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计学
  • 管于华主编(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491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统计学及其基本概念1

第一节 统计学简介2

一、统计的含义2

二、统计学的过去与现在6

三、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8

第二节 数据及其分类10

一、认识数据10

二、数据类型Ⅰ13

三、数据类型Ⅱ14

四、数据类型Ⅲ15

五、数据类型Ⅳ15

第三节 统计总体、个体与样本16

一、统计总体和个体16

二、总体的特点17

三、样本18

第四节 标志、指标与指标体系18

一、统计标志18

二、统计指标19

三、统计指标体系21

第五节 统计计算工具25

一、统计分析软件简介25

二、Excel实现数据处理的主要途径27

习题30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3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34

一、数据的来源34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35

三、统计调查方法37

四、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38

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42

一、数据的审定43

二、数据的分组43

第三节 次数分布45

一、次数分布数列及其种类45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45

习题49

第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53

第一节 统计表54

一、统计表的结构54

二、统计表的分类55

三、统计表设计规则55

第二节 用Excel做透视表56

一、什么是透视表56

二、如何做平面透视表(二维)56

三、如何做立体透视表(三维)58

第三节 用Excel汇总统计表61

一、完全相同型的合并61

二、不完全相同型的合并63

第四节 统计图64

一、统计图的结构64

二、统计图的种类65

第五节 用Excel做统计图66

一、直方图、折线图与曲线图66

二、条形图69

三、饼图71

习题72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75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76

一、数值平均数76

二、位置平均数82

三、用Excel计算反映集中趋势的描述统计量85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描述86

一、离散程度的绝对指标86

二、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89

三、数据的标准化90

四、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9

五、用Excel计算反映离中趋势的描述统计量93

第三节 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93

一、原点矩与中心矩93

二、分布的偏态94

三、分布的峰度95

四、用Excel计算反映分布趋势的描述统计量96

五、数据分析工具—描述统计97

习题98

第五章 参数估计103

第一节 统计推断的基本问题和概念105

一、简单随机抽样和抽样误差105

二、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109

三、参数估计的主要内容112

第二节 总体参数的点估计113

一、矩估计114

二、极大似然佑计115

三、点估计的评价标准116

第三节 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18

一、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和基本思想118

二、单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19

三、两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126

*四、单侧区间估计问题129

第四节 一般总体均值的大样本区间估计131

一、非正态总体均值的大样本区间估计131

二、总体成数(比例)的大样本区间估计133

*三、单侧区间估计135

*第五节 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136

一、单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136

二、两正态总体方差之比的区间估计138

第六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140

一、总体均值估计的必要样本容量140

二、总体成数估计的必要样本容量142

三、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142

习题143

第六章 假设检验149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150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150

二、假设检验的步骤151

三、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规则153

第二节 总体均值的检验154

一、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14

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157

三、两个非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158

第三节 总体成数的检验162

一、单个总体成数的检验162

二、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检验163

第四节 总体方差的检验164

一、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164

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165

习题165

第七章 方差分析171

第一节 方差分析概述172

一、方差分析中的常用术语172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173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74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174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174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175

三、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179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180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种类180

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81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85

习题190

第八章 非参数检验193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概述194

第二节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194

一、x2拟合优度检验195

二、单样本K-S检验197

三、符号检验198

四、游程检验199

第三节 列联表与x2的独立性检验201

第四节 等级相关分析203

一、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203

二、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205

习题207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21

第一节 相关分析212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及分类212

二、相关关系的识别214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21

一、一元线性回归221

二、参数β0,β1的最小二乘估计222

三、对一元回归方程的评价224

四、一元回归方程的预测区间229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31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31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33

三、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评价233

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模型236

一、直接代换法236

二、间接代换法237

习题238

第十章 多元统计分析243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244

一、基本思想244

二、数学模型245

三、模型的求解247

四、主成分的性质247

五、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47

第二节 因子分析252

一、基本思想252

二、数学模型252

三、因子载荷的统计含义253

四、因子的求解254

五、因子得分254

六、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54

第三节 聚类分析256

一、基本思想257

二、统计量257

三、分类方法(系统聚类法)258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59

第四节 判别分析263

一、基本思想263

二、基本方法263

三、判别效果的评价265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265

习题268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分析273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有关概念274

一、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274

二、时间序列的数学模型275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276

一、图形描述276

二、长期趋势分析278

三、季节变动分析281

四、循环波动分析286

第三节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287

一、平稳时间序列概述288

二、ARMA模型的识别289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296

习题298

第十二章 指数301

第一节 指数概念302

一、什么是指数?303

二、为什么要把数据转换成指数?304

第二节 指数的构造方法304

一、简单综合指数305

二、简单平均比率指数306

三、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307

四、加权平均比率指数310

五、指数公式优良性测试与指数体系311

第三节 指数的应用与调整314

一、指数的调整作用314

二、指数数列与基期更换314

三、拉氏指数与固定权数315

四、总指数与类指数316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317

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317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18

三、股票价格指数320

习题323

第十三章 统计决策329

第一节 统计决策概述330

一、决策的概念330

二、决策的步骤331

第二节 风险型决策方法332

一、损益表332

二、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32

三、以合理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34

四、以最大可能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334

五、决策树334

六、敏感性分析336

第三节 贝叶斯决策方法337

一、贝叶斯定理338

二、贝叶斯决策分析338

第四节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41

一、“好中求好”决策方法342

二、“坏中求好”决策方法343

三、α系数决策方法344

四、“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344

五、各种决策方法的比较345

习题346

第十四章 统计质量管理349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350

一、质量与质量波动原因350

二、质量管理与统计质量管理351

三、质量管理的简要历程351

第二节 质量管理中的两个常用图形352

一、帕累托图352

二、鱼刺图354

第三节 统计过程控制图355

一、计量值控制图356

二、计数值控制图359

三、控制图的观察分析361

第四节 工序能力分析364

一、工序能力指数365

二、工序能力评价367

三、控制用控制图368

习题368

附录373

附表一:随机数表374

附表二:标准正态分布表375

附表三:t分布临界值表377

附表四:x2分布临界值表379

附表五:F分布临界值表(α=0.05)382

附表六: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385

附表七:符号检验界域表386

附表八:游程检验临界值表387

附表九: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88

附表十: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89

附表十一: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390

附表十二:控制图系数表391

主要参考书目392

第二版后记393

第一版后记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