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 方兆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325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7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14

第一节商品14

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货币23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第三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实质38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38

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4

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5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积累59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74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四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74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实现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第二节资本的周转81

资本周转和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94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9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二节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10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17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117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2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和意义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139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139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的二重性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47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第三节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153

提高剥削率的主要方法——剥削手段的新变化——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第四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6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出现的相对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175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75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18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形式——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0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九章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198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新型的经济关系198

社会主义劳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互助合作关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207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12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含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核心第十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20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20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又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228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社会主义价格和价格体系——社会主义竞争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237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必然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形式第十一章社会主义企业245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活力245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增强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252

实行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必然性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257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266

企业经济核算制的必要性——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流通266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第二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银行272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加强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管理——社会主义信贷和利息——社会主义银行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279

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287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87

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第二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297

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个人收入分配的体制——现阶段的分配政策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第三节社会主义消费307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宏观调控317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317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点——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326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40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340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344

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对外资金交流——国际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353

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结束语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