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脏痛 基础与临床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脏痛 基础与临床 第2版
  • 陆智杰主编;虞大为,顾卫东,范颖晖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0253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内脏-疼痛-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脏痛 基础与临床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内脏痛基础3

第1章 绪论3

第一节 内脏痛概述3

一、疼痛的概念及分类3

二、内脏痛的概念与分类4

第二节 内脏痛的临床与生物学特点6

一、内脏痛的临床特点6

二、内脏痛的功能成像8

三、应激对内脏痛的影响8

四、不同内脏痛有不同特点9

第三节 初识常见内脏痛10

一、简介10

二、部分特定类型的内脏痛或腹痛综合征11

三、小结14

第2章 内脏神经的解剖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内脏运动神经17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17

二、交感神经解剖18

三、副交感神经解剖22

四、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24

五、内脏神经丛24

六、肠神经系统26

第三节 内脏感觉神经28

一、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28

二、内感受器28

三、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通路29

四、牵涉痛30

第3章 内脏痛的生理学机制33

第一节 内脏感觉神经的分类及内脏痛的生理特点33

一、内脏感觉神经的分类33

二、内脏痛的生理特点33

三、内脏痛对人体生理的影响34

第二节 内脏痛觉传导通路36

一、内脏感觉传导的感受器36

二、内脏痛觉传导通路的传入神经37

三、内脏痛觉传导通路的脊髓通路40

四、内脏痛觉传导通路的脑中枢41

第三节 内脏痛的产生及诱发机制42

一、内脏痛产生的外周机制42

二、内脏痛产生的中枢机制45

三、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在内脏痛产生和调节中的作用47

四、肠道微生物的改变诱发内脏痛的产生50

第四节 不同内脏器官神经兴奋性传导的特点51

一、内脏传入神经的解剖51

二、胃肠道的内脏传入纤维及相关疾病51

三、泌尿系统的内脏传入纤维及相关疾病57

四、女性生殖器官的内脏传入纤维及相关疾病60

五、小结61

第4章 内脏痛的动物模型和疼痛评估66

第一节 内脏痛相关动物模型66

一、内脏痛的神经解剖学基础66

二、实验性内脏痛的刺激方式67

三、动物模型76

四、小结84

第二节 内脏痛和痛觉过敏的评估84

一、引言84

二、动物模型内脏痛的评估84

三、人类内脏痛评估86

四、内脏痛评估的特殊性90

第三节 主要内脏痛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91

一、心包炎大鼠模型92

二、冠状动脉结扎大鼠模型92

三、胃扩张大鼠模型92

四、胃溃疡大鼠模型92

五、十二指肠扩张大鼠模型92

六、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93

七、急性结肠内脏高敏大鼠模型93

八、慢性内脏痛觉敏化大鼠模型93

九、结直肠扩张刺激大鼠模型93

十、腹膜炎小鼠模型94

十一、妊娠期应激诱导子代雄性大鼠内脏高敏模型94

十二、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大鼠模型95

十三、结肠刺激新生乳鼠模型95

十四、输尿管结石大鼠模型95

十五、刺激性膀胱炎大鼠模型96

十六、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96

第5章 内脏痛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100

第一节 内脏痛的病因100

一、胸部内脏痛100

二、腹部内脏痛103

三、妇产科内脏痛105

四、癌痛107

第二节 内脏痛的传导108

一、内脏痛感受器108

二、内脏痛传入神经纤维110

三、内脏痛传导通路112

四、内脏痛中枢及其信息传递特征114

第三节 内脏痛的感受和调控115

一、不同脏器的感受特点115

二、中枢感受特点115

三、内脏痛的调控机制117

四、各级中枢神经系统对痛觉的调控117

五、痛觉过敏118

第四节 内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120

一、内脏痛的神经生理学机制120

二、内脏痛的内源性生化机制122

三、内脏痛的心理机制126

四、牵涉痛的机制127

第6章 慢性内脏痛成像的大脑机制130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简介130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内脏痛的中枢特征131

