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导论
  • 刘伯鸿,李国宁,张友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10311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信号-自动控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轨道交通运输设备3

第一章 绪论3

1.1 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和特点3

1.1.1 轨道交通的演变3

1.1.2 轨道交通的组成和特点4

1.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7

1.2.1 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8

1.2.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组成8

1.2.3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0

1.3 轨道交通运输服务10

1.3.1 高速铁路10

1.3.2 快捷、重载运输11

1.3.3 运营管理信息化11

1.3.4 铁路信息技术12

1.3.5 城市交通运输13

1.4 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14

1.4.1 过程控制自动化14

1.4.2 运营管理自动化16

1.4.3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17

1.5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基础18

1.6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发展前沿和需求前沿18

1.6.1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技术发展前沿18

1.6.2 轨道交通运输自动控制技术需求前沿18

第二章 路基与轨道结构19

2.1 路基结构19

2.1.1 路基工程的组成19

2.2 轨道结构19

2.3 道岔20

2.3.1 道岔的功用及类型20

2.3.2 单开道岔的构造20

2.3.3 高速道岔21

第三章 铁路线路及车站22

3.1 铁路线路22

3.1.1 站坪平面及纵断面22

3.2 铁路车站23

3.2.1 车站的分类23

3.2.2 车站线路的种类23

3.2.3 股道与道岔的编号23

3.2.4 股道有效长24

3.2.5 分界点、区间和区段25

3.2.6 站界25

3.2.7 中间站25

3.2.8 区段站26

3.2.9 编组站26

3.3 铁路枢纽28

第四章 铁路网规划29

4.1 路网规划29

4.2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9

4.2.1 铁路运输大通道29

4.2.2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30

4.3 铁路选线设计30

4.3.1 铁路选线设计的步骤30

4.3.2 线路走向的选择31

第五章 铁路机车33

5.1 牵引动力概述33

5.1.1 铁路牵引动力的类型33

5.1.2 牵引动力的现状与发展33

5.2 内燃机车34

5.2.1 内燃机车分类34

5.2.2 电力传动内燃机车35

5.2.3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35

5.2.4 机车牵引特性的基本概念36

5.3 电力机车36

5.3.1 电力机车的基本构造36

5.3.2 电力机车电路组成和电气设备37

5.3.3 控制电路38

5.3.4 电力机车制动38

5.3.5 电力机车运行方向控制38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39

6.1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9

6.1.1 轨道交通路网结构分析39

6.1.2 路网形态结构基本类型40

6.2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41

6.2.1 线网设计的影响因素41

6.2.2 轨道交通线网设计方法41

6.2.3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42

6.3 轨道交通车站43

6.3.1 车站分类43

6.3.2 中间站设计44

6.3.3 换乘站44

6.3.4 车辆段与停车场44

6.4 轨道交通系统运营45

6.5 轨道交通控制和管理45

6.5.1 轨道交通控制和管理45

6.5.2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47

6.5.3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50

6.6 车站信号机的布置与进路51

6.7 联锁与进路控制53

6.7.1 联锁的基本内容53

6.7.2 信号机开放的技术条件57

6.7.3 进路的种类及划分原则58

6.7.4 进路的控制59

第七章 轨道交通电器与信号设备60

7.1 轨道交通电器60

7.1.1 继电器60

7.1.2 变压器63

7.1.3 电动机65

7.1.4 信号机66

7.1.5 转辙机75

7.1.6 信号设备防雷器件79

7.2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80

7.2.1 6502电气集中80

7.2.2 信号电源屏86

7.2.3 64D型半自动闭塞88

7.2.4 自动闭塞90

7.2.5 移频闭塞93

7.3 轨道交通电力牵引系统96

7.3.1 概述96

7.3.2 电气化铁道的电力牵引97

7.3.3 城轨交通的电力牵引100

7.3.4 微机监控105

第二篇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技术及系统第八章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技术113

