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400059.jpg)
- 郭德宏,汤应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626494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9
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9
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10
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几次挑战22
毛泽东在职务上成为党的最高领导29
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核心地位的形成32
进入第一代领导集体34
十年内乱的沉浮奠定深厚根基48
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领班人”52
第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退休与江泽民成为核心59
多次表达退休的愿望59
辞去最后一个职务64
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71
江泽民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73
邓小平评价江泽民77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丢不得”--第二代评价第一代79
“非毛化”还是“非神化”79
着手制定历史决议81
“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83
将毛的错误与林、江的罪行严格区分86
四千高干对如何评价毛泽东议论纷纷89
“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92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三代评价第二代96
邓小平在世时的三次集中评价96
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99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08
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117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按姓氏笔画为序)117
把“双包”责任制推向全国--万里与五年五个中央1号文件117
给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名120
不但姓“社”,而且要发展和创造122
向商品生产转化124
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127
坚持改革 深化改革129
举世公认的贡献132
“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王明上台内幕137
一个教条主义者138
宗派主义的活动141
“左”倾空谈和篡权野心143
无原则的派别斗争147
反对三中全会的活动149
新的“左”倾纲领--《两条路线》153
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华156
六届四中全会161
在坚持错误中结束一生165
“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与伟大一生169
走上革命道路169
第一次被打倒和复出175
第二次被打倒和复出183
第三次被打倒和复出188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6
“敢教日月换新天”--建国后的毛泽东211
为新中国奠基212
在三大运动中221
开展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227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32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243
在“大跃进”年代250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60
重提阶级斗争268
暮年岁月276
巨星殒落285
在党的“十大”上被擢升293
毛泽东的第三个接班人--王洪文成为党的副主席与长沙告状293
向毛泽东告状300
王洪文“没有邓小平强”302
江青“想叫王洪文做委员长”303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与周恩来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邓颖超307
从早年到长征307
着重从事妇女解放运动311
杰出的领导人316
高尚的情操 博大的胸怀320
一枕黄粱--江青集团的兴亡与“江青现象”325
江青集团产生的条件325
江青集团的形成328
江青集团作乱的特点330
党和人民同江青集团的斗争335
对“江青现象”的思考339
“吕端大事不糊涂”--重大历史关头的叶剑英345
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345
争取张学良合作抗日362
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364
在新的历史转变时期379
人民的总司令--朱德与抗日战争393
抗日的炮声响了393
游击战争显威力403
前门打“虎”后门拒“狼”411
返回延安419
呕心沥血度危艰427
抗日战争终于胜利434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冤案的铸成与反思439
刘少奇生平业绩441
“炮打司令部”445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450
迫害升级452
从组织处理、点名批判到被迫害致死456
痛定思痛460
面临的两种选择477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华国锋的错误与职务变动477
华国锋的错误480
变动华国锋的领导职务489
工人出身的总书记--向忠发其人其事497
一个遭人鄙视的总书记497
起家武汉工运500
有名无实的政治局委员502
主张“鞭笞”党的向忠发504
对中国党全面改造的结果507
向忠发并非傀儡510
“立三路线”的始作俑者513
和共产国际唱对台戏515
向忠发何以“堕落”519
党和人民的骆驼--党的核心领导成为任弼时525
重制度 讲效率 有办法525
保卫中央 关心人民544
忘我工作 死而后已550
老资格的党的领导人559
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55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571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582
退出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之后588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评李大钊的历史地位593
救国救民 英勇就义593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传播者、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598
