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榜一号 理科基础 学生用书 广东专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查军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珠海:珠海出版社
- ISBN:97878068992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榜一号 理科基础 学生用书 广东专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物理部分1
专题一 直线运动1
第一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物理量1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3
第三讲 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4
第四讲 自由落体运动及其规律7
专题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10
第一讲 力的概念 常见的三种力10
第二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13
第三讲 物体的平衡 受力分析15
第四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17
第五讲 牛顿第二定律19
第六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单位制21
专题三 曲线运动24
第一讲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4
第二讲 抛体运动26
第三讲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中的离心现象28
第四讲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的运动30
专题四 功和能33
第一讲 功和功率33
第二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35
第三讲 重力的功与物体的重力势能37
第四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38
第五讲 能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的开发40
专题五 电场43
第一讲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43
第二讲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电势差 电势 电势能45
第三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47
专题六 电路51
第一讲 电流、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51
第二讲 电路 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53
第三讲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55
专题七 磁场58
第一讲 磁场 磁感线 磁感应强度58
第二讲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60
第三讲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62
专题八 实验65
第一讲 物理学史 基本仪器65
第二讲69
综合测试(一)72
综合测试(二)73
综合测试(三)74
综合测试(四)75
化学部分76
单元知识过关76
(第一轮复习)76
必修1+(部分)选修176
专题一 从实验到化学76
第一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76
第二讲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78
专题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81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81
第二讲 离子反应82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84
专题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87
第一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87
第二讲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89
第三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91
专题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94
第一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94
第二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96
第三讲 硫和氮的氧化物98
第四讲 硫酸、硝酸和氨100
必修2+(部分)选修1103
专题五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03
第一讲 元素周期表103
第二讲 元素周期律105
第三讲 化学键107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109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109
第二讲 化学能与电能111
第三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13
专题七 有机化合物115
第一讲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15
第二讲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17
第三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18
第四讲 生命的基本营养物质120
专题八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22
第一讲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22
第二讲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24
综合知识提升127
(第二轮复习)127
专题九 基本概念127
第一讲 物质组成、分类和性质127
第二讲 化学用语129
第三讲 常用化学计量131
第四讲 溶液与胶体133
专题十 基本理论135
第一讲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5
第二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137
第三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39
第四讲 电解质溶液141
专题十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143
第一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43
第二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45
专题十二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146
第一讲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46
第二讲 有机反应类型和官能团的性质148
第三讲 人类基本营养物质150
第四讲 化石燃料与合成材料153
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155
第一讲 基本操作155
第二讲 常见气体的制取158
第三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160
生物部分164
必修一164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164
第一讲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64
第二讲 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166
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170
第一讲 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多种多样的细胞170
第二讲 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172
专题三 细胞的代谢175
第一讲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75
第二讲 酶和ATP178
第三讲 光合作用180
第四讲 细胞呼吸184
专题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187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187
第二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89
必修二193
专题五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93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196
第一讲 主要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复制196
第二讲 基因的本质及其表达198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第一讲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201
第二讲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203
第三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205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208
第一讲 生物的变异和人类的遗传病208
第二讲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210
专题九 生物的进化214
必修三217
专题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217
专题十一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20
第一讲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220
第二讲 免疫调节223
专题十二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26
专题十三 种群和群落228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228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30
专题十四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233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233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235
第三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238
政治部分241
经济生活241
专题一 生活和消费241
第一讲 神奇的货币241
第二讲 多变的价格242
第三讲 多彩的消费243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245
第四讲 生产与经济制度245
第五讲 企业和劳动者246
第六讲 投资的选择248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250
第七讲 个人收入分配250
第八讲 国家收入的分配251
第九讲 征税和纳税252
专题四 面对市场经济254
第十讲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54
第十一讲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55
第十二讲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256
政治生活259
专题一 公民的政治生活259
第一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259
第二讲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260
专题二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62
第三讲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262
第四讲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263
专题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65
第五讲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5
第六讲 我国的政党制度266
第七讲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267
专题四 当代国际社会270
第八讲 走近国际社会270
第九讲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271
文化生活273
专题一 文化与生活273
第一讲 文化与社会273
第二讲 文化对人的影响274
专题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276
第三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76
第四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277
第五讲 文化创新278
专题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80
第六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280
第七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281
专题四 发展先进文化283
第八讲 走进文化生活283
第九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84
第十讲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86
生活与哲学288
专题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88
第一讲 美好生活的向导288
第二讲 百舸争流的思想289
第三讲 时代精神的精华290
专题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92
第四讲 探索世界的本质292
第五讲 把握思维的奥妙293
第六讲 求索真理的过程294
专题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95
第七讲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96
第八讲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97
第九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98
第十讲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99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01
第十一讲寻觅社会的真谛301
第十二讲 实现人生价值302
历史部分305
必修Ⅰ 政治文明发展历程305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05
第一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305
第二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06
第三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307
第四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308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09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309
第二讲 抗日战争310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12
第一讲 太平天国运动312
第二讲 辛亥革命313
第三讲 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314
第四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315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317
第一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317
第二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319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320
专题六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与罗马法322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324
第一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24
第二讲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25
第三讲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326
专题八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327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29
第一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29
第二讲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30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332
专题十 古代中国经济332
第一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331
第二讲 手工业的发展333
第三讲 商业的发展334
第四讲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35
专题十一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36
第一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336
第二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338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39
第一讲 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339
第二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341
专题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43
第一讲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343
第二讲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44
第三讲 大众传媒的发展345
专题十四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46
第一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46
第二讲 工业革命347
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349
第一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349
第二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50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52
第一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52
第二讲 “斯大林模式”353
第三讲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54
专题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55
第一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355
第二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56
第三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357
必修Ⅲ 文化发展历程359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59
第一讲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359
第二讲 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360
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362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362
第二讲 汉字与书法和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绘画363
第三讲 辉煌灿烂的文学和繁花似锦的戏曲364
专题二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65
第一讲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365
第二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67
专题二十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68
第一讲 孙中山三民主义368
第二讲 毛泽东思想369
第三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70
专题二十二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372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374
第一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374
第二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75
专题二十四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377
第一讲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和生物进化论377
第二讲 蒸汽机的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378
专题二十五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79
第一讲 文学繁荣和美术辉煌379
第二讲 音乐与电影艺术380
地理部分382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382
第一讲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82
第二讲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83
第三讲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85
第四讲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87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88
第一讲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388
第二讲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90
第三讲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391
第四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93
第五讲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395
第六讲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97
第七讲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99
专题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02
第一讲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402
第二讲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04
第三讲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05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07
第一讲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407
第二讲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09
第三讲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10
第四讲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412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414
第一讲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414
第二讲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16
第三讲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17
第四讲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419
第五讲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421
第六讲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22
第七讲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424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426
第一讲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426
第二讲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428
第三讲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30
第四讲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431
专题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4
第一讲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34
第二讲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435
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37
第一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437
第二讲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40
第三讲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441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444
第一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444
第二讲 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445
第三讲 区域农业生产447
第四讲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449
第五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451
专题十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453
第一讲 遥感技术及应用453
第二讲 全球定位系统454
第三讲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455
参考答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