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系统集成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系统集成方法
  • 陈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371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设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系统集成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网络工程技术丛书编委会1

丛书前言1

前言(第2版)1

第1章 网络工程设计概述1

1.1 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1

1.2 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2

1.2.1 网络系统集成的优势和特点2

1.2.2 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3

1.3 网络工程系统集成步骤4

1.3.1 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应商5

1.3.2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5

1.3.3 逻辑网络设计6

1.3.4 物理网络设计6

1.3.5 网络安全设计7

1.3.6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与测试验收7

1.3.7 网络系统验收8

1.3.8 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8

1.4 网络系统的四层模型9

1.5 网络系统集成的文档管理10

1.5.1 文档的作用和分类10

1.5.2 文档的质量要求13

1.5.3 文档管理和维护14

1.6 网络工程招投标15

1.7 网络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6

1.8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17

1.8.1 用Project管理网络工程项目17

1.8.2 Project简介23

1.8.3 制定项目的基本步骤24

第2章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26

2.1 网络的组成26

2.1.1 术语26

2.1.2 节点和链路27

2.2 因特网网络结构29

2.2.1 因特网的层次结构29

2.2.2 接入网技术30

2.3 二层交换机35

2.3.1 二层交换机之前的网络设备35

2.3.2 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35

2.3.3 交换机的广播域和碰撞域37

2.3.4 链路聚合技术和弹性链路38

2.3.5 交换机的类型及使用的技术39

2.3.6 VLAN39

2.4 路由器43

2.4.1 路由器的结构43

2.4.2 功能与分类46

2.5 高层交换机46

2.5.1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46

2.5.2 四层交换设备47

2.6 访问服务器48

2.7 联网物理介质49

2.7.1 双绞线50

2.7.2 光纤电缆51

2.7.3 联网介质的选择52

2.8 以太网技术53

2.8.1 以太网原理54

2.8.2 半双工以太网和全双工以太网54

2.8.3 快速以太网55

2.8.4 千兆以太网55

2.8.5 10千兆以太网56

2.8.6 城域以太网57

2.9 服务器58

2.9.1 服务器采用的技术58

2.9.2 服务器的分类60

2.9.3 服务器性能指标61

2.10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62

2.10.1 制作RJ-45双绞线62

2.10.2 小型LAN的设计与实现63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66

3.1 熟悉并初步配置交换机66

3.1.1 认识交换机的外观66

3.1.2 配置交换机67

3.1.3 交换机命令行接口69

3.2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70

3.2.1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70

3.2.2 用Telnet远程配置交换机72

3.3 配置二层交换机VLAN功能73

3.3.1 基于端口划分VLAN73

3.3.2 配置连接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LAN干道76

3.4 配置交换机的生成树功能77

3.5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聚合功能80

3.6 配置三层交换机82

3.7 交换机间的连接84

3.7.1 交换机级联84

3.7.2 交换机堆叠85

3.8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88

3.8.1 跨交换机划分VLAN88

3.8.2 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区域网络联通90

第4章 网络需求分析97

4.1 分析网络应用目标97

4.1.1 确定网络工程需求的步骤97

4.1.2 明确网络设计目标98

4.1.3 明确网络设计项目的范围98

4.1.4 明确用户的网络应用98

4.2 分析网络设计约束99

4.2.1 政策约束100

4.2.2 预算约束100

4.2.3 时间约束100

4.2.4 应用目标检查表100

4.3 网络分析的技术指标101

4.3.1 时延101

4.3.2 吞吐量103

4.3.3 丢包率104

4.3.4 时延抖动105

4.3.5 路由106

4.3.6 带宽106

4.3.7 响应时间107

4.3.8 利用率108

4.3.9 效率109

4.3.10 可用性109

4.3.11 可扩展性111

4.3.12 安全性112

4.3.13 可管理性112

4.3.14 适应性113

4.3.15 可购买性113

4.3.16 技术目标检查表114

4.4 因特网流量的特点115

4.5 分析网络流量117

4.5.1 确定流量边界117

4.5.2 分析网络通信流量特征119

4.6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123

4.6.1 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的设计124

4.6.2 办公环境局域网的设计125

4.6.3 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127

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和机房设计132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132

