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效荣,赵志强主编;杜志江,蒋浩,张之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0241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高强混凝土-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理论1
1.1 水泥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1
1.1.1 概述1
1.1.2 水泥强度的快速推定方法1
1.1.3 最佳水灰比3
1.1.4 过渡参数的计算4
1.1.5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5
1.2 掺和料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6
1.2.1 概述6
1.2.2 粉煤灰6
1.2.3 矿渣粉8
1.2.4 硅灰9
1.3 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10
1.3.1 泵送剂的技术参数10
1.3.2 免养护剂12
1.4 砂石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13
1.4.1 概述13
1.4.2 砂子的技术参数13
1.5 石子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15
1.5.1 概述15
1.5.2 石子的技术参数16
1.6 多组分混凝土16
1.6.1 多组分混凝土理论16
1.6.2 多组分混凝土理论的作用19
1.6.3 多组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特点20
1.7 多组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20
1.7.1 配制强度的确定20
1.7.2 标准稠度水泥浆强度的计算21
1.7.3 水泥基准用量21
1.7.4 胶凝材料的分配22
1.7.5 减水剂及用水量24
1.7.6 砂子用量26
1.7.7 石子用量27
第2章 混凝土的智能试配技术29
2.1 设备组成29
2.2 混凝土试配需要的参数32
2.3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与调整计算33
2.4 混凝土搅拌试配及试件留检34
2.5 预湿集料设备安装37
第3章 数字量化混凝土配比技术案例总结38
3.1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量化混凝土实用技术试验总结38
3.1.1 试验内容38
3.1.2 砂子的测量38
3.1.3 C50配合比调整39
3.1.4 试配39
3.1.5 总结40
3.2 中交三公局数字量化混凝土实用技术试验总结40
3.2.1 试验内容40
3.2.2 砂子的测量(以天津的砂石为例)40
3.2.3 C30配合比调整41
3.2.4 C50配合比调整42
3.2.5 试配43
3.2.6 试验总结43
3.3 临沂兰盾混凝土降低成本试验总结43
3.3.1 试验内容43
3.3.2 砂石的测量44
3.3.3 C30配合比调整44
3.3.4 研究试配45
3.3.5 外加剂的调整45
3.3.6 对比试验46
3.3.7 试验总结47
3.4 高吸附性机制砂配制混凝土试验总结47
3.4.1 试验内容47
3.4.2 砂石的测量47
3.4.3 C40配合比调整48
3.4.4 现场试配50
3.4.5 试验总结50
3.5 本溪铁厦混凝土公司石粉利用试验总结50
3.5.1 试验内容51
3.5.2 砂子的测量51
3.5.3 C30配合比调整51
3.5.4 试配52
3.5.5 试验总结53
3.6 沈阳帝阳混凝土公司C5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总结53
3.6.1 试验内容53
3.6.2 砂子的测量53
3.6.3 C50配合比调整54
3.6.4 试配54
3.6.5 试验总结55
3.7 安徽毫州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试验总结55
3.7.1 砂子的测量55
3.7.2 C50配合比调整55
3.7.3 C30配合比调整56
3.7.4 试配57
3.8 北京城建九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试配调整计算总结57
3.8.1 试验内容57
3.8.2 砂子、铝厂废料和石子的测量58
3.8.3 C30配合比调整58
3.8.4 试配59
3.8.5 试验总结60
第4章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研究61
4.1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61
4.2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机理61
4.2.1 SCC的流动机理62
4.2.2 SCC的自密实机理62
4.3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试验方法63
4.3.1 坍落流动度64
4.3.2 漏斗流下时间64
4.3.3 U形箱填充高度试验65
4.3.4 填充度试验65
4.3.5 L形流动度试验方法66
4.3.6 坍落扩展度试验66
4.3.7 倒坍落度筒试验67
4.3.8 牵引球粘度计67
第5章 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68
5.1 常用免加热聚羧酸减水剂配方及合成工艺68
5.1.1 配方168
5.1.2 配方268
5.1.3 配方369
5.1.4 配方469
5.1.5 配方570
5.1.6 配方670
5.1.7 配方771
5.1.8 配方871
5.1.9 配方972
5.1.10 配方10(保坍)72
5.1.11 配方11(保坍)73
5.1.12 配方12(保坍)73
5.1.13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3
5.2 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配方及工艺74
5.2.1 配方174
5.2.2 配方274
5.2.3 配方375
5.2.4 配方475
5.2.5 配方576
5.2.6 配方676
第6章 利用磨细钢渣粉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研究77
6.1 磨细钢渣粉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研究77
6.1.1 概述77
6.1.2 试验用原材料77
6.1.3 试验方案78
6.1.4 掺钢渣的水泥强度试验结果79
6.1.5 参照新国家标准的试验结果及石膏掺加量的影响86
6.1.6 掺磨细钢渣粉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结果87
6.1.7 结论92
6.2 磨细钢渣粉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研究93
6.2.1 概述93
6.2.2 单掺磨细钢渣粉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的试验94
