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通信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通信系统
  • 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编;刘时衡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2622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1.引言1

2.光通信的分类2

3.光通信的信息传输容量2

4.光通信系统的结构3

5.光通信系统的需要性3

6.光通信概念的扩展4

7.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动向5

8.本书的结构7

9.结束语8

1.1引言12

第一章 光与通信12

第一部分 光通信技术12

1.2光传输方式的特点和其他有关问题13

1.2.1光传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对象13

1.2.2光传输方式的有关问题14

1.3通信系统16

1.3.1通信系统的组成条件及其分类16

1.3.2通信系统的组成要素20

1.3.3终端装置22

1.3.4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27

1.4小结29

2.2.1发信装置的结构30

2.2发信装置概要30

2.1引言30

第二章 发信装置30

2.2.2光通信用光源及其应有的特性31

2.3光通信用光源的原理35

2.3.1半导体的发光与发光二极管35

2.3.2半导体激光器37

2.3.3半导体光源的直接调制39

2.4光通信用光源的现状42

2.4.10.85微米波段的光源43

2.4.2发光二极管与激光二极管的直接调制特性52

2.4.31.05微米、1.3微米波段的半导体光源53

2.4.5发信装置的现状56

2.4.4长波段用的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56

2.5发信装置的发展动向59

2.5.1通信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的研制59

2.5.2集成光路62

2.6小结65

第三章 光传输线路71

3.1引言71

3.2光纤传输线路的原理73

3.3光纤传输线路的制备方法78

3.3.1石英玻璃系光纤的制备方法79

3.3.2多组份玻璃系光纤的制备方法80

3.4各种光纤的发展现状82

3.4.1石英玻璃系折射率间断分布型多模光纤82

3.3.3复合材料系光纤的制备方法82

3.4.2多组份玻璃系折射率间断分布型多模光纤84

3.4.3复合材料系折射率间断分布型多模光纤84

3.4.4石英玻璃系折射率连续分布型多模光纤85

3.4.5多组份玻璃系折射率连续分布型多模光纤85

3.4.6单模光纤86

3.4.7其他的光纤86

3.4.8各种光纤的技术现状总结88

3.4.9光纤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其数据的评价89

3.5外围技术的现状92

3.5.1光纤的接续技术92

3.5.2成缆技术94

3.6小结98

第四章 中继装置101

4.1引言101

4.1.1中继器的必要性及其用途101

4.1.2中继器的分类101

4.2电子中继器的原理103

4.2.1数字式电子中继器的原理103

4.2.2模拟式电子中继器的原理104

4.2.3适用界限(中继间隔)105

4.3电子中继器的现状108

4.3.16.3兆比/秒中继器108

4.3.232兆比/秒中继器(发光二极管)109

4.3.350兆比/秒中继器112

4.3.450兆比/秒脉码调制速度适应型中继器113

4.3.5100兆比/秒双值AMI码脉码调制中继器114

4.3.6100兆比/秒脉码调制中继器116

4.3.7273兆比/秒中继器117

4.3.8400兆比/秒中继器117

4.3.9另一种400兆比/秒中继器120

4.3.101000兆比/秒中继器120

4.3.11彩色电视调频中继器122

4.4各种中继器的比较123

4.5小结128

第五章 调制装置131

5.1引言131

5.2调制器概要132

5.3.1电光效应133

5.3体电光调制器133

5.3.2电光材料134

5.3.3电光调制器的原理136

5.3.4调制器设计需要考虑的一般事项140

5.3.5各种电光调制器的结构142

5.4体磁光调制器146

5.4.1磁光效应146

5.4.2磁光材料146

5.4.3磁光调制器146

5.5体声光调制器147

5.5.1声光效应147

5.5.2声光材料147

5.5.3声光调制器148

5.6波导型调制器149

5.6.1采用强电介质晶体的波导型光调制器150

5.6.2采用半导体的波导型调制器152

5.6.3其他的波导型调制器154

5.7小结154

第六章 解调装置156

6.1引言156

6.2解调器概要156

6.2.1直接检波方式157

6.2.2光外差式检波方式158

6.3光电倍增管158

6.4光电二极管161

6.5雪崩光电二极管166

6.6光电导型光检测器170

6.7波导型光检测器172

6.8小结172

第七章 光路175

7.1引言175

7.2光波导175

7.2.1平面型光波导175

7.2.2条型光波导178

7.2.3光波导的制法179

7.2.4光波导的超精度加工182

7.3定向耦合器和光开关184

7.4分支光路185

7.5滤波器186

7.6元件间耦合器188

7.7其他的光路元件189

7.8小结190

第八章 今后技术发展的研究课题192

8.1引言192

8.2发信装置192

8.3传输线路194

8.4调制器196

8.5解调器196

8.6中继装置197

8.7光路197

8.8小结198

9.1引言200

9.2考察的着眼点200

第二部分 光通信的应用200

第九章 光通信系统的适用领域.200

9.3适用领域(I)201

9.3.1对通信网的需要及其技术动向201

9.3.2通信网的现状及其对光纤传输的潜在需要205

9.4适用领域(Ⅱ)221

9.4.1电力部门223

9.4.2钢铁部门234

9.4.3化学工厂241

9.4.4其他制造工厂245

9.4.5矿业246

9.4.7城市、地区、大厦和住宅247

9.4.6农、林、渔业247

9.4.8医疗部门258

9.4.9科研、教育、文化、娱乐264

9.4.10移动体与交通系统268

9.4.11商业部门274

9.4.12公众通信275

9.4.13国防部门279

9.4.14宇宙通信281

9.4.15电子计算机282

9.5考察结果的归纳291

9.6小结291

10.1.1概念设计的定义297

10.1.2概念设计的步骤297

10.1引言297

第十章 光通信系统的概念设计297

10.2工业用计量控制系统299

10.2.1概念299

10.2.2功能299

10.2.3概念设计301

10.2.4综合评价和需要估计304

10.3高可靠性远距离通信系统306

10.3.1概念306

10.3.2功能309

10.3.3概念设计310

10.3.4综合评价和需要估计317

10.4.2功能320

10.4多功能大厦信息系统320

10.4.1概念320

10.4.3概念设计322

10.4.4综合评价和需要估计329

10.5研究发展计划330

10.5.1研究发展项目331

10.5.2研究发展计划334

10.6小结335

第十一章 光通信系统影响的预测与评价336

11.1引言336

11.2影响的预测与评价341

11.3.1激光的危害342

11.3.2对生物的影响342

11.3安全性342

11.3.3安全标准345

11.4经济性348

11.5与法律的关系353

11.6小结354

终论354

1.为发展光通信技术所做的努力354

2.光通信技术的革命意义355

3.光通信与信息技术356

4.光通信与社会357

6.光通信的发展趋向358

7.为光通信实用化所做的努力360

6.光通信的正确发展途径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