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方志论文论著索引 1913-2007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方志论文论著索引 1913-2007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96599.jpg)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51441302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295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739页
- 主题词:地方志-编辑工作-论文-中国-1913~2007-索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方志论文论著索引 1913-2007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577
志书研究与评介577
一 综论577
(一)总志578
(二)全国性专志580
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志书580
(一)北京580
1.1949年以前580
2.1949年以后581
(二)天津582
1.1949年以前582
2.1949年以后582
(三)河北585
1.1949年以前585
2.1949年以后586
(四)山西593
1.1949年以前593
2.1949年以后594
(五)内蒙古604
1.1949年以前604
2.1949年以后604
(六)辽宁607
1.1949年以前607
2.1949年以后607
(七)吉林609
1.1949年以前609
2.1949年以后610
(八)黑龙江612
1.1949年以前612
2.1949年以后613
(九)上海616
1.1949年以前616
2.1949年以后617
(十)江苏620
1.1949年以前620
2.1949年以后623
(十一)浙江631
1.1949年以前631
2.1949年以后633
(十二)安徽642
1.1949年以前642
2.1949年以后643
(十三)福建645
1.1949年以前645
2.1949年以后646
(十四)江西652
1.1949年以前652
2.1949年以后652
(十五)山东658
1.1949年以前658
2.1949年以后659
(十六)河南663
1.1949年以前663
2.1949年以后664
(十七)湖北676
1.1949年以前676
2.1949年以后677
(十八)湖南685
1.1949年以前685
2.1949年以后686
(十九)广东689
1.1949年以前689
2.1949年以后690
(二十)广西694
1.1949年以前694
2.1949年以后695
(二十一)海南703
1.1949年以前703
2.1949年以后703
(二十二)重庆705
1.1949年以前705
2.1949年以后705
(二十三)四川706
1.1949年以前706
2.1949年以后707
(二十四)贵州718
1.1949年以前718
2.1949年以后720
(二十五)云南733
1.1949年以前733
2.1949年以后735
(二十六)西藏741
1.1949年以前741
2.1949年以后741
(二十七)陕西741
1.1949年以前741
2.1949年以后742
(二十八)甘肃748
1.1949年以前748
2.1949年以后748
(二十九)青海750
1.1949年以前750
2.1949年以后750
(三十)宁夏751
1.1949年以前751
2.1949年以后753
(三十一)新疆757
1.1949年以前757
2.1949年以后757
(三十二)港澳台地区766
1.1949年以前766
2.1949年以后767
三 志书辩误767
1.1949年以前767
2.1949年以后768
方志人物773
一 总传773
二 名人与方志773
(一)林则徐774
(二)鲁迅775
(三)毛泽东775
(四)郭沫若775
(五)胡乔木776
(六)江泽民776
三 方志学家776
(一)徐霞客781
(二)顾炎武781
(三)章学诚781
(四)戴震784
(五)钱大昕784
(六)杨笃784
(七)梁启超784
(八)王树楠784
(九)李泰棻785
(十)余绍宋785
(十一)黎锦熙785
(十二)黄炎培785
(十三)曾三785
(十四)董一博785
(十五)朱士嘉786
(十六)傅振伦787
(十七)陈元方787
(十八)梁寒冰787
四 修志人物788
(一)北京788
(二)天津788
(三)河北788
(四)山西789
(五)内蒙古790
(六)辽宁790
(七)吉林791
(八)黑龙江791
(九)上海792
(十)江苏793
(十一)浙江794
(十二)安徽794
(十三)福建795
(十四)江西795
(十五)山东795
(十六)河南796
(十七)湖北799
(十八)湖南799
(十九)广东800
(二十)广西801
(二十一)海南801
(二十二)重庆801
(二十三)四川801
(二十四)贵州802
(二十五)云南802
(二十六)西藏803
(二十七)陕西803
(二十八)甘肃803
(二十九)青海804
(三十)宁夏804
(三十一)新疆805
方志整理与利用809
一 综论809
二 古方志辑佚812
三 旧志的点校、注释813
四 旧志的重印815
五 方志资料汇编816
六 方志利用817
(一)综论817
(二)资治辅政822
(三)为经济建设服务824
(四)为社会服务828