一、肠易激综合征132

二、功能性腹痛综合征134

三、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136

四、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137

五、原发性痛经138

六、小结141

第7章 常用内脏痛治疗药物及其药理学基础145

第一节 内脏痛的药物治疗靶点145

一、阿片类受体145

二、非阿片类受体147

第二节 内脏痛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常用药物162

第三节 目前治疗内脏痛的药物165

一、阿片类药物165

二、非阿片类药物169

三、联合治疗171

四、小结171

第8章 安慰剂效应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作用176

第一节 概述和发展历程176

一、安慰剂效应的概述176

二、安慰剂效应的发展历程177

第二节 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效应的特点及其决定因素178

一、临床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178

二、安慰剂效应的特点178

三、安慰剂效应的决定因素180

第三节 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及其相应的预测因子和调节因子181

一、安慰剂及反安慰剂效应的机制181

二、预测因子及调节因子185

三、小结186

第9章 内脏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188

第一节 内脏痛的感觉与传导188

一、感觉信号转导188

二、感觉传感器的调节和突触传导201

第二节 内脏痛敏化的机制203

一、外周敏化及其机制204

二、中枢敏化过程205

第三节 痛觉调制209

一、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阶段调制209

二、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211

三、小结212

第10章 内脏痛相关基础研究进展217

第一节 ELA-表观遗传-脑-肠轴与内脏痛218

一、早期生活不良与内脏超敏218

二、表观遗传机制与内脏超敏219

三、脑-肠轴与内脏痛222

第二节 SNS、肠道微生物等因素与内脏痛223

一、交感神经系统与内脏痛223

二、肠道微生物与内脏痛224

三、硫化氢与内脏痛225

四、性激素与内脏痛226

第三节 离子通道/受体和内脏痛227

一、TRP通道227

二、谷氨酸受体228

三、P2X受体229

四、γ-氨基丁酸受体229

五、小结229

下篇 内脏痛临床235

第11章 常见内脏痛的流行病学235

第一节 常见内脏痛的流行病学236

一、炎性肠病236

二、慢性胰腺炎236

三、术后腹腔粘连237

四、肠易激综合征237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238

六、功能性腹痛综合征238

七、麻醉剂性肠综合征239

八、非心源性胸痛/功能性胸痛239

九、功能性肛门直肠痛239

十、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或复发性腹痛239

十一、慢性盆腔痛240

十二、癌性内脏痛240

第二节 围术期内脏痛的流行病学241

一、手术后急性内脏痛241

二、手术后慢性内脏痛242

第三节 流行病学调查案例介绍247

一、明确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248

二、确定调查类型248

三、估计调查人数248

四、确定调查方法249

五、确定调查指标和设计调查表249

六、资料收集250

七、资料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250

八、调查偏侍与质量控制252

第四节 内脏痛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问题253

一、疾病负担253

二、生命质量评价254

三、诊断标准对内脏痛流行病学研究的影响256

第12章 常用内脏痛的治疗方法260

第一节 药物治疗内脏痛260

一、阿片受体及阿片类药物260

二、非阿片类药物治疗264

三、小结265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内脏痛266

一、传统中医对内脏痛的认识266

二、传统中医治疗内脏痛的方法270

三、现代中医对内脏痛的治疗进展275

第三节 神经调节疗法281

一、神经阻滞/毁损281

二、神经电刺激技术290

第四节 手术疗法301

一、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301

二、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305

三、脊髓前连合切开术311

四、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312

五、小结313

第13章 内脏痛的心理相关因素及治疗317

第一节 内脏痛的心理学机制317

一、心身性机制317

二、自发反应性机制317

三、精神性机制318

第二节 内脏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相关因素318

一、环境因素318

二、心理状态319

三、应激322

四、其他因素324

第三节 内脏痛的心理治疗325

一、放松疗法326

二、生物反馈326

三、催眠疗法327

四、心理咨询327

五、身心疗法329

六、多学科综合疗法329

七、小结330

第14章 内脏术后痛与加速康复外科333

第一节 ERAS的概念333

一、ERAS的历史333

二、ERAS的现状334

三、ERAS的核心334

第二节 常见的内脏术后痛334

