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范恩源,洪文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00297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课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1
1.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石——终身教育理念1
1.1.1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1
1.1.2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原则4
1.1.3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性5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社会目标——教师专业化6
1.2.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6
1.2.2两种教师专业化理论7
1.2.3教师专业化的核心8
1.3专业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角色定位10
1.3.1中小学教师应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1
1.3.2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11
1.3.3中小学教师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12
1.4专业化背景下教师的知识结构13
1.4.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15
1.4.2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16
1.4.3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17
1.5专业化背景下教师的能力结构19
1.5.1人际交往能力20
1.5.2教学能力20
1.5.3教育能力21
1.5.4管理能力21
1.5.5教育研究能力21
1.5.6信息素养21
1.5.7终生学习的能力22
第2章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23
2.1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23
2.1.1课程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23
2.1.2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24
2.1.3课程设置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6
2.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26
2.2.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26
2.2.2强调基础性与反映时代先进性相结合26
2.2.3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27
2.2.4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协调27
2.2.5坚持整体性,兼顾个体性27
2.2.6坚持专题化与综合化相结合27
2.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思想28
2.3.1课程设计的内容框架28
2.3.2课程设计的多元化课程观28
2.3.3课程设计的可操作性29
2.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层次的划分30
2.4.1准备期31
2.4.2适应期31
2.4.3发展期32
2.4.4创造期32
2.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总体构想33
2.5.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33
2.5.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成34
2.5.3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37
2.5.4课程内容的综合化39
2.5.5教育科学类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39
第3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40
3.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阶段40
3.1.1教育观念40
3.1.2教育思维方式41
3.1.3教育行为的艺术和技术41
3.1.4教师的教育风格类型42
3.2新课程赋予教师专业发展以新的内容43
3.2.1新课程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43
3.2.2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44
3.2.3新课程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教师文化44
3.3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支撑45
3.3.1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45
3.3.2教师知识的发展有利于课程意义的生成45
3.3.3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课程理想的实现46
3.3.4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46
3.3.5新课程培训的内容构成47
3.4新课程培训的内容组合48
3.4.1新课程培训的内容重点48
3.4.2新课程培训的内容组合结构49
3.4.3新课程培训的内容递进50
第4章 网络教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的教学模式51
4.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教学模式51
4.1.1网络教学的界定51
4.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51
4.1.3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的意义53
4.1.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的实施模式54
4.1.5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双主”理论56
4.1.6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特征57
4.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58
4.2.1网络课程的界定58
4.2.2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体系的目标58
4.2.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类型59
4.2.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体系的组织原则60
4.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61
4.3.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依据61
4.3.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62
4.3.3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教学策略的设计63
4.3.4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64
4.3.5网络课程开发的工作流程65
4.3.6网络教学环境设计69
4.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评价71
4.4.1课程的质量观71
4.4.2课程评价的概念73
4.4.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73
4.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评价74
4.5.1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74
4.5.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75
第5章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81
5.1指导思想81
5.2培训层次划分82
5.3培训目标体系82
5.3.1总体培训目标82
5.3.2分层培训目标82
5.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与主要内容:83
5.4.1课程类别83
5.4.2课程的组合与应用84
5.4.3课程管理84
5.4.4课程实施84
5.4.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84
5.5天津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程培训方案85
5.5.1课程设置85
5.5.2主要课程说明87
5.6天津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课程培训方案93
5.6.1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方案93
5.6.2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方案99
5.6.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方案105
5.6.4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方案113
5.6.5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物理学科课程方案119
5.6.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化学学科课程方案126
5.6.7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生物学科课程方案132
5.6.8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方案138
5.6.9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方案145
5.6.10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美术学科课程方案150
5.6.11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音乐学科课程方案157
5.6.12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体育学科课程方案162
5.6.1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方案166
5.7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程培训方案171
5.7.1课程设置171
5.7.2主要课程说明172
5.8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科课程培训方案175
5.8.1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课程培训方案175
5.8.2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数学学科课程培训方案185
5.8.3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英语学科课程培训方案194
5.8.4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科学学科课程培训方案204
5.8.5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课程培训方案212
5.8.6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音乐学科课程培训方案218
5.8.7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美术学科课程培训方案226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