线程序130
14.2.2 建立设计者附加的程序130
14.2.4 批处理程序131
14.2.5 程序的逻辑设计131
14.3 会话与屏幕设计原则132
14.3.1 在线会话设计132
14.3.2 批处理会话设计133
14.3.3 屏幕设计133
14.4 业务系统的确认134
14.5 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134
14.5.1 数据使用分析135
14.5.2 物理数据库设计136
14.5.3 网络总体设计139
第15章 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开发技术141
15.1 可重用技术141
15.2 原型化方法142
15.3 利用联合应用设计会议进行系统设计144
15.4 时间盒方法147
16.1 系统转换的设计149
第16章 系统转换和测试的设计与实现149
16.2 测试的设计和实施150
16.3 实施系统转换151
16.4 逆向工程152
第17章 因特网时代的电子化企业156
17.1 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156
17.2 企业电子商务158
17.3 电子化企业161
参考文献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