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土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土壤学
  • 牟树森,青长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2411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土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与生态系统2

第二节 环境土壤学的兴起3

第三节 环境土壤学的任务与内容5

第四节 环境土壤学与相关学科5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与功能7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过程7

第二节 土壤的功能8

第三节 土粒的功能及原理10

一、土粒的矿物组成11

二、土壤有机质与生物14

三、土壤胶体18

第四节 土壤结构的功能与原理26

一、土壤结构的基本指标27

二、土壤结构对空气的调节30

三、土壤结构对水分的调节31

四、土壤结构的保持33

第五节 土层的功能33

一、土壤质地层次33

二、土壤结构层次34

第六节 土体的功能35

第三章 土壤与环境的质能交换38

第一节 土壤养分及其平衡38

一、土壤养分的形态39

二、土壤养分的循环43

三、土壤养分平衡47

第二节 土壤水分及其平衡49

一、地表水的循环50

二、土壤中的水50

三、土壤水的收支平衡55

第三节 土壤与环境的空气交换57

二、土壤的通气状况58

一、土壤中的气体扩散(或移动)58

三、土壤的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59

第四节 土壤与环境的能量交换61

一、土壤中热能的收支61

二、土壤的化学能64

三、土壤的潜能66

四、土壤中其它物质的能量交换67

第四章 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69

第一节 土壤背景值的概念69

第二节 土壤背景值与地方病和污染病的关系70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72

二、地方性氟病73

三、克山病73

四、大骨节病73

五、水俣病74

七、砷中毒75

六、痛痛病75

八、铅中毒76

第三节 土壤背景值的确定76

一、土壤背景值的采样布点77

二、土样的采集与分析77

三、背景值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78

四、我国几个地区及其主要土类的背景值79

五、背景值的分级与制图79

二、土壤背景值与其它环境背景值的相关性是环境生态平衡状况的体现82

第四节 土壤背景值的应用82

一、土壤背景值是土壤污染质量评价的基础82

三、土壤背景值可作为污染途径追踪的依据83

第五节 土壤的环境容量83

一、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83

二、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84

三、土壤环境容量的应用87

第一节 土壤环境污染概述90

一、土壤污染与危害的特点90

第五章 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净化90

二、土壤污染的定义和指标91

三、我国土壤污染的典型事例92

第二节 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93

一、重金属的土壤污染与危害94

二、土壤的有机物污染与危害100

三、土壤的化肥污染与危害103

四、大气沉降物对土壤的污染(大气污染型)106

第三节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净化108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净化109

二、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净化111

三、土壤酸化及对策114

四、土壤的其它污染与对策117

第六章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9

第一节 土壤资源与环境119

一、我国主要土壤资源121

二、世界土壤资源简况131

第二节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134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134

二、土地资源在利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136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139

一、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资源的利用139

二、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土壤资源的利用140

三、温带湿润区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140

四、温带干旱荒漠区土壤资源的利用141

五、高寒气候区土壤资源的利用方向142

六、海陆交接地区与消落区的开发利用142

第四节 土地资源与人口容量143

一、人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143

二、土地资源与人口容量144

第七章 土壤生态优化的原理与技术149

第一节 土壤生态与土壤肥力149

第二节 土壤生态优化的一般原理150

一、从宏观上优化土壤环境,为植物的生存繁育创造条件152

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为提高值物产量配置恰当的林、牧、农、渔的比例,以促进土壤生态优化153

三、搞好上体的自身建设,重况各业中的土壤管理154

第三节 士壤生态优化技术154

一、土壤环境的优化技术154

二、合理用地的一般技术161

三、合理用地的农业技术举例169

第八章 环境土壤问题的调查研究与评价方法173

第一节 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173

一、确定调查研究范围174

二、采集分析样品与观察标本175

三、室内分析176

第二节 定位研究与监测176

一、定位研究177

二、动态监测178

第三节 模拟试验184

二、条件的分解与综合模拟185

一、实际模拟185

三、强化模拟试验186

四、模拟举例186

第四节 环境土壤的评价188

一、土壤污染评价188

二、土壤质量评价191

三、环境土壤生态问题的优化评价194

第五节 关于环境土壤问题调查研究方法的讨论197

二、关于环境土壤调查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197

三、重视改善环境土壤的调查研究方法198

附表一 主要成土矿物202

附表二 主要成土岩石204

附表三 地质年代表205

附表四 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206

附表六 母质风化度与土壤肥瘦的关系207

附表七 主要成土过程207

附表五 母质类型特性207

一、关于开展环境土壤问题调查研究方法讨论的意义19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