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606
崇高品格 伟大楷模614
一位工运专家621
冒险与忏悔--李立三与“立三路线”621
走上中央领导岗位625
失去理智的“冒险”628
忏悔与检讨640
功过分明--1976~1978年的汪东兴649
在粉碎“四人帮”中出了力649
维护“两个凡是”652
压制真理标准的讨论654
从军事战场到经济战场--李先念的军功与政绩661
中原突围建奇功661
将军转管经济679
在“文化大革命”中692
“文革”结束任更重697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宋庆龄707
家世 学业 婚事708
与孙中山共患难714
伸张正义 保障民权720
力促国共合作727
煽风点火--陈伯达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出笼737
陈伯达的一条死罪737
陈伯达、康生亲授“重要任务”738
“横扫”社论这样出笼742
聂元梓大字报评论文章的抛出744
陈伯达成了舆论“总管”745
新中国第四位国家主席--杨尚昆曲折的一生751
追求进步 英勇奋斗751
1941~1966年:在中央的工作758
年逾古稀后的重任761
另立中央的前因后果--长征中的张国焘769
两军会合后中央的战略方针769
张国焘坚持南下、另立中央771
张国焘分裂活动的破产777
对张国焘问题的结论782
在中央总负责人的岗位上--1935年至1938的的张闻天787
在遵义会议上的态度787
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作斗争793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802
在土地政策上的转变806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811
推动白区工作的转变817
从一代伟人到时代的落伍者--陈独秀的功与过823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824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826
右倾投降主义的发展及其危害828
既反对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又不屈服于国民党832
风烛残年835
策划全面夺取--上海“一月革命”中的张春桥839
安亭事件及其后果840
赤卫队的成立和康平路事件843
《告全市人民书》与《紧急通告》的发表和党中央的态度846
“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和夺取中的反复争斗849
“一·二八”炮打张春桥和红革会被镇压851
上海人民公社成立852
提倡增产节约857
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大臣”--李富春在国家计委主任的岗位上857
“超英赶美”计划867
不要“卫星”不要“献礼”873
1960年--难忘的岁月876
八字方针的提出877
精减城市人口882
调整经济发展速度885
支援农业888
最后十年891
折戟沉沙--林彪集团的兴起和覆灭901
林彪是怎样的一个人902
林彪集团的形成和膨胀904
称“天才”和设国家主席之争907
“九一三”事件908
林彪外逃飞机坠毁真相911
驳《林彪之死》的谎言912
林彪事件说明了什么915
国共合作的桥梁923
边区政府主席--老资格的共产党人林伯渠923
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31
领导建设陕甘宁边区939
苦撑危局--“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953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95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961
在每况愈下的混乱局势中968
纠“左”的努力与曲折97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984
人民的哀悼 生命的感召993
“中央非常委员会”--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罗章龙999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999
主编《工人周刊》1004
出席国际运输工人大会和中共“六大”1007
反对六届四中全会1011
传道授业 著书立说1014
“文化大革命”中的严峻考验1018
青少年时代的奋斗1023
从学生领袖到副总理--姚依林生平1023
财贸部门的领导工作1025
积极为改革开放做贡献1027
历史重任与优秀品德1030
“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胡耀邦出任总书记与辞职1033
光荣的历史1033
“有两条并没有变”1038
辞去党的总书记的职务1040
高岗要“拱倒刘少奇”--高、饶事件的发生与处理1047
1951年高岗得了“两分”1047
在批评“新税制”中组成了“经济内阁”1055
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批评1057
一股“倒刘”的地下暗流1058
毛泽东笑谈历史掌故“秦灭楚”1059
在抗州确定的开会方针1061
刘少奇的自我批评1063
邓小平一席公道话1066
对高岗、饶漱石的结论1067
四十四年后的评说1068
“出污泥而不染”--高风亮节的陶铸1073
“我们要的是富裕的社会主义”1073
“知我者,陶铸也!”1078
在“左”倾错误路线中的思考1080
最早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1082
共产党人本色1084
内忧未艾叹萧墙1087
力挽狂澜 甘将心胆掏1090
心底无私天地宽1097
疯狂的迫害--康生的罪恶活动和罪恶历史1103
康生生平1103
玩弄阴谋 制造事端1104
捏造罪名 蓄谋陷害1110
为林彪、“四人帮”制造理论根据1117
极左、整人和耍两面派的历史1119
倚仗权势,侵吞大量珍贵文物1121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1127
“知错改错终无悔”--王明路线时的负责人博古1127
奔走南北未等闲1142
思想认识的深刻转变1151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彭真的生平与贡献1161
走救国救民的道路1161
建国十七年的贡献1170
坚持马列 顽强斗争1175
晚年1186
建国初期的接收与防疫救灾工作1193
负重的老牛--董必武呕心沥血为人民1193
参与政权建设1196
全力从事法制建设1203
为人民造福鞠躬尽瘁1212
在“三面红旗”上的分歧--庐山会议的转向与对彭德怀的批判1223
众说纷纭话庐山1223
认识上的根本分歧1229
与国外斗争的联系及对“里通外国”的怀疑1237
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1239
“历史的误会”与误会的历史--瞿秋白和《多余的话》1247
伟大的一生1247
身后冤案的铸成1252
被俘就义真相1254
关于《多余的话》1258
附录:现任中央常委及部分原中央常委简历1267
江泽民1267
李鹏1269
朱镕基1271
李瑞环1273
胡锦涛1275
尉健行1277
李岚清1279
乔石1281
刘华清1283
宋平1285
胡启立1287
后记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