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 张传福,彭灿,李巧玲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920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概述1

1.1 TD-SCDMA技术概述1

1.1.1 TD-SCDMA标准的形成1

1.1.2 TD-SCDMA技术的特点4

1.2 TD-SCDMA的物理层6

1.2.1 概述6

1.2.2 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7

1.2.3 帧结构9

1.3 TD-SCDMA的关键技术11

1.3.1 时分双工(TDD)11

1.3.2 同步技术12

1.3.3 联合检测13

1.3.4 功率控制技术14

1.3.5 切换技术14

1.3.6 智能天线技术16

1.3.7 无线资源管理18

1.4 TD-SCDMA的体系结构21

1.4.1 UTRAN的基本结构21

1.4.2 TD-SCDMA核心网络结构24

1.4.3 TD-SCDMA的灵活组网方式33

1.5 TD-SCDMA的技术演进35

1.5.1 TD-SCDMA HSDPA36

1.5.2 TD-SCDMA HSUPA38

1.5.3 TD-SCDMA HSPA+39

1.5.4 TD-MBMS41

1.5.5 TD-SCDMALTE43

1.5.6 TD-SCDMA多频点技术44

1.5.7 UpPCH Shifting技术45

第2章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概述46

2.1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概述46

2.1.1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基础46

2.1.2 通信网络规划简介52

2.1.3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55

2.1.4 TD-SCDMA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特点58

2.1.5 TD-SCDMA关键技术对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影响62

2.1.6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和目标66

2.2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流程67

2.2.1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流程67

2.2.2 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流程67

2.2.3 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流程68

2.2.4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阶段分类70

2.3 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71

2.3.1 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流程71

2.3.2 TD-SCDMA无线网络预规划73

2.3.3 TD-SCDMA无线网络的详细规划83

第3章 无线通信环境及无线链路传播模型86

3.1 无线通信环境86

3.1.1 移动无线通信环境的特点86

3.1.2 移动通信基本传播机制87

3.1.3 信号传播中的损耗和效应89

3.2 模拟链路传播模型的方法91

3.2.1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的研究方法91

3.2.2 链路传播模型的分类92

3.2.3 建立传播模型的技术93

3.3 链路传播模型94

3.3.1 简介94

3.3.2 宏蜂窝(大区域)传播模型97

3.3.3 微蜂窝传播模型106

3.3.4 室内传播模型110

3.4 传播模型的校正113

3.4.1 概述113

3.4.2 数据准备114

3.4.3 数据处理116

3.4.4 模型校正与误差分析116

第4章 业务预测与业务模型118

4.1 通信业务预测概述118

4.1.1 通信业务预测的内容118

4.1.2 通信业务预测的分类118

4.1.3 通信业务预测的主要步骤119

4.2 移动通信网业务预测119

4.2.1 移动通信网业务预测简介119

4.2.2 业务的分类120

4.2.3 预测的依据及原则122

4.2.4 业务预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123

4.3 移动通信业务预测方法125

4.3.1 用户数预测方法125

4.3.2 业务量预测方法128

4.3.3 常用的流量预测方法129

4.3.4 数据用户业务量的预测131

4.3.5 增值业务量的预测133

4.4 业务分布预测和业务密度图生成方法135

4.4.1 地区分类法135

4.4.2 线性预测法136

4.4.3 线性校正法136

4.4.4 瑞利分布综合预测法136

4.4.5 市话密度类比法137

4.4.6 综合计算法137

4.5 业务模型139

4.5.1 TD-SCDMA业务类型和业务模型分析方法140

4.5.2 话音业务模型140

4.5.3 视频电话业务模型141

4.5.4 分组数据业务模型142

第5章 链路预算146

5.1 链路预算概述146

5.1.1 引言146

5.1.2 链路预算模型147

5.2 TD-SCDMA链路预算148

5.2.1 TD-SCDMA链路预算的特点148

5.2.2 链路预算模型149

5.2.3 TD-SCDMA链路预算参数150

5.2.4 TD-SCDMA上行链路预算159

5.2.5 TD-SCDMA下行链路预算160

5.3 上下行链路的平衡162

5.3.1 TD-SCDMA业务覆盖163

5.3.2 TD-SCDMA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平衡163

5.3.3 公共信道与业务信道164

第6章 TD-S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166

6.1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原则166

6.2 TD-SCDMA无线网络的覆盖规划与设计167

6.2.1 TD-SCDMA无线网络的覆盖规划与设计内容167

6.2.2 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策略171

6.2.3 无线覆盖新方式——拉远站(BBU+RRU)173

6.2.4 直放站183

6.2.5 特殊环境的覆盖方案187

6.3 TD-SCDMA的容量规划与设计198

6.3.1 TD-SCDMA的极限容量198

6.3.2 TD-SCDMA系统容量的特点200

6.3.3 TD-SCDMA混合业务量的计算200

6.3.4 TD-SCDMA的容量规划与设计203

6.4 TD-SCDMA的频率规划208

6.4.1 TD-SCDMA的频率配置208

6.4.2 TD-SCDMA的多载波技术208

6.4.3 TD-SCDMA频率配置策略211

6.5 TD-SCDMA的码规划216

6.5.1 TD-SCDMA的码资源216

6.5.2 TD-SCDMA的码资源规划217

6.6 TD-SCDMA的时隙规划221

6.6.1 TD-SCDMA中的时隙和时隙规划221

6.6.2 TD-SCDMA中的时隙配置策略223

6.7 TD-SCDMA与GSM联合规划225

6.7.1 TD-SCDMA与GSM联合规划概述225

6.7.2 TD-SCDMA与GSM联合规划的内容228

6.7.3 TD-SCDMA与GSM网络联合规划流程230

6.7.4 TD-SCDMA/GSM联合规划231

6.7.5 GSM/TD-SCDMA共站址解决方案235

6.7.6 GSM/TD-SCDMA互操作240

6.7.7 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248

6.8 TD-SCDMA基站站址的选择255

6.8.1 基站站址选择面临的困难255

6.8.2 站址选择的原则256

