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
  • 丛日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0496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政治文化-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3

一 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3

二 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新成果9

三 关于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争议27

四 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新趋向34

第一章 政治文化复兴中的方法论问题39

第一节 政治文化复兴对研究方法提出的挑战39

第二节 政治文化研究的三种取向42

一、行为主义取向42

二、诠释学取向45

三、社会学取向48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四种研究方式及其问题51

一、调查研究51

二、田野研究54

三、内容分析57

四、实验研究58

第四节 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以中国民众政治信任的研究为例61

一、通过调查研究描述政治信任的存量61

二、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64

三、运用田野研究和实验研究解释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66

结论68

第二章 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70

第一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70

第二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及相关争论76

一、后物质主义概念及其争论77

二、后物质主义的检验及其争论80

第三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86

第四节 后物质主义研究对政治文化研究的意义95

第三章 当政治文化遭遇理性选择——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文化主义转型及理论困境104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文化”理解的矛盾进路104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移植:政治文化与理性选择相遇105

二、文化生成的双重进路及整合:社会化积累进路与理性选择进路110

三、社会资本的“逻辑谬误”:从情境性向普遍性的转换困局113

第二节 结构型社会资本、组织分类及双重进路的整合118

一、组织分类与结构型社会资本119

二、从情境化向普遍化的转换:外联型社会资本的溢出效应124

三、“弱社会化”角色与双重进路的整合失利127

第三节 观念型社会资本、信任分类以及双重进路的分歧132

一、信任的类型: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133

二、信任的来源:作为策略的信任与作为文化的信任137

三、从情境化向普遍化的转换阻隔:双重进路的根本分歧139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自我分裂与政治文化的复兴141

第四章 多元文化与政治变化:维尔达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论146

第一节 从民族性、国别文化差异到国内文化多元性研究146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与政治变化153

一、五种文化模式153

二、惊变与重组:政治文化变化的路径159

第三节 关于文化模式理论的争论167

一、对文化模式理论的肯定、验证与修正167

二、对文化模式理论的批评172

结论174

第五章 艾克斯坦:政治变革的新文化理论177

第一节 政治文化理论的短板:持续性预期导向177

一、行动取向假设179

二、取向的可变性181

三、文化的社会化182

四、累积性社会化184

第二节 对文化理论短板的简单修补186

第三节 构建解释政治变革的文化模式187

一、对模式维持型政治变革的文化解释188

二、趋向灵活性的文化解释190

三、社会中断的文化解释192

四、政治转型的文化解释195

第四节 对艾克斯坦文化理论的批评198

一、关于文化理论基本观点的质疑198

二、关于文化理论中几个概念的批评200

三、政治与文化孰轻孰重202

第六章 美国社会变迁中的右翼威权主义人格研究207

第一节 威胁现代民主的潜能:隐藏在普通人中间的右翼威权人格因子207

一、早期威权主义人格研究关于“病态人格”的假设207

二、未成熟的自由民主人格在现代民主社会的异变211

第二节 右翼威权人格对现代美国社会产生的消极能量214

一、对上点头哈腰对下拼命蹬踩的“踩单车人”214

二、触发右翼威权人格攻击性的内在动力216

三、右翼威权人格在现代美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面貌219

第三节 从右翼威权人格到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人格230

一、培育适应现代自由民主政治的生态232

二、由家庭及于社会的培养路径234

三、宗教回归私人与自由之境236

结论238

第七章 政治文化复兴与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文化的研究241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宏观视野与基本理论研究241

一、政治文化在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241

二、精英政治文化、大众政治文化与民主化245

三、对公民文化理论的反思250

第二节 国别与地区政治文化研究263

一、亚洲政治文化263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文化279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295

第八章 西方学界近三十年来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基于三种研究进路的评述310

第一节 文化心理学进路310

一、白鲁恂:政治文化研究中的“摆渡人”312

二、白鲁恂之后:前途未卜的“中国传统”321

小结324

第二节 文明论的进路326

一、持久的文明核心:亨廷顿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认识327

二、普遍历史中的特殊性:福山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认识334

小结340

第三节 新政治文化史进路341

一、认同:文化政策的政治指向344

二、礼仪:政治权威的塑造348

三、皇家建筑与景观的政治文化内涵350

小结352

结论352

第九章 政治文化复兴与西方学界关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357

第一节 现代化与民主化:关注于“政治”的政治文化研究357

一、理性选择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政治文化的从属地位358

二、中国人的政治信任何以如此之高?361

第二节 独立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文化延续性问题365

一、白鲁恂:心理分析与文化的独立性365

二、相对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文化自变量:传统与“新传统”367

第三节 从态度到规范:史天健关于文化取向的结构性分析370

一、政治信任374

二、政治参与375

三、中国人如何看待民主375

第四节 唐文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群众路线渊源377

一、群众路线:中国人支持政府的文化渊源378

二、民族主义379

三、人际信任的来源380

四、权威引导下的抗争政治381

结论382

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