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通史 吐蕃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藏通史 吐蕃卷 下
  • 拉巴平措,陈庆英总主编;张云,林冠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5382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94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西藏-地方史-古代;吐蕃-民族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藏通史 吐蕃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编329

第十章 吐蕃的行政建制与人口329

第一节 吐蕃五茹329

一、“茹”的含义与功能329

二、吐蕃的五茹330

第二节 六十一东岱333

第三节 十八个行政区与三勇部337

一、十八个行政区337

二、三勇部338

第四节 吐蕃在军事扩张地区的军政建制与区划339

一、敦煌文献所见吐蕃的“十将制”339

二、吐蕃在西域的军政建制343

三、吐蕃在南诏西洱河地区的军政建制345

第五节 吐蕃的人口347

一、对吐蕃王朝时期户均人口数的估计348

二、藏文史料中的人口信息350

三、赞普赏赐户口中的人口信息351

四、吐蕃所属吐谷浑故地的人口352

第十一章 吐蕃的行政管理制度355

第一节 赞普的王权355

一、吐蕃王室的祖源神话355

二、天神之子入主人间357

三、赞普王权的神性360

第二节 赞普位的继承362

一、赞普位继承的原则362

二、吐蕃预立储君364

三、赞普位继承中的后妃角色368

四、赞普位继承之特征371

第三节 吐蕃政权体制的变迁374

一、氏族部落联盟时期374

二、君主集权的王朝政体时期376

三、权臣和外戚干政378

第四节 吐蕃官僚体系380

一、王朝官制380

二、地方官制389

第五节 吐蕃王朝与占领区的关系390

一、吐蕃占领和控制下的地区390

二、吐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92

第十二章 军事396

第一节 军事建制396

一、吐蕃本土的军事建制396

二、吐蕃占领区的军事建制399

第二节 军事制度403

一、征兵与拜将403

二、军令与军法407

三、巡逻与戍守410

四、后勤与保障413

第三节 军事战术418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418

二、上兵伐谋421

三、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之423

四、速战速决,长驱直入425

第四节 军事装备428

第十三章 吐蕃的法律制度435

第一节 习惯法与成文法435

一、习惯法435

二、成文法437

三、民事法规443

第二节 诉讼审判447

一、司法机构及官员447

二、诉讼制度451

三、审判制度453

第三节 吐蕃对周边地区法律的借鉴456

一、借鉴印度之法457

二、借鉴唐制461

三、借鉴突厥制度464

第十四章 吐蕃经济465

第一节 畜牧业465

第二节 农业469

第三节 手工业473

一、纺织手工业473

二、金属加工业476

三、城市建筑业478

四、造桥业480

第四节 商贸活动483

一、吐蕃对唐的“贡赐贸易”483

二、吐蕃以马匹及其畜牧加工品输出为主的贸易486

三、吐蕃与唐之间的互市贸易487

四、吐蕃占领下河湟、河西等地区的商品贸易489

五、生活生产中的商品经济490

第五节 税收、赋役和财政494

一、税收494

二、赋役496

三、财政497

第六节 吐蕃时期的工匠与农牧业劳动者499

一、基本人口499

二、工匠和农牧业生产者502

第七节 饮食业505

一、茶饮业505

二、饮酒业508

三、乳制品等食品加工业510

四、制盐业512

第八节 寺院经济513

第十五章 吐蕃的交通516

第一节 吐蕃内部的交通516

一、唐蕃驿道在吐蕃辖地的路段518

二、吐蕃至南诏道路在吐蕃辖地的路段522

三、吐蕃至蜀地道路在吐蕃辖地的路段524

四、吐蕃至勃律、中亚道路在吐蕃辖地的路段526

第二节 唐蕃驿道528

一、唐蕃驿道在唐朝地区的路段529

二、唐蕃驿道的价值和通行的情况532

第三节 吐蕃与南诏之间的通道536

第四节 吐蕃与蜀地之间的交通540

一、吐蕃入蜀地的西山路541

二、吐蕃入蜀地的“南道”543

三、清溪关道北段545

第五节 吐蕃至勃律的道路548

第六节 吐蕃至中亚地区的主要道路550

一、吐蕃—于阗道550

二、吐蕃—泥婆罗道551

第十六章 吐蕃的语言和文字553

第一节 藏语文的历史渊源553

第二节 藏文结构及其特征555

第三节 吐蕃时期藏文的特点557

第四节 吐蕃时期藏语的特点558

一、语音系统558

二、语法特征562

第十七章 吐蕃的文学与史学576

第一节 吐蕃的文学576

一、古代歌谣、诗歌与占卜辞577

二、格言、变文与散文582

三、民间传说与故事586

四、史传文学591

五、翻译文学594

第二节 吐蕃史学600

一、吐蕃史学的萌芽600

二、吐蕃史学的体裁与体例604

三、吐蕃时期的历史著作——《巴协》607

四、《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609

五、外来因素对吐蕃史学的影响612

六、吐蕃时代的史家与史学成就615

第十八章 吐蕃的宗教618

第一节 吐蕃时期的原始信仰618

一、动物崇拜618

二、自然与神灵崇拜620

第二节 苯教624

一、苯教在吐蕃的传播624

二、苯教在吐蕃王室中的地位625

三、苯教与佛教的交锋与融合627

第三节 佛教在吐蕃的传播631

一、佛教传入西藏631

二、佛教在吐蕃立足阶段632

三、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与繁荣阶段634

四、佛教在吐蕃的鼎盛与衰落阶段639

五、佛教内部的顿渐之诤644

第四节 译经事业和佛教典籍目录的形成646

一、翻译人才的来源646

二、翻译成果648

三、佛教典籍目录的编撰653

第五节 佛教的组织与制度657

一、“七试人”出家和吐蕃的僧伽组织657

二、供养制度659

三、译经制度662

四、写经组织663

第十九章 吐蕃的科学技术666

第一节 医学666

一、吐蕃与周边的医学交流666

二、藏医经典著作669

三、藏医学成就674

四、著名的医学家679

五、解剖学和外科学682

六、验毒和解毒学683

第二节 天文历法687

第三节 金属冶炼与加工689

第四节 建筑693

一、王朝宫殿建筑693

二、陵墓建筑694

第五节 造纸698

第六节 数码700

一、从阿拉伯数码说起700

二、阿拉伯数码同印度数码的关系701

三、藏族数码与印度数码、阿拉伯数码之形态比较704

四、关于藏族数码的历史和传说706

五、藏族数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711

第七节 吐蕃时期的算数712

第二十章 吐蕃艺术717

第一节 雕塑艺术717

第二节 绘画艺术729

一、大昭寺早期壁画731

二、敦煌石窟吐蕃绘画732

三、敦煌吐蕃绢画736

四、榆林窟第15窟吐蕃天王壁画740

第三节 工艺美术744

第四节 音乐舞蹈艺术750

第五节 与周边地区和民族艺术的交流754

第二十一章 吐蕃的体育758

第一节 民间体育活动758

一、抱石头758

二、赛牦牛759

三、登山760

四、杂技中的体育761

五、绳技表演762

第二节 竞技运动763

一、赛马763

二、赛跑765

三、射箭766

四、武术766

五、摔跤(角抵)768

六、吐蕃的军事武艺769

第三节 马球770

第四节 围棋陆博772

一、藏式围棋(密芒)772

二、掷骰子774

三、打藏牌774

第五节 吐蕃时期的养生775

大事记777

专有名词汉藏对照823

主要参考文献868

索引899

(一)人名索引899

(二)地名索引915

编撰说明939

总后记9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