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糖尿病321个警示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糖尿病321个警示点](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275082.jpg)
- 陈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5730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糖尿病-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糖尿病321个警示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基础知识警示点1
1.糖尿病根治困难1
2.消瘦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1
3.肥胖与糖尿病多相伴而行2
4.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也可能已患上糖尿病3
5.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应检查血糖4
6.瘦人照样得糖尿病5
7.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是腹内脂肪6
8.糖尿病患者不可因为多尿而不喝水7
9.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降血糖的激素8
10.爱吃糖不一定就易患糖尿病9
11.糖尿病不是传染性疾病9
12.糖尿病患者依然能够长寿10
13.糖尿病与遗传关系密切11
14.1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关系12
15.糖尿病病情冬季容易加重13
16.蛋白质、脂肪在体内可转化为血糖13
17.胰岛素缺乏是导致糖尿病的最根本原因14
18.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15
19.女性外阴经常瘙痒应检查血糖16
20.四肢疼痛及麻木是糖尿病的信号17
21.经常头晕有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18
22.夏季是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时间19
23.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20
24.过度降血糖反而会导致血糖反弹升高21
25.黎明时出现高血糖大多为体内基础胰岛素不足所致21
26.糖耐量随着年龄增大而日趋减低22
27.糖耐量异常者易患心血管疾病23
28.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24
29.控制好进餐后的血糖意义重大24
30.情绪紧张可导致血糖升高25
31.尿中出现酮体警惕糖尿病酮症26
32.注意诱发血糖升高的因素26
33.不要忽视肝脏的血糖调节作用27
34.青春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难以控制28
35.别把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误认为病情已康复28
36.糖尿病患者经常饥饿是血糖控制不好29
37.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30
38.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很重要31
39.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糖尿病31
40.视物模糊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信号32
41.爱出汗的人最好查血糖32
42.经常腹泻的人可能患有糖尿病33
43.老年性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34
二、检查诊断警示点35
44.警惕双重糖尿病35
45.早期诊断糖尿病的十大信号36
46.测空腹血糖早晨6:00~8:00最准确37
47.空腹血糖检测诊断糖尿病较为准确37
48.世界卫生组织新版糖尿病诊断标准更严格38
49.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血糖监测的金标准39
50.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能替代日常的血糖监测41
51.并非每个血糖异常的患者都有尿糖42
52.24小时尿糖定量检测标本要及时送检42
53.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判断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43
54.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通过C肽测定判断病情44
55.胃肠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6
56.不可通过尿糖检测来确诊糖尿病46
57.下午检测血糖结果会偏低48
58.发生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检测酮体48
59.血酮阳性而尿酮阴性预示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49
60.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禁止饮用咖啡和茶50
61.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51
62.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51
63.长期低血糖需做脑垂体检查52
64.血糖检测频率应科学合理53
65.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54
66.维生素C影响血糖检测结果55
67.胰岛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糖尿病类型判断56
68.果糖胺检测可知道短期内血糖控制情况57
69.怀孕时血糖异常者日后很可能患糖尿病58
70.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高血糖59
71.诊断糖尿病必须到医院检查静脉血糖60
72.不能凭年龄大小来判断糖尿病类型61
73.糖尿病可引起眼睑下垂62
三、饮食治疗警示点63
74.血糖生成指数是饮食治疗的重要指标63
75.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64
76.糖尿病患者无糖食品也要悠着吃64
77.糖尿病患者不提倡专吃高营养食品65
78.糖尿病患者应少吃腌制食品66
79.过多食用瘦肉易患糖尿病66
80.糖尿病患者易缺失维生素67
81.微量元素铬有助于纠正糖类及脂肪代谢紊乱68
82.人体缺镁不利于糖尿病防治68
83.补锌有利于糖尿病病情改善69
84.糖尿病患者不可随意更改三餐分配量70
85.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易发生酮症酸中毒70
86.食谱品种多样化有利于糖尿病控制71
87.血糖控制不佳请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72
88.长期酗酒可致血糖失控73
89.喝粥等于喝糖水73
90.吃水果的同时须减少相应主食摄入量74
91.睡前加餐可避免晨间高血糖75
92.非营养性甜味剂大都低热能或无热能75
93.阴虚燥热型糖尿病患者应多选用寒凉滋润之品76
94.糖尿病患者减肥要注意营养均衡77
95.糖尿病患者妊娠早期应坚持糖尿病饮食原则78
96.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要防止营养不良79
97.荞麦可防治糖尿病性高血压79
98.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吃红薯80
99.吃南瓜降血糖并不科学81
100.糖尿病患者以坚果饱腹可能加重病情81
101.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蔬菜82
102.糖尿病患者自驾车应带上零食82
103.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大枣83
104.杂粮虽好但不宜多吃83
105.限糖不是“见糖色变”84
106.糖尿病患者餐后即吃水果不利于血糖控制85
107.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吃点大豆86
108.节假日糖尿病患者难挡美食诱惑多半加重病情86
109.糖尿病患者少食高糖水果88
