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考试通史 卷3 明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考试通史 卷3 明清
  • 杨学为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530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考试-历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考试通史 卷3 明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明代学校考试1

第一节 明代学校考试概述1

第二节 明代地方学校的考试2

一 社学书塾的建置及课试2

二 府州县学的建置6

三 童试——生员的入学考试8

四 生员的日常课业考试——月考和季考12

五 岁考和科考15

六 明代武学、卫学、宗学、阴阳学和书院的考试29

第三节 明代国学的考试32

一 国学的建置32

二 监生的入学考试33

三 分堂肄业与月试季考40

四 积分、历事与科考43

结语48

第二章 明代科举考试49

第一节 乡试49

一 乡试的内容和命题52

二 应试资格及名额分配57

三 考官的选任和职责63

第二节 会试77

一 内帘官、外帘官78

二 会试的录取86

三 会试的费用89

第三节 廷试91

一 考试官的选任和职责91

二 殿试仪式100

三 进士的待遇和前途102

第四节 庶吉士的考选105

一 庶吉士的考选106

二 庶吉士的授官及前途109

第三章 武举考试113

第一节 考试形式的演变113

第二节 考官的选任和职责117

一 武举乡试考官的选任和职责117

二 武举会试考官的选任和职责122

第三节 武举中式者的授职及前途127

第四章 八股文——标准化考试的萌芽131

第一节 八股文的兴起及其演变131

第二节 八股文文体剖析142

第五章 明代官吏的铨选与考试149

第一节 明代官吏的铨选149

一 铨选的途径149

二 铨选的方式154

三 官员的考核160

第二节 明代官吏的考试165

一 荐举的考试165

二 考满朝觐官吏的考试167

三 科道官的考试167

四 庶吉士的考试170

五 教官的考试172

六 特殊人才的考试173

七 考试选阁臣175

第六章 清代学校考试177

第一节 国学考试177

第二节 府州县学考试181

第三节 书院考试186

第四节 为宗室子弟或旗籍子弟设立的学校考试205

第七章 清代科举考试概观209

第一节 乡试211

第二节 会试218

第三节 殿试221

第八章 清代科举考试科目229

第一节 文科229

第二节 武科234

第三节 制科237

第四节 翻译科240

第九章 考试与社会243

第一节 有明一代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243

第二节 从顺治到同治年间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250

一 明清之际思想家笔下的科举250

二 八股文的进一步模式化252

三 对八股文的一片赞扬声255

四 兴与废的早期较量257

五 “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263

第三节 科举制度下的社会风气268

一 社会对科举的狂热268

二 科举路上的辛酸与屈辱271

三 读坊刻时文选本,走捷径274

四 道德教育流于形式277

第四节 科举考试与明清政治279

一 生员的特权和腐败280

二 从明末的降臣和清初的遗民看科举283

三 科举与朋党286

四 科举制度与选贤举能287

第五节 科举考试与明清学术文化290

第六节 社会对考生的期望、资助与抚恤298

第十章 舞弊手段和防止舞弊措施304

第一节 明清考场规则的发展和变化304

一 健全管理机构,严格考试程序304

二 严格锁院制度306

三 坚持考官回避制度307

四 严厉推行搜检制度307

五 严肃考场纪律309

第二节 明代科场案311

一 试题泄露案312

二 辅臣子弟中第案316

三 明末科场关节案319

第三节 清初科场案322

一 顺治朝科场案发案率之高为清代历朝之最323

二 康熙严刑峻法惩治科场舞弊334

第四节 咸丰戊午科场案341

第五节 周福清贿赂案346

第十一章 清代铨选349

第一节 朝考349

第二节 考选356

第三节 考职362

第四节 考差366

第五节 杂流的选拔与考试370

一 誊录的选拔与考试370

二 中书、学正、学录的选拔与考试372

三 官学教习的选拔与考试373

四 笔帖式的选拔与考试375

第十二章 清代其他考试376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考试376

第二节 藏传佛教高级人才的培养考试制度381

一 入寺拜师 开始学经385

二 五大经论“格西”必修387

三 格西学位 划分四等392

四 格西分级 取决考试393

五 学位崇高 深造有路398

六 终极之位 甘丹赤巴401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地区的考试402

第四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的考试418

第十三章 科举考试在海外的传播425

第一节 朝鲜、越南的科举425

一 高丽、朝鲜的科举425

二 越南的科举427

第二节 科举西传429

一 科举制在法国的影响430

二 科举制对英国的影响432

三 科举制对美国的影响434

四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436

第十四章 新制学校考试441

第一节 变通科举制度的建议与尝试441

第二节 废止科举兴办学堂450

第三节 各类各级学堂的考试456

一 京师同文馆460

二 京师大学堂468

三 高等学堂474

四 中小学堂477

五 实业学堂481

六 师范学堂485

七 武备学堂488

八 法政学堂495

第十五章 留学生考试499

第一节 出国留学生的选派与甄别500

第二节 庚款留美学生的培训和考试504

第三节 留学毕业生归国后的考试508

第四节 留学军警毕业生的考试516

后记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