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
  • 徐晓光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706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苗族-习惯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传统法律编1

第一章 苗族传统习惯法的规范1

第一节 刑事法律规范1

一、对故意杀人的处罚2

二、对斗殴、伤害的处罚2

三、对偷盗的处罚2

四、对强奸的处罚5

五、对通奸的处罚6

六、对破坏生产的处罚6

七、对抢劫的处罚8

八、对拐骗人妻的处罚9

九、对放火的处罚9

十、对窝藏匪盗、窝赃的处罚10

十一、对诬陷诽谤的处罚10

十二、对投敌叛变的处罚11

十三、对不孝顺父母的处罚11

十四、对虐待妻子的处罚11

十五、对关于拐骗人口的处罚11

十六、对拒不执行寨老裁决的处罚12

十七、刑罚与死刑的执行12

第二节 民事法律规范14

一、民事权利14

二、民事责任19

三、民事法律行为21

四、关于民事活动中的基本原则23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律规范24

一、恋爱习惯规则24

二、婚姻习惯法26

三、家庭关系习惯法41

第四节 财产继承法律规范43

一、继承的原则43

二、遗产的范围和种类48

三、家族继承49

四、遗嘱继承50

五、绝业遗产的归宿50

第五节 林木经营与管理法律规范51

一、明清时期的皇木征派与民间林契的出现52

二、林业契约及其法文化价值55

三、传统的榔规关于森林保护的习惯法规范59

四、传统“乡规民约”对森林保护的规定65

第二章 苗族传统司法审判习惯与制度67

第一节 苗族的司法组织及其职能67

第二节 神明裁判的审判方式71

一、对神设誓72

二、神判是非74

三、占卜84

第三节 苗族司法的特点及文化解释85

一、对盔窃犯罪处罚较重且用刑残酷85

二、一般案件以“罚服”完结86

三、神判中的“人判”因素87

四、“鼓社”具有执法功能91

第三章 苗族习惯法的订立、形式及其传承94

第一节 成文习惯法的存在与实体性规范的订立94

一、成文习惯法的存在94

二、实体性规范的订立98

第二节 婚姻纠纷理词、神判理词与程序法124

一、调解124

二、民事诉讼125

三、刑事诉讼128

第三节 榔规的传承与习惯法的普及130

一、词师唱词130

二、就案讲法131

三、法理的灌输132

第四节 苗族“理词”体现习惯法的本质与特征133

一、“理词”及其分类133

二、苗族理词体现习惯法本质154

三、理词体现习惯法基本特征160

四、理词自身具有的特征166

第五节 理词传达习惯法的历史信息169

一、加强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169

二、巩固民主议事制度171

三、传播民族历史文化172

下编 现代转型编175

第四章 苗族习惯法的遗存与时代性变化175

第一节 习惯规则的订立及刑事、民事习惯法遗留情况调查175

一、苗族传统村寨组织机能减弱176

二、苗族习惯规则的订立及形式上的存留180

三、社会治安及刑事习惯法规范的的遗留183

四、传统婚姻、家庭习惯法的遗存与影响187

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灾害防范习惯规范调查192

一、林业方面192

二、水利用方面204

三、火灾防范方面213

第三节 从苗族“罚三个百”等看传统处罚习惯法在村寨社会的遗存220

一、罚“三个百”现象的存在220

二、罚“三个百”的原因及适用范围223

三、罚“三个百”的法人类学解释229

第五章 苗族传统习惯法文化的批判与继承235

第一节 对苗族习惯法文化的理解235

第二节 苗族习惯法文化的现实作用238

一、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238

二、有利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富民安邦239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241

第三节 习惯法文化与国家法冲突的表现242

第四节 苗族习惯法性质的时代变化246

第五节 苗族习惯法文化的社会价值249

第六节 对苗族习惯法前景的思考253

第六章 “村规民约”的社会作用与苗族地区法律的现代化257

第一节 新型“村规民约”的社会作用257

一、促进了村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文明村寨建设261

二、促进了民族团结的加强和群众道德风尚的恢复262

三、促进了村寨卫生环境和村民健康的不断改善263

第二节 变通法律是苗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264

第三节 法律变通与苗族地区法制现代化267

一、确立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268

二、对变通立法可行性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269

三、充分发挥苗族地区基层组织的作用270

四、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普及法律教育,做好依法公开审判和案件审判工作271

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和经济,提高苗族群众的文化和科学素质272

附录273

附录一 苗族古歌古词273

一、汤粑理词273

二、油汤理词279

三、烧汤理词284

四、婚姻调解理词301

五、婚姻纠纷理词319

附录二 村规民约330

一、黔东南州凯里市平乐乡《南花村村规民约》330

二、黔东南州雷山县报德乡《报德村村规民约》335

附录三 议榔榔规与地契341

一、黔东南州雷山县《虎羊村议榔榔规》341

二、黔东南州锦屏县文斗下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黄均培地契342

后记343

后记——田野调查感受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