110.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职业等计算每天所需食物总热能88
111.贪吃汤圆可迅速升高血糖89
112.多吃荔枝小心低血糖89
113.早餐吃不好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89
114.优质早餐的基础是营养均衡91
115.两餐之间加点零食血糖控制更平稳92
116.糖尿病患者秋季饮食要点93
117.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94
118.糖尿病患者要补充鱼和蛋类94
119.糖尿病患者吃饭时细嚼慢咽好处多94
120.糖尿病患者饮茶的注意事项96
121.女性糖尿病患者多吃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96
122.糖尿病合并胃轻瘫少食醋97
四、运动治疗警示点98
123.坚持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98
124.糖尿病患者不适宜晨练98
125.适宜糖尿病患者的体育锻炼项目99
126.心率计算判断运动量比较科学100
127.家务劳动替代运动锻炼不可取101
128.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时应防止低血糖102
129.糖尿病患者餐后散步可有效降低血糖103
130.糖尿病患者寒冬锻炼要注意保暖104
131.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宜体育锻炼104
132.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105
133.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掌握好时间106
134.糖尿病患者最忌讳“突击”锻炼107
135.运动要避开降糖药的高峰时间107
136.血压未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参加运动锻炼108
137.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要控制运动强度109
138.常练太极拳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110
139.糖尿病患者刚开始运动要循序渐进111
140.可以降低血糖的拍手操112
141.踢毽子降血糖113
142.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病运动时要谨慎114
143.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运动不可过累114
144.糖尿病患儿运动谨防低血糖115
五、西药治疗警示点116
145.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感染患者禁用二甲双胍116
146.酒后一小时再服降糖药116
147.嚼第一口饭时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降糖效果好117
148.口服避孕药可能使血糖升高118
149.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类型119
150.磺脲类降糖药导致的低血糖容易被人忽视120
151.格列吡嗪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用效果最佳120
152.格列吡嗪控释片推荐早餐前20分钟服用121
153.格列齐特每日服药两次即可获得最佳疗效121
154.格列美脲在降低血糖同时还能调脂减肥122
155.1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123
156.二甲双胍不是减肥药124
157.联合用药越早越好124
158.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实际病情来确定125
159.随意加大降糖药物剂量很危险126
160.血糖正常切忌擅自停药126
161.天热血糖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126
162.不要过于害怕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127
163.口服降糖药并非价格越高效果越好127
164.频繁换用口服降糖药反而影响治疗效果128
165.同类降血糖药联用不科学128
166.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适宜应用瑞格列奈129
167.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130
168.漏服降糖药不可于下次服药时加大剂量来纠正130
169.严禁消渴丸和格列本脲同服131
170.双胍类降糖药服药禁忌132
171.二甲双胍肠溶片降糖作用强于普通片剂132
172.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的降糖机制是延缓餐后高血糖133
173.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133
174.用造影剂时暂停服用二甲双胍134
175.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须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纠正134
176.初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反应135
177.格列酮类药物不适合心功能不全患者135
178.肝病患者禁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136
179.儿童降糖只能用三种药136
180.注意降糖药物过敏137
181.糖尿病患者慎用加替沙星137
182.肝源性糖尿病慎用口服降糖药138
183.胰岛素皮下注射后作用时间各不相同139
184.超短效胰岛素使用更灵活139
185.长期注射胰岛素不会上瘾140
186.预混型胰岛素摇匀了再用141
187.无论何种类型糖尿病初用胰岛素均选用短效剂型141
188.初用胰岛素患者须从小剂量开始142
189.严重应激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应选用短效胰岛素142
190.自行停用胰岛素治疗危害大142
191.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胎儿发育143
192.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应采用胰岛素治疗144
193.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适宜胰岛素治疗144
194.自我调整胰岛素剂量很危险145
195.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长时间运动后可能发生低血糖146
196.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147
197.胰岛素性水肿可自行消失148
198.初用胰岛素眼睛视物模糊别紧张148
199.黎明高血糖现象大都因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148
200.注射胰岛素操作要正确149
201.注射胰岛素时发现气泡应排除149
202.多吃水果增加胰岛素剂量血糖不易控制150
203.采用胰岛素治疗不控制饮食容易发胖151
204.餐前忘记注射胰岛素餐后补有讲究151
205.胰岛素须避光冷藏152
206.腹部是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152
207.胰岛素注射针头不可反复使用153
208.勤换胰岛素注射部位防止脂肪萎缩153
209.胰岛素注射笔可使剂量精确到1单位154
210.乘飞机时不要把胰岛素放入行李舱154
211.减轻注射胰岛素疼痛有办法154
212.停用胰岛素前须做C肽水平检测155
213.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慎用胰岛素155
六、中药调理警示点157
214.中医治疗糖尿病要辨证分型157
215.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要辨证论治157
216.针灸治疗糖尿病要辨证选穴158
217.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选择针灸治疗158
218.糖尿病患者服中药时的禁忌159
219.糖尿病患者妊娠禁用的中药159
220.糖尿病患者需预防感冒159
221.糖尿病患者便秘可中药治疗160
222.中医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腹泻分四型161
223.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疖肿效果显著161
