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念与追求 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念与追求 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4/31326229.jpg)
- 董泽芳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7942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念与追求 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价值取向的追寻1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回顾与思考1
一、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涵与意义2
二、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程及评价5
三、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及趋势24
第二节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正向变迁的思考26
一、科学发展: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指导思想26
二、多元和谐: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总体目标29
三、以生为本:多元价值体系中的主轴价值32
四、统筹兼顾: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原则35
第三节 高等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通才与专才结合39
一、“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历史回顾39
二、“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时代局限42
三、新的“通专结合”是高等教育应然的目标取向43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统一与多样并行45
一、多样性的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46
二、统一性的质量标准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49
三、两种标准和谐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52
第五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兼顾54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复杂辩证关系54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时代价值60
三、合理分流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途径63
第二章 大学发展形势的分析67
第一节 战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67
一、提升理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67
二、改革体制协调高等教育关系71
三、因情制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77
四、创新模式确保高等教育质量81
五、优化结构提升高等教育效益84
第二节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94
一、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94
二、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99
第三节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108
一、努力转变高等教育理念108
二、积极创新高等教育制度111
三、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114
四、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115
五、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17
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效益119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十大机遇121
一、政治多极化趋势为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122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背景123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创造了新的时空123
四、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营造了新的文化氛围124
五、全面启动实施两大战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目标定位125
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126
七、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确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126
八、经济持续发展与对高教投入加大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127
九、国民精神需求上升与适龄人口下降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128
十、高等教育已有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129
第五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革新131
一、背景与趋势: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理论探讨132
二、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136
三、改革与创新:回应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思考142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147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明确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意义147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清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困难151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探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154
第三章 大学治校理念的思考160
第一节 治校理念的特征与价值160
一、理念的内涵与先进治校理念的特征160
二、现代大学必须重视先进理念治校163
三、先进治校理念在大学发展中的价值169
第二节 以生为本: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173
一、以生为本的内涵173
二、以生为本的依据175
三、以生为本的实施方略177
第三节 以爱为基:大学应有的人文关怀180
一、爱的丰富内涵及教育爱的主要特征180
二、在大学倡导以爱为基的重要意义182
三、大学以爱为基的实施方略185
第四节 以学为尊:大学根本的价值取向187
一、以学为尊的丰富内涵187
二、以学为尊的内外依据190
三、以学为尊的操作策略193
第五节 以法为序:大学治理的基本方略196
一、以法治校是大学现代管理的理性追求196
二、以法治校是大学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197
三、以法治校是大学进行治理的重大举措199
第六节 以变应变:大学发展的动力泉源204
一、以变应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辩证思想204
二、以变应变是大学发展的客观要求205
三、不断创新是大学应变的永恒追求207
第七节 以和为贵:大学追求的文化品位211
一、贵“和”思想的内涵与价值211
二、大学提倡以和为贵的目标和意义213
三、大学实现以和为贵的思路与对策215
第四章 大学目标管理的考察219
第一节 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与价值220
一、高校目标管理界说220
二、高校目标管理的特征226
三、高校目标管理的价值231
第二节 高校目标管理中的过程与规律234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36
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237
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38
四、适应与超越的关系239
五、定性与定量的关系240
六、刚性与柔性的关系241
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243
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44
九、激励与约束的关系246
十、重点与一般的关系247
第三节 高校目标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48
一、目标兼顾原则248
二、行动协调原则251
三、全程监控原则252
四、适时反馈原则254
五、有效激励原则256
六、合理授权原则259
第四节 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现状与走向260
一、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成绩261
二、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研究中的问题266
三、加强高校目标管理研究的取向与策略268
第五节 高校目标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271
一、高校目标管理的现状调查271
二、高校目标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284
三、改进高校目标管理的实践策略286
第五章 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291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模式的反思与建构291
一、高等教育决策模式的内涵与意义291
二、对我国现行高教决策模式的反思293
三、建构我国高教决策模式的思考299
第二节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303
一、完善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304
二、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系统制度设计305
三、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重视组织机构优化308
四、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加强大学自身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311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317
一、全球化推动国际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318
二、全球化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困境324
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适应全球化要求的主要方略329
第四节 关于高考改革取向的思考333
一、以人为本:高考改革的目标取向333
二、公平至上: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335
三、稳中求进:高考改革的过程取向336
四、统分结合:高考模式的原则取向337
五、刚柔相济:招录制度的策略取向339
第五节 关于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之我见340
一、传统的“入学统考”制度弊端甚多但不能全盘否定341
二、试行的“申请审核”制度值得期待但不宜全面铺开344
三、博士招生制度改革与完善必须系统设计、稳步推进347
第六章 大学教师问题的思考352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352
一、大学教师的合格目标352
二、大学教师的优秀目标357
三、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364
第二节 大学教师学术交往的调查与分析366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367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368
三、促进大学教师学术交往的思考与建议378
第三节 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调查与分析380
一、研究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意义380
二、调查的目的与方法384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385
四、优化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对策思考391
第四节 大学教师队伍组织文化建设策略探析392
一、大学教师队伍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393
二、大学教师队伍的行为文化建设策略397
三、大学教师队伍的制度文化建设策略400
第五节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404
一、教师角色冲突的类型与表现404
二、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内外原因409
三、教师角色冲突的功能与调适412
第七章 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417
第一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417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417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419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420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421
一、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概念的研究势在必行421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423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解析429
第三节 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及启示433
一、国外一流大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33
二、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435
三、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444
第四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47
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447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呼唤研究型教学449
三、推进研究型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453
第五节 博士生创新能力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454
一、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455
二、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458
三、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462
第六节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十个切入点465
一、探索未知的新领域465
二、论文选题的新高度466
三、文献资料的新发现467
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468
五、概念术语的新阐释469
六、谋篇布局的新思路470
七、研究方法的新探索471
八、学科知识的新融合471
九、理论观点的新突破472
十、成果应用的新价值474
第八章 大学文化的思考475
第一节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475
一、从功能论视角认识大学文化的目标追求476
二、从冲突论视角分析大学文化的发展动力480
三、从互动论视角探寻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487
第二节 文化再生产视野中的大学文化492
一、资本积累:大学文化再生产的逻辑起点493
二、符号暴力:大学文化再生产的基本体现495
三、追求公平:大学文化再生产的终极目标499
第三节 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501
一、大学文化自身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501
二、和谐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503
三、大学文化中的不和谐现象506
四、和谐大学文化的建构方略508
第四节 论大学与传统文化513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513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523
三、大学的文化功能526
第五节 论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路径528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528
二、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536
三、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与措施539
第六节 西南联大调适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冲突的经验与启示542
一、西南联大学术文化繁荣与特征543
二、西南联大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冲突与调适547
三、西南联大两种文化调适带来的启示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