1.为现实服务828
2.为四化建设服务835
3.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836
4.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839
5.为西部开发服务840
6.国情、地情教育841
(五)推动科学研究842
(六)推动文化交流848
七 方志的收藏与研究机构849
方志目录及其他855
一 方志目录855
二 方志索引859
三 方志期刊860
四 序 跋 凡例864
(一)方志序、跋、凡例864
(二)方志论著序跋870
五 来往书信、题词872
(一)来往书信872
(二)董一博书信874
(三)贺信874
(四)题词876
地方年鉴881
一 综论881
二 志鉴关系884
三 年鉴的功能与利用888
四 年鉴概念及特点892
五 年鉴与信息895
六 年鉴的编写897
(一)综论897
(二)年鉴资料904
(三)年鉴框架设计906
(四)年鉴条目907
(五)年鉴图照装帧912
(六)年鉴广告913
(七)年鉴大事记913
(八)年鉴人物914
(九)年鉴索引914
(十)年鉴统计数字915
(十一)年鉴质量915
(十二)编鉴队伍918
(十三)年鉴的改革与创新920
七 年鉴评介924
八 年鉴工作讲话931
九 年鉴会议纪要、综述、总结938
十 年鉴编纂经验交流940
十一 问题与对策944
修志文献949
一 方志工作讲话949
(一)全国性会议949
1.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954
2.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956
3.中国地方志协会会议958
(二)北京960
(三)天津962
(四)河北963
(五)山西968
(六)内蒙古971
(七)辽宁974
(八)吉林975
(九)黑龙江977
(十)上海980
(十一)江苏983
(十二)浙江985
(十三)安徽987
(十四)福建988
(十五)江西991
(十六)山东993
(十七)河南997
(十八)湖北1004
(十九)湖南1008
(二十)广东1010
(二十一)广西1011
(二十二)海南1016
(二十三)重庆1016
(二十四)四川1017
(二十五)贵州1020
(二十六)云南1023
(二十七)西藏1028
(二十八)陕西1029
(二十九)甘肃1033
(三十)青海1035
(三十一)宁夏1036
(三十二)新疆1039
(三十三)港澳台地区1042
(三十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42
(三十五)中国人民解放军1042
(三十六)武警部队1042
(三十七)国务院各部委1042
二 方志会议纪要、综述1043
(一)全国1043
(二)北京1053
(三)天津1053
(四)河北1054
(五)山西1054
(六)内蒙古1055
(七)辽宁1055
(八)吉林1056
(九)黑龙江1056
(十)上海1056
(十一)江苏1057
(十二)浙江1058
(十三)安徽1058
(十四)福建1058
(十五)江西1059
(十六)山东1059
(十七)河南1060
(十八)湖北1061
(十九)湖南1062
(二十)广东1062
(二十一)广西1063
(二十二)海南1063
(二十三)重庆1064
(二十四)四川1064
(二十五)贵州1065
(二十六)云南1066
(二十七)陕西1067
(二十八)甘肃1067
(二十九)青海1068
(三十)宁夏1068
(三十一)新疆1068
(三十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1068
(三十三)国务院各部委1068
三 规章、文件、通知1069
(一)全国1069
1.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办公室1071
2.中国地方志协会1073
(二)北京1074
(三)天津1074
(四)河北1075
(五)山西1076
(六)内蒙古1077
(七)辽宁1077
(八)吉林1077
(九)黑龙江1078
(十)上海1079
(十一)江苏1080
(十二)浙江1080
(十三)安徽1081
(十四)福建1081
(十五)江西1082
(十六)山东1083
(十七)河南1084
(十八)湖北1087
(十九)湖南1088
(二十)广东1089
(二十一)广西1089
(二十二)海南1091
(二十三)重庆1091
(二十四)四川1091
(二十五)贵州1092
(二十六)云南1093
(二十七)西藏1093
(二十八)陕西1094
(二十九)甘肃1095
(三十)青海1095
(三十一)宁夏1095
(三十二)新疆1096
(三十三)国务院各部委1097
四 工作回顾、总结、报告1098
(一)回顾、总结、报告1098
(二)十件大事1113
五 计划、规划1115
方志理论研究著作目录(1913—2007)1123
一 通论类1123
二 编纂类1125
三 论文集类1127
(一)个人论文集1127
(二)群体论文集1131
(三)志书评议论文集1139
四 目录类1141
(一)目录1141
(二)索引1146
(三)提要论略1147
五 人物类1150
(一)人物研究1150
(二)言论集萃1150
六 辑佚类1151
七 辞书类1151
八 资料汇编类1152
(一)序跋选辑1152
(二)资料类编1152
(三)文献选编1153
(四)指南 手册1155
九 其他1156
附录1157
著者索引1157
所收主要方志期刊一览表1291
编后记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