8.1 信息控制技术113

8.1.1 信息技术113

8.1.2 信息控制方法示意图113

8.1.3 信息控制技术113

8.2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技术113

8.2.1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技术113

8.2.2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114

第九章 轨道交通的通信技术及系统116

9.1 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识116

9.1.1 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116

9.1.2 现代通信的技术基础117

9.2 基于轨道电路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120

9.2.1 轨道电路定义120

9.2.2 轨道电路的信息传输作用121

9.2.3 轨道电路的分类121

9.2.4 轨道电路的组成121

9.2.5 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122

9.2.6 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123

9.2.7 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的组成123

9.2.8 移频轨道电路124

9.3 基于光纤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125

9.3.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25

9.3.2 光纤通信的特点126

9.3.3 光纤的基本结构与传光原理126

9.3.4 光缆126

9.3.5 光发射机127

9.3.6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127

9.3.7 光中继器127

9.3.8 光纤通信传输网络形式128

9.4 基于GSM—R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129

9.4.1 GSM—R的组成129

9.4.2 GSM—R的组网方式131

9.4.3 GSM—R调度通信用网络内的通信过程132

9.5 GSM—R通信系统在青藏铁路的应用135

9.5.1 青藏铁路GSM—R网络135

9.5.2 青藏铁路基于GSM—R网络接近连续式无线机车信号135

9.5.3 青藏铁路ITCS信号控制系统136

第十章 计算机联锁系统138

10.1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138

10.1.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一般层次结构138

10.1.2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特点138

10.2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139

10.2.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一般结构139

10.2.2 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的一般构成140

10.2.3 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构成140

10.3 典型计算机联锁系统142

10.3.1 国内计算机联锁系统142

10.3.2 国外计算机联锁系统143

10.4 微机监测144

10.4.1 微机监测发展的必要性144

10.4.2 微机监测系统简介144

10.4.3 TJWX—2000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145

第十一章 列车控制系统146

11.1 列控系统的构成146

11.2 列控系统的应用等级146

11.2.1 ETCS应用等级146

11.2.2 CTCS应用等级149

11.2.3 CTCS应用等级划分的特点151

11.3 典型的列控系统152

11.3.1 法国U/T系统152

11.3.2 日本ATC系统153

11.3.3 德国LZB系统153

11.3.4 欧洲ETCS系统153

11.3.5 信息传输媒介154

11.3.6 中国铁路CTCS列控技术系统154

第十二章 城轨交通的列控系统156

12.1 城轨交通的列控系统概述156

12.2 城轨交通的ATC系统分类156

12.2.1 固定闭塞方式157

12.2.2 准移动闭塞方式157

12.2.3 移动闭塞方式158

12.3 移动闭塞159

12.3.1 移动闭塞的概念159

12.3.2 移动闭塞系统的特点160

12.3.3 移动闭塞ATC系统的构成161

12.3.4 移动闭塞的车地信息传输方式161

12.3.5 移动闭塞的列车定位技术163

12.4 国内第一个开通的移动闭塞系统164

12.4.1 系统原理及组成164

12.4.2 子系统的组成165

第十三章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及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168

13.1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TDCS)168

13.1.1 TDCS结构168

13.1.2 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TDCS构成170

13.1.3 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TDCS构成173

13.1.4 TDCS基层网系统构成173

13.1.5 铁路局间分界口TDCS构成175

13.1.6 TDCS网络构成176

13.1.7 TDCS技术特点178

13.2 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178

13.2.1 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系统简介178

13.2.2 主要功能179

13.2.3 基本特点179

13.2.4 运输组织模式180

13.2.5 控制模式180

13.2.6 智能化功能181

13.2.7 通信方式181

13.3 国内第一个开通的新一代CTC系统181

13.3.1 硬件结构182

13.3.2 软件组成185

13.4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186

13.4.1 TMIS概述186

13.4.2 TMIS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89

13.4.3 TMIS主要应用子系统190

第十四章 编组站自动化196

14.1 驼峰自动化的简介196

14.1.1 驼峰调车的基本概念196

14.1.2 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196

14.1.3 驼峰自动化分类197

14.2 驼峰自动化系统197

14.2.1 推峰机车速度控制197

14.2.2 货车溜放速度控制198

14.3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99

14.3.1 概述199

14.3.2 货车控制系统200

14.3.3 进路自动控制系统200

14.3.4 货车信息处理系统201

14.3.5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构成201

14.4 典型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02

14.4.1 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构成方式202

14.4.2 TBZKII型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02

14.4.3 TW—2型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03

14.4.4 其他类型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03

参考文献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