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金宏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10243·48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鲁迅与文化问题1
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2
二、文化与文化思想概说8
三、鲁迅一生道路及事业与文化之关系16
四、从文化整体性角度看鲁迅的思想24
第一部分 面对世界和本国的文化潮流37
第一章 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与鲁迅“面向世界”的思想特征37
一、中国近代文化问题的尖锐性38
二、鲁迅的“新学”知识系统48
三、社会学与进化论54
四、尼采等的哲学与“立人”63
一、中国近代史上的维新运动69
第二章 “第二维新之声”的涵义与鲁迅早期思想的阶级性质69
二、鲁迅对维新运动的批判73
三、“第二维新之声”的涵义78
四、是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吗?84
第三章 早期文化问题上的倾向与民族主义问题91
一、鲁迅与清末民族主义思潮92
二、革命派的国粹主义思潮与对鲁迅的影响100
三、鲁迅早期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103
第四章 鲁迅与清末思想界110
一、鲁迅与严复113
(一)鲁迅对严复的态度与评价114
(二)严复对鲁迅的思想影响117
(三)严复的改良主义与向封建主义倒退124
二、鲁迅与梁启超128
(一)梁启超影响的特殊性与鲁迅对他的评价128
(二)关于“新民”理论和国民性问题132
(三)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及其对鲁迅的影响137
(四)梁启超的“新文体”与鲁迅早期的文风141
三、鲁迅与章太炎145
(一)师弟关系的形成147
(二)鲁迅与章太炎思想的异同150
(三)鲁迅受章太炎影响较大的诸方面157
(四)对立、批评和历史评价160
第五章 早期文化发展观167
第二部分 文化发展与改革观167
一、早期文化发展观中的辩证因素168
二、对文化各构成部分协调与平衡的主张174
三、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对立180
第六章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88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性质189
二、鲁迅的失望、思索与奋起193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和独特的贡献198
四、为捍卫新文化运动的正确方向和积极成果而英勇斗争206
第七章 前期社会与文化改革观216
一、对改革的艰难性与必要性的认识217
二、对反改革者的揭露与抨击221
三、研究反改革者的策略与手法225
四、对改革者的要求229
五、改革观与世界观的发展233
第三部分 思想启蒙与文化批判238
第八章 鲁迅前期文化批判概评238
一、前期文化批判的本质与意义238
二、前期文化批判的局限性246
三、前期文化批判与爱国主义250
第九章 反国粹主义与前期文化观254
一、世界观的一次重要变化257
二、鲁迅如何揭露与批判国粹主义者?261
三、反国粹主义与如何对待古代文化遗产266
第十章 中国封建文化思想根柢批判271
一、抓住了反对封建伦常的大题目271
二、关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280
三、对儒、道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287
第十一章 文化批判中的“国民性”问题291
一、改造“国民性”与社会改革的实践与要求292
二、“文化继承”与“国民性”弱点的形成297
三、鲁迅前期“国民性”思想的局限性303
第十二章 东西文化比较观310
一、反封建与置重于西方文化311
二、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与鲁迅东西文化比较观中的新因素316
三、鲁迅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确立322
第十三章 后期文化批判的特点327
一、执着坚持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328
二、注重对“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的斗争334
三、知识分子问题与文化批判的全局339
第四部分 文化继承观344
第十四章 对文化起源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344
一、关于文化的起源345
二、“余裕”论及其它350
三、不同文化“涵化”、交流的规律性354
第十五章 “两种文化”的思想361
一、民族文化中存在“两种文化”362
二、对“两种文化”联系的认识365
三、发展人民自己的文化369
第十六章 文化继承上的“汉唐气魄”373
一、倡导“汉唐气魄”与发扬民族优秀传统373
二、对外首先还是要敢于“拿来”376
三、关于继承古代文化遗产383
第十七章 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回顾与总结(代结语)392
一、早年所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及与传统构成的复杂联系395
二、对反封建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和强烈的革命精神402
三、对反封建传统艰难性的深刻体验和革命的坚定性408
四、体现在与传统的关系全面理解中的成熟性415
后记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