一、胃肠肿瘤手术后急性痛335

二、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痛335

三、泌尿外科手术后急性痛336

四、妇科术后急性痛336

五、剖宫产术后急性痛336

六、人工流产术后急性痛336

七、食管手术后急性痛336

八、肝脏术后急性痛337

九、肺手术术后急性痛337

第三节 ERAS理念指导下的内脏术后痛处理337

一、多模式镇痛是内脏术后痛治疗的核心原则337

二、常用的镇痛方法337

三、常用的镇痛药物342

四、不同内脏手术后MMA的选择347

五、小结349

第15章 胸痛的特点与治疗351

第一节 非心源性胸痛351

一、食管的功能解剖351

二、疼痛机制352

三、食管源性胸痛的发病特点356

四、NCCP的诊断357

五、食管源性胸痛的治疗361

第二节 心源性疼痛366

一、与心源性疼痛有关的痛传导通路366

二、心绞痛发生机制的假说368

三、心源性胸痛的诊治要点369

四、小结372

第16章 腹部内脏痛376

第一节 胃肠感觉的神经解剖基础和常见胃痛376

一、胃肠神经支配376

二、胃肠感觉感受器378

三、胃肠感觉的传入神经379

四、胃肠感觉信号在中枢内的传导和整合379

五、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和特点380

六、慢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381

七、胃轻瘫所致胃痛382

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383

一、肠易激综合征定义及分类383

二、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83

三、腹痛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387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痛390

一、消化性溃疡痛的可能发病机制390

二、消化性溃疡腹痛部位及特点390

三、消化性溃疡痛的治疗391

第四节 慢性胰腺炎及其急性发作所致疼痛392

一、慢性胰腺炎定义、流行病学及分类392

二、慢性胰腺炎与疼痛392

三、慢性胰腺炎疼痛的发生机制393

四、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398

第五节 功能性胆道疼痛综合征400

一、概述400

二、胆囊和胆道的解剖和生理401

三、功能性(非结石性)胆道痛的可能机制403

四、功能性(非结石性)胆道痛的诊断、检查和治疗404

五、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胆道痛的诊断、检查和治疗406

第六节 外科术后(腹腔粘连)所致内脏痛407

一、概述407

二、粘连性疼痛的病理生理408

三、腹腔粘连内脏痛的治疗410

四、腹腔粘连的预防策略413

五、小结415

第七节 小儿常见慢性腹痛415

一、概述415

二、器质性RA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415

三、功能性RA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417

四、儿童围术期腹痛422

五、小结422

第17章 妇产科因素导致慢性腹痛的诊断与治疗429

第一节 定义及病因学429

第二节 盆腔解剖及慢性盆腔疼痛发病机制431

一、盆腔神经解剖431

二、慢性盆腔疼痛发病机制432

第三节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思路433

一、病史采集433

二、体格检查436

三、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436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及其治疗438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438

二、原发性痛经440

三、性交困难442

四、外阴疼痛或前庭痛444

五、阴部神经痛444

六、小结444

第18章 泌尿生殖系统内脏痛及盆腔痛447

第一节 概述447

一、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447

二、慢性盆腔疼痛的机制448

三、慢性盆腔疼痛分类450

第二节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疼痛452

一、定义及病因学452

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的机制452

三、临床表现453

四、治疗454

五、常见的男性盆腔疼痛综合征456

第19章 癌性内脏痛472

第一节 癌性内脏痛的临床特点472

一、病因和临床表现472

二、癌痛的流行病学资料474

三、癌痛治疗现状475

四、癌痛的分类与评估475

第二节 癌痛的机制479

一、癌痛的化学介质和调质479

二、癌痛中初级感觉神经的改变485

三、神经周围浸润与癌性内脏痛486

四、中枢致敏和癌痛495

五、癌痛缓解的内源性机制496

第三节 癌性内脏痛的治疗497

一、治疗原则497

二、癌性内脏痛的药物治疗500

三、癌性内脏痛的微创治疗509

四、手术治疗517

五、小结519

第20章 内脏痛治疗新技术与展望522

第一节 内脏痛的药物治疗进展522

一、辅助类药物治疗522

二、非常规药物治疗524

第二节 内脏痛的非药物治疗进展526

一、经颅直流电刺激526

二、经颅磁刺激527

三、周围神经电刺激镇痛术528

四、神经毁损529

五、心理干预治疗531

第三节 内脏痛的其他治疗进展532

一、饮食治疗532

二、益生菌治疗536

三、针灸治疗537

四、小结539

彩图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