224.预防糖尿病口腔并发症可用中药汤剂162
225.糖尿病颜面潮红可用中药治疗162
226.糖尿病患者皮肤真菌感染可中药外洗162
227.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用六味地黄丸163
228.胃寒脾弱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西洋参163
229.热证、实证糖尿病患者忌服人参164
230.单靠中医中药治疗1型糖尿病不科学164
七、并发症控制警示点165
231.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各种并发症165
232.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165
233.糖尿病患者应警惕低血糖反应166
234.低血糖反应越频发症状越不典型167
235.别让低血糖掩盖了糖尿病病情167
236.警惕夜间不自觉性低血糖168
237.低血糖危害远大于高血糖168
238.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可出现心律失常169
239.低血糖患者必须立即进行治疗169
240.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有利于预防低血糖发生170
241.“低血糖朦胧”警惕是肝癌170
242.应对低血糖,饼干比巧克力强171
243.要警惕磺脲类降糖药与其他药物同用时发生的低血糖171
244.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将造成人体广泛性危害172
245.要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174
246.高血糖、高血脂常相辅相成174
247.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信号174
248.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缺钙175
249.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175
250.无明显水肿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不需限制饮水量176
251.糖尿病患者要谨防酮症酸中毒177
252.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导致酮症酸中毒的诱因177
253.儿童糖尿病患者腹痛须警惕酮症酸中毒178
254.小剂量持续注射胰岛素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关键179
255.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警惕严重脱水179
256.糖尿病患者嗜睡要警惕乳酸性酸中毒180
257.消除病因是预防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关键181
258.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182
259.糖尿病患者应拍胸片以排除肺结核182
260.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应同时进行183
261.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应立即采用足量的胰岛素治疗184
26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184
263.非药物疗法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作用大185
264.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187
265.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血栓188
266.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冠心病188
267.糖尿病患者谨防无痛性心肌梗死189
268.治疗糖尿病性心肌梗死要严防低血糖189
269.心率增快提示糖尿病性心脏神经功能紊乱190
270.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多有预兆191
271.诊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须排除低血糖反应等疾病192
272.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小中风就要进行系统的脑血管病治疗193
273.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导致糖尿病性脑病194
274.气候突变易诱发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94
275.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后血糖不容易控制194
276.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必须坚持用脑锻炼195
277.糖尿病性肾病经常在“不知不觉”中降临196
278.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需谨慎197
279.糖尿病患者应将尿白蛋白排泄率作为常规检查197
280.不要忽视隐匿性糖尿病性肾病198
281.尿糖减少不是糖尿病性肾病痊愈的标志198
282.防治糖尿病性肾病须采取综合措施199
283.糖尿病性肾病早期可以逆转治愈200
284.间歇性跛行预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200
285.糖尿病患者不可用贴鸡眼膏方法治疗胼胝201
286.糖尿病足擦伤后易导致溃疡201
287.糖尿病患者冬天频繁足浴可能导致溃疡202
288.糖尿病足穿鞋并非越宽松越好202
289.糖尿病患者的洗脚水温度应严格控制203
290.糖尿病患者慎用按摩洗脚盆203
291.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糖尿病足感染不可取204
292.足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204
293.下肢缺血的糖尿病足也可能不发生夜间痛204
294.夏柯足并非感染导致205
295.糖尿病足患者趾甲过长或修剪过短均可能导致溃疡205
296.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经常换新鞋206
297.糖尿病患者冬天忌用热水袋206
298.老年糖尿病患者光脚走卵石路容易造成膝踝关节损伤206
299.适量运动有利于糖尿病足康复207
300.禁止用碘酊消毒糖尿病足创面207
301.糖尿病患者慎穿拖鞋208
30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心失明208
303.糖尿病血糖控制好也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209
304.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可以手术治疗210
305.糖尿病患者不宜戴隐形眼镜211
306.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之初就要进行眼底检查211
307.糖尿病患者尿失禁警惕神经病变211
308.经常腹胀、呕吐警惕糖尿病性胃轻瘫213
309.顽固性腹泻可能是糖尿病性肠病所致213
310.糖尿病患者并发大疱病可威胁生命214
311.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215
八、其他相关警示点216
312.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血糖控制最佳时受孕216
313.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要注意生活调养216
314.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217
315.糖尿病健康教育对象应包括患者家属217
316.低血糖患者驾车要注意低血糖反应218
317.糖尿病性阳痿不应轻易放弃治疗219
318.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无糖尿病史的配偶220
319.糖尿病患者禁忌吸烟220
320.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220
321.糖尿病患者被蚊子叮咬别搔抓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