6.2.3 复合掺入磨细钢渣粉和矿渣粉的混凝土试验97
6.2.4 掺钢渣粉和一级粉煤灰的比较试验99
6.2.5 掺钢渣粉对水化热的影响103
6.2.6 结论104
第7章 FK新型胶凝材料及其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105
7.1 简述105
7.2 FK新型胶凝材料及其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报告109
7.2.1 FK新型胶凝材料的组成及配比优化109
7.2.2 FK新型胶凝材料中石膏的优化115
7.2.3 粉磨工艺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119
7.2.4 FK系列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其检测126
7.2.5 FK系列、FK新型胶凝材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129
7.2.6 关于FK新型胶凝材料检测方法132
7.3 试生产和工程应用技术报告133
7.3.1 FK新型胶凝材料的试生产133
7.3.2 FK新型胶凝材料试生产的要求134
7.3.3 FK新型胶凝材料试生产的工程应用研究136
7.3.4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138
7.3.5 工程应用概况138
7.3.6 结论139
第8章 黑、白石粉砂和花岗岩、火山岩的试验140
8.1 试验目的140
8.2 原材料分析140
8.3 试验设计141
8.3.1 C30~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42
8.3.2 花岗岩和黑、白石粉(砂)提高用水量试验142
8.3.3 火山岩和黑、白石粉(砂)找准一个基准配合比后增加用水量试验144
8.3.4 控制外加剂用量找最佳状态试配153
8.3.5 C30做基准同条件不同矿粉掺量的混凝土强度值跟踪154
8.3.6 不掺粉煤灰同等价位转换为矿粉156
8.3.7 230kg、250kg、280kg高用水混凝土强度跟踪试验157
8.3.8 C30、C40、C50、C60掺CTF(增效剂)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158
8.3.9 花岗岩、火山岩单掺白、黑石粉(砂)用水量递增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159
8.3.10 三个特殊粉料配合比163
8.3.11 花岗岩和黑、白石粉(砂)调整试配164
8.4 结论165
8.5 建议166
第9章 冬期施工混凝土超缓凝原因浅析167
9.1 施工项目超长时间缓凝概况167
9.2 混凝土超缓凝原因初探167
9.3 外加剂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状况分析168
9.4 水泥厂生产及质量控制状况分析169
9.5 对超缓凝混凝土工程的处理建议170
9.6 结论171
第10章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172
10.1 概述172
10.1.1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现状172
10.1.2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状况173
10.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73
10.2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应用174
10.2.1 氯离子对清水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74
10.2.2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耐久性其他因素的影响183
10.2.3 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再设计189
10.2.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设计的应用191
10.3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制与应用195
10.3.1 研究思路与内容195
10.3.2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制196
10.3.3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应用208
10.4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施工208
10.4.1 施工流程209
10.4.2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210
10.4.3 模板工程212
10.4.4 钢筋工程213
10.4.5 混凝土施工214
10.4.6 钢筋保护层施工控制技术216
10.4.7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18
第11章 纤维抗裂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221
11.1 概述221
11.1.1 国内外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221
11.1.2 国内外预防裂缝产生的方法及其不足222
11.1.3 混凝土的抗渗防裂的原理223
11.1.4 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基本原理225
11.1.5 抗渗防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225
11.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226
11.2.1 水泥品种对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227
11.2.2 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228
11.3 纤维的选择230
11.3.1 玻璃纤维230
11.3.2 钢纤维232
11.3.3 聚丙烯纤维233
11.3.4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234
11.3.5 纤维选择试验研究结论235
11.4 聚丙烯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试验研究235
11.4.1 聚丙烯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236
11.4.2 试验研究237
11.5 工程应用实例242
11.5.1 百朗园工程242
11.5.2 大运村工程242
11.5.3 国家大剧院工程242
附录 毛细管微泵开裂机理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应用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