6.8.3 站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58

6.8.4 基站站址的选择260

6.9 网络规划中干扰的考虑263

6.9.1 TD-SCDMA系统的干扰分类263

6.9.2 TD-SCDMA系统内的干扰263

6.9.3 TD-SCDMA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267

6.9.4 TD-SCDMA与WCDMA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269

6.9.5 TD-SCDMA与GSM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276

6.9.6 TD-SCDMA与CDMA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279

6.9.7 TD-SCDMA与PHS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281

6.10 TD-SCDMA的演进网络283

6.10.1 TD-SCDMA HSDPA的组网方式283

6.10.2 TD-SCDMA HSUPA的组网方式298

6.11 TD-SCDMA系统的网络仿真302

6.11.1 网络仿真概述302

6.11.2 TD-SCDMA网络仿真305

6.12 区域划分310

6.12.1 RNC区域规划310

6.12.2 寻呼区域规划312

6.12.3 位置区域规划313

6.12.4 路由区域规划315

6.12.5 服务区域规划316

6.12.6 边界划分316

第7章 TD-SCDMA传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317

7.1 现代通信网络概述317

7.1.1 传送网与传输网318

7.1.2 传输媒质319

7.1.3 传输系统321

7.1.4 传输网络节点设备322

7.2 传输技术322

7.2.1 SDH技术322

7.2.2 光纤通信技术324

7.2.3 ATM通信技术326

7.2.4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329

7.2.5 卫星通信技术330

7.2.6 其他相关的技术331

7.3 传输网络规划概述332

7.3.1 传输网络的结构332

7.3.2 传输网络规划原则335

7.3.3 长途传输网络规划336

7.3.4 本地传输网络规划337

7.3.5 传输网络业务预测341

7.4 TD-SCDMA传输网络规划与设计342

7.4.1 TD-SCDMA传输网络的特点342

7.4.2 TD-SCDMA传输网络规划与设计344

7.5 TD-SCDMA传输网组网方案352

7.5.1 传输网络建设原则352

7.5.2 传输技术的选择353

7.5.3 TD-SCDMA骨干传输网络组网354

7.5.4 会聚、接入网传输方案356

第8章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361

8.1 室内覆盖概述361

8.1.1 引言361

8.1.2 室内覆盖的概念和重要性361

8.1.3 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环境363

8.2 室内分布系统363

8.2.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363

8.2.2 实现室内覆盖的信号引入方法365

8.2.3 信号源的提取方式367

8.2.4 室内信号的分布方式368

8.2.5 室内覆盖新技术371

8.3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373

8.3.1 TD-SCDMA室内覆盖概述373

8.3.2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376

8.4 多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388

8.4.1 多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的概念和优势388

8.4.2 干扰分析389

8.4.3 多系统合路的规划与设计390

8.5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393

8.5.1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393

8.5.2 建设单独的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394

8.5.3 光纤分布覆盖系统396

8.5.4 基于BBU+RRU的室内分布系统399

8.5.5 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享室内分布系统401

第9章 TD-SCDMA天馈系统设计408

9.1 天线系统概述408

9.1.1 天线概述408

9.1.2 天线的主要参数409

9.1.3 天线的分类414

9.2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414

9.2.1 智能天线给TD-SCDMA带来的好处414

9.2.2 智能天线的分类416

9.2.3 TD-S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418

9.2.4 TD-S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的参数420

9.3 TD-SCDMA天线系统的设计421

9.3.1 天线的基本设计方法421

9.3.2 不同场景下的参数选择424

9.4 馈线系统的设计426

9.4.1 馈线的选择427

9.4.2 塔放的选择428

9.4.3 TD-SCDMA天馈系统的安装428

9.5 智能天线的发展432

9.5.1 智能天线小型化432

9.5.2 天线的美化440

第10章 TD-SCDMA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设计447

10.1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概述447

10.1.1 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447

10.1.2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448

10.2 电源系统设计449

10.2.1 电源系统设计规范449

10.2.2 负荷统计450

10.2.3 电源系统设计方案452

10.2.4 配电设备配置及选择454

10.2.5 线缆选择及敷设458

10.3 电源系统防雷接地461

10.3.1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设计461

10.3.2 接地系统设计463

第11章 TD-SCDMA网络的配套项目设计467

11.1 配套项目概述467

11.1.1 配套项目内容467

11.1.2 设计规范467

11.2 铁塔467

11.2.1 通信铁塔分类467

11.2.2 各类铁塔应用范围及要求467

11.3 机房469

11.4 机房空气调节471

11.4.1 机房环境要求471

11.4.2 空气调节方案及配置471

11.5 外电引入472

11.5.1 外电引入方式472

11.5.2 市电引入方案及容量473

11.6 配套设施的防雷接地473

11.6.1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原则473

11.6.2 通信建筑防雷接地措施473

11.6.3 通信系统防雷接地474

11.7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475

11.7.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475

11.7.2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网络结构475

11.7.3 监控设备配置及技术要求476

参考文献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