5.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特点.132

5.1.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133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134

5.2.1 工作区(终端)子系统134

5.2.2 水平布线子系统135

5.2.3 垂直干线子系统135

5.2.4 管理子系统135

5.2.5 设备间子系统136

5.2.6 建筑群子系统136

5.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137

5.4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137

5.4.1 工程设计的内容137

5.4.2 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138

5.4.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140

5.5 网络机房设计141

5.5.1 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总体设计141

5.5.2 机房的环境设计143

5.5.3 机房空调容量的设计144

5.6 网络机房的电源设计144

5.6.1 配电系统设计145

5.6.2 机房供电设计148

5.6.3 电源系统接地设计148

5.7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150

5.7.1 教学楼结构化布线系统150

5.7.2 机房电源容量估算152

第6章 配置路由器154

6.1 熟悉并初步配置路由器154

6.1.1 认识路由器设备154

6.1.2 配置路由器155

6.1.3 路由器的常用命令156

6.2 配置路由器的选路功能158

6.2.1 配置端口地址158

6.2.2 配置RIP协议159

6.2.3 配置OSPF协议163

6.2.4 配置静态路由165

6.3 配置广域网接口168

6.3.1 配置HDLC协议168

6.3.2 配置PPP协议169

6.4 配置软路由器的方法170

6.5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172

第7章 企业网设计184

7.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184

7.1.1 平面拓扑结构184

7.1.2 按三层模型设计网络结构186

7.1.3 网络结构的冗余设计189

7.1.4 企业网拓扑结构设计191

7.1.5 企业网的WAN拓扑设计192

7.2 IP地址规划194

7.2.1 网络寻址的基本概念194

7.2.2 网络层地址分配原则.202

7.2.3 设计名字空间203

7.3 选择选路协议206

7.3.1 路由器的选路功能206

7.3.2 选路协议的分类207

7.3.3 因特网中的选路协议.208

7.3.4 选择一个选路协议210

7.4 选择网络管理协议和系统211

7.4.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12

7.4.2 选择一种SNMP网络管理平台214

7.5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214

7.5.1 规划一个校园网的IP地址214

7.5.2 设计一个大型校园网216

第8章 网络安全设计221

8.1 网络安全设计过程221

8.1.1 信息安全性的三个方面222

8.1.2 网络风险分析和管理223

8.1.3 分析安全方案的代价224

8.1.4 开发安全方案225

8.1.5 开发安全策略225

8.1.6 开发安全过程226

8.2 选择网络安全机制226

8.2.1 机密性与密码学226

8.2.2 鉴别228

8.2.3 报文完整性229

8.2.4 密钥分发中心和证书认证机构229

8.2.5 访问控制230

8.2.6 审计230

8.2.7 恶意软件防护231

8.2.8 防火墙232

8.2.9 入侵检测系统234

8.2.10 虚拟专用网235

8.2.11 物理安全性236

8.3 选择数据备份和容错技术236

8.3.1 数据备份236

8.3.2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技术237

8.3.3 存储区域网络238

8.3.4 因特网数据中心238

8.3.5 服务器容错239

8.3.6 异地容灾和异地远程恢复239

8.3.7 容错电源241

8.4 设计网络安全方案242

8.4.1 因特网连接安全性242

8.4.2 拨号安全性245

8.4.3 网络服务安全性246

8.4.4 网络端系统的安全性.246

8.4.5 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247

8.5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247

8.5.1 设计一个高可靠性的网络247

8.5.2 配置防火墙248

第9章 测试验收与维护管理255

9.1 网络工程的测试255

9.1.1 测试网络系统255

9.1.2 建立和测试原型网络系统256

9.1.3 网络测试工具257

9.2 网络工程的验收258

9.2.1 网络工程验收过程258

9.2.2 验收文档261

9.3 网络维护和管理261

9.3.1 网络的维护262

9.3.2 网络管理262

9.4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267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