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概论
  • 崔光成,孙宏伟主编;许华山,周郁秋,唐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366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心理现象及其结构2

二、心理的实质4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5

一、心理学研究的内容5

二、心理学研究的意义6

三、心理学研究的任务7

四、心理学研究的领域8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9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9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0

第四节 心理学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14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4

二、科学心理学的形成及其主要流派15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17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9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23

第一节 神经系统23

一、神经系统的起源23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26

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30

一、大脑的结构30

二、大脑皮质的分区及功能31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33

第三节 脑功能的开发34

一、脑功能的学说34

二、脑的潜能开发35

第四节 内分泌及免疫系统36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36

二、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36

三、免疫系统与心理38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41

第一节 意识的概述41

一、意识的内涵41

二、意识水平与意识状态42

三、意识的能动性与局限性43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44

一、睡眠与梦44

二、催眠48

三、白日梦与幻想49

四、精神活性药物与异常意识状态50

第三节 注意51

一、注意的内涵51

二、注意的功能51

三、注意的种类52

四、注意的品质52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54

一、注意的认知理论54

二、注意的神经机制55

第四章 感觉60

第一节 感觉概述60

一、感觉的内涵60

二、感觉的神经加工机制61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62

第二节 视觉64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64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64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66

第三节 听觉69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69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69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70

第四节 其他感觉71

一、味觉与嗅觉71

二、皮肤感觉72

三、内部感觉72

第五章 知觉75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75

一、什么是知觉75

二、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76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76

一、知觉的选择性76

二、知觉的整体性77

三、知觉的理解性79

四、知觉的恒常性79

五、知觉定势80

第三节 知觉的种类81

一、空间知觉81

二、时间知觉83

三、运动知觉84

第四节 错觉与幻觉85

一、什么是错觉85

二、错觉的种类85

三、错觉的理论86

四、什么是幻觉86

第六章 记忆90

第一节 记忆概述90

一、记忆的内涵90

二、记忆的作用90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91

一、与记忆相关的脑区91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92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93

第三节 记忆的过程93

一、记忆的基本过程93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95

第四节 记忆的种类96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96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99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0

四、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01

第五节 遗忘101

一、遗忘的内涵101

二、遗忘的规律102

三、遗忘的原因104

第七章 思维107

第一节 思维概述107

一、思维的内涵107

二、思维的特征107

三、思维的过程108

四、思维的种类109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110

一、表象111

二、想象113

第三节 创造性114

一、创造性的内涵114

二、创造性的特征115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及培养115

第四节 问题解决116

一、问题解决的内涵117

二、问题的种类117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118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19

第八章 语言125

第一节 语言概述125

一、语言的内涵125

二、语言的结构126

三、语言的种类127

第二节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128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128

二、语言的中枢机制128

第三节 语言及言语130

一、言语的特点130

二、语言与言语的关系130

第四节 语言与思维131

一、语言与思维的区别131

二、语言与思维的联系131

第九章 情绪与情感135

第一节 情绪概述135

一、情绪的内涵135

二、情绪的功能135

三、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与维度136

四、情绪的分类137

五、情绪状态138

第二节 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139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139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141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142

第三节 情绪理论142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142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143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143

第四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144

一、面部表情144

二、姿态表情145

三、语调表情146

四、感觉反馈146

第五节 情绪调控146

一、情绪调控的内涵146

二、情绪调控的特征147

三、情绪调控的类型148

四、情绪调控的过程148

五、情绪调控中的个体差异149

第十章 意志153

第一节 概述153

一、意志的内涵153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54

三、意志与认知、情绪的关系154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155

一、采取决定阶段155

二、执行决定阶段156

第三节 意志品质157

一、自觉性157

二、果断性157

三、坚韧性157

四、自制力157

第四节 挫折158

一、挫折的内涵158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158

三、挫折的行为反应与承受力159

第十一章 需要与动机161

第一节 需要161

一、需要的内涵161

二、需要的种类162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62

第二节 动机概述164

一、动机的内涵164

二、动机的功能164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165

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66

五、动机的种类166

六、动机的具体内容167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171

一、本能论171

二、驱力理论172

三、唤醒理论172

四、诱因理论173

五、认知理论174

六、逆转理论175

第十二章 能力180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180

一、能力的内涵180

二、能力的种类181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82

第二节 能力的理论182

一、能力的因素理论182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184

三、能力的认知加工理论186

四、能力理论的新进展187

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与能力的发展187

一、能力个别差异的内涵187

二、能力个别差异的表现188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91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193

一、一般能力测量193

二、特殊能力测量195

三、创造力测量196

第十三章 人格199

第一节 人格概述199

一、人格的内涵199

二、人格的特征199

三、人格与个性201

第二节 人格理论201

一、人格特质理论201

二、人格类型理论204

三、人格整合理论206

四、人格的认知理论206

五、人格的心理动力理论208

第三节 人格的结构211

一、气质与性格211

二、自我调控系统212

第四节 人格测量212

一、自陈测量212

二、投射测量213

三、情境测量214

四、自我概念测量215

第五节 人格成因215

一、生物遗传因素216

二、社会文化因素217

三、家庭环境因素217

四、早期童年经验218

五、学校教育因素218

六、自然物理因素219

七、自我调控因素219

第十四章 个体心理发展223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23

一、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223

二、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223

三、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225

四、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25

五、心理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225

六、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226

七、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环境以及发展主体本身交互作用的结果226

第二节 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227

一、动作的发展227

二、婴儿的感知觉发展228

第三节 语言与思维的发展230

一、语言的发展230

二、思维的发展233

第四节 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234

一、情绪的发展234

二、社会性的发展237

第十五章 学习心理245

第一节 学习概述245

一、学习的内涵245

二、学习的分类246

三、学习与脑246

第二节 学习理论248

一、行为主义理论248

二、社会认知理论253

三、信息加工理论254

四、建构主义理论255

第三节 学习风格256

一、学习风格内涵256

二、学习风格类型256

三、学习风格理论257

第四节 学习策略258

一、学习策略内涵258

二、学习策略分类258

第五节 学习迁移260

一、学习迁移的内涵260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260

三、学习迁移的理论261

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264

第一节 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264

一、社会认知264

二、社会态度268

第二节 社会行为与社会影响270

一、社会行为270

二、社会影响272

第三节 人际关系275

一、人际关系概述276

二、人际沟通277

三、人际吸引278

四、人际冲突280

参考文献28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