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
  • 范弢,杨世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487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旅游地理学-研究-丽江地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研究-丽江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生态地质学概述1

1.1 生态地质学的发展历程1

1.2 生态地质学的研究现状4

1.2.1 生态地质学研究现状4

1.2.2 旅游地生态地质学研究现状13

1.3 生态地质学的概念与内涵14

1.3.1 生态系统与地质环境14

1.3.2 生态地质环境16

1.3.3 生态地质学20

2 生态地质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3

2.1 生态地质学的研究任务23

2.1.1 生物与地质体的生成联系23

2.1.2 生态系统演化的地质学机理24

2.1.3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地质学基础24

2.2 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内容24

2.3 生态地质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8

2.3.1 生态系统生态学28

2.3.2 地球系统科学29

2.3.3 耗散结构理论与等级系统理论31

2.3.4 人地关系理论32

2.4 生态地质学的研究方法34

2.4.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方法34

2.4.2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36

2.4.3 GIS和RS技术在生态地质环境研究中的运用39

2.4.4 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研究方法40

3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47

3.1 生态地质旅游环境的内涵47

3.1.1 与旅游环境相关的概念47

3.1.2 生态地质旅游环境51

3.2 生态地质旅游环境系统的特点52

3.2.1 系统组成的复合性52

3.2.2 系统结构的复杂性53

3.2.3 系统功能的双重性54

3.2.4 系统状态的脆弱性54

3.2.5 系统等级的多样性55

3.3 生态地质旅游景观55

3.3.1 生态地质旅游景观内涵55

3.3.2 生态地质旅游景观分类58

3.4 丽江生态地质旅游景观系统60

4 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与环境问题65

4.1 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65

4.2 生态地质环境问题67

4.2.1 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内涵67

4.2.2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与效应69

4.3 旅游地生态地质环境保护75

4.3.1 遵循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76

4.3.2 遵循生态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原则77

4.3.3 遵循旅游地人一地一生协调发展原则78

4.3.4 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78

4.3.5 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环境论证是旅游景区开发的必经过程79

4.3.6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及各类生态保护区79

4.3.7 倡导生态旅游80

4.4 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80

4.4.1 三江并流带生态地质环境特征80

4.4.2 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81

4.4.3 三江并流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对策85

5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组成要素89

5.1 自然地理环境背景89

5.2 生态地质环境组成要素91

5.2.1 地质构造与地貌91

5.2.2 气候96

5.2.3 水文与水资源97

5.2.4 植被与土壤99

5.2.5 土地利用状况103

5.2.6 丽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05

6 丽江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111

6.1 丽江水环境问题111

6.1.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特征111

6.1.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主要问题113

6.2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状况124

6.2.1 横断山海洋型冰川区近期冰川变化124

6.2.2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状况126

6.3 丽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130

6.3.1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130

6.3.2 丽江盆地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132

6.4 丽江森林植被变迁及其环境效应139

6.4.1 森林资源变迁139

6.4.2 生态环境效应139

6.5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140

6.5.1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140

6.5.2 城市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141

7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143

7.1 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143

7.1.1 地质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演化过程143

7.1.2 生态环境演化过程155

7.1.3 水资源环境演化160

7.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168

7.2.1 动力作用168

7.2.2 演化过程174

7.2.3 环境效应176

7.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177

7.3.1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脆弱性评价177

7.3.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179

8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与调适对策197

8.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197

8.1.1 丽江气候变化趋势197

8.1.2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演变趋势202

8.1.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趋势206

8.1.4 丽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213

8.1.5 丽江植被变化趋势223

8.1.6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227

8.2 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228

8.2.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预测228

8.2.2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229

8.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调适对策231

8.3.1 加强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231

8.3.2 保护丽江古城水资源环境232

8.3.3 保护玉龙雪山冰川资源环境233

8.3.4 生态地质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234

参考文献237

Research on the 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