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楼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楼镇志
  • 莒县中楼镇人民政府,莒县地主史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754062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58页
  • 文件大小:300MB
  • 文件页数:1181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莒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楼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区划 地理45

第一章 区划45

第一节 历史沿革45

第二节 行政区划46

第二章 地质58

第一节 地层58

第二节 构造59

第三节 岩浆岩59

第三章 地貌60

第一节 地貌特征60

第二节 地貌类型60

第三节 低山丘陵61

第四章 气候63

第一节 气候特征63

第二节 气候要素63

第三节 物候64

第五章 水文65

第一节 地质65

第二节 河流65

第三节 泉65

第六章 土壤 植被66

第一节 土壤分布与分类6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71

第三节 植被71

第七章 自然资源72

第一节 土地资源72

第二节 矿产资源73

第三节 水资源74

第四节 生物资源74

第八章 自然灾害75

第一节 概况75

第二节 干旱75

第三节 洪涝76

第四节 风灾77

第五节 冰雹77

第六节 虫灾79

第七节 霜冻80

第八节 地震80

第二编 人口85

第一章 人口变动85

第一节 自然变动85

第二节 机械变动88

第二章 人口构成89

第一节 年龄构成89

第二节 性别构成92

第三节 文化构成92

第四节 行业与职业构成93

第五节 民族构成及姓氏95

第三章 计划生育96

第一节 机构96

第二节 管理97

第三节 节育99

第四节 晚婚晚育 优生101

第四章 老龄人口103

第三编 农业107

第一章 机构107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站107

第二节 农业机械管理站108

第三节 畜牧兽医管理站109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110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110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112

第三章 农业生产技术114

第一节 整地改土114

第二节 耕作制114

第三节 肥料115

第四节 品种改良117

第五节 播种117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118

第四章 长青岭会战暨综合治理119

第一节 概况119

第二节 长青岭会战119

第三节 综合治理120

第四节 经济效益121

第五章 作物种植122

第一节 粮食作物122

第二节 经济作物123

第三节 蔬菜126

第六章 农机128

第一节 概况128

第二节 种类128

第三节 制修129

第四节 管理及监理130

第七章 畜牧131

第一节 畜禽种类131

第二节 饲养规模132

第三节 饲草饲料133

第四节 疫病防治134

第五节 品种改良135

第四编 林业139

第一章 机构139

第一节 林果技术服务机构139

第二节 蚕茧管理机构140

第二章 树木140

第一节 种类及分布140

第二节 植树造林142

第三节 林木管理143

第四节 古树名木145

第三章 果业150

第一节 果树发展概况150

第二节 主栽品种及分布151

第三节 管理技术152

第四章 桑蚕154

第一节 概况154

第二节 桑蚕品种154

第三节 管理技术155

第四节 蚕茧销售及管理155

第五章 茶156

第五编 水利159

第一章 机构159

第二章 抗旱 防汛 治涝160

第一节 河道治理160

第二节 抗旱161

第三节 防汛162

第四节 涝洼治理163

第五节 水土保持163

第三章 水利工程164

第一节 概况164

第二节 饮水工程165

第三节 水库 塘坝 谷坊166

第四节 机电灌站167

第五节 井灌 喷灌167

第六节 截潜流工程168

第四章 水产168

第一节 渔业资源168

第二节 水产养殖169

第三节 水产捕捞169

第六编 交通 邮电 供电第一章 交通173

第一节 古道173

第二节 公路173

第三节 桥涵176

第二章 运输179

第一节 概况179

第二节 工具179

第三节 公路运输181

第三章 道路养护181

第一节 公路养护181

第二节 道路绿化183

第四章 交通管理1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183

第二节 车辆管理184

第三节 道路管理184

第四节 驾驶员管理185

第五节 交通规费征收185

第五章 邮政 电信186

第一节 概况186

第二节 机构187

第三节 邮政188

第四节 电信189

第六章 供电191

第一节 机构191

第二节 电网建设193

第三节 用电194

第七编 工业197

第一章 企业管理197

第一节 机构197

第二节 企业体制与改革198

第三节 工资福利、职工教育198

第二章 乡镇企业199

第一节 综述199

第二节 农机制修业200

第三节 建材业201

第四节 建筑业202

第五节 纺织 印染业203

第六节 食品加工业204

第七节 酿造业204

第八节 冷冻仓储业205

第九节 木材加工业205

第十节 编织业205

第十一节 其他行业206

第三章 招商引资207

第一节 优惠政策207

第二节 工业园区建设208

第三节 历年招商引资情况209

第四章 表彰奖励210

第八编 橡胶 塑料215

第一章 综述215

第一节 分布215

第二节 设备217

第三节 效益218

第四节 市场营销218

第五节 技改219

第六节 在建与前景219

第二章 橡胶219

第一节 概况219

第二节 规模220

第三节 产品系列221

第四节 莒县橡胶工业园222

第五节 入园单位222

第六节 莒县橡胶协会223

第三章 塑料227

第一节 概况227

第二节 规模227

第四章 业务228

第一节 质量保障228

第二节 主要协作厂家228

第三节 出口229

第五章 企业简介230

第一节 镇村企业230

第二节 个体企业231

第三节 驻外企业241

第九编 商业 粮油245

第一章 商业 供销245

第一节 个体商业245

第二节 供销社248

第三节 食品站250

第四节 商品购销251

第五节 集市贸易254

第二章 粮油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粮油购销256

第三节 粮油供应259

第四节 粮油储运260

第十编 财政 税务 金融第一章 财政263

第一节 机构263

第二节 收入264

第三节 支出266

第四节 管理267

第五节 农村税费改革272

第二章 税务274

第一节 机构274

第二节 税收275

第三章 金融278

第一节 机构278

第二节 信贷281

第十一编 经济管理28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285

第一节 机构285

第二节 市场管理286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29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290

第五节 广告商标管理291

第六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292

第二章 经营管理292

第一节 机构292

第二节 劳动管理293

第三节 合同管理311

第四节 财务管理312

第五节 财务审计313

第三章 土地矿产管理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地籍管理314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316

第四节 矿产资源与管理317

第四章 村镇规划与建设318

第一节 建设规划318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319

第三节 村庄建设320

第十二编 政党 群团第一章 中共地方党组织325

第一节 活动综述325

第二节 领导机构329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338

第四节 历届党代会340

第五节 党员教育342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345

第七节 组织工作346

第八节 纪律检查348

第九节 宣传教育349

第十节 统一战线351

第十一节 老干部工作354

第二章 国民党地方组织355

第一节 活动概况355

第二节 部分国民党员简介356

第三章 群众团体357

第一节 农民团体357

第二节 职工团体358

第三节 青年团体359

第四节 妇女团体362

第五节 青少年团体364

第六节 其他团体365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构36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36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370

第三节 出席省、市、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373

第四节 人大工作办事机构375

第五节 代表视察376

第二章 行政机构377

第一节 沿革377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府378

第三节 人民政府378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386

第五节 镇直部门388

第三章 政协389

第一节 机构389

第二节 日常工作389

第三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名单390

第十四编 军事393

第一章 武装393

第一节 人民武装393

第二节 地方武装396

第三节 土匪武装396

第二章 兵役工作399

第一节 募兵制399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399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400

第四节 预备役401

第三章 民兵401

第一节 民兵组织401

第二节 军事训练402

第三节 武器装备与管理403

第四节 任务与贡献404

第四章 驻军 兵事406

第一节 驻军406

第二节 兵事407

第十五编 社会稳定417

第一章 公安417

第一节 机构417

第二节 惩治反革命418

第三节 治安管理419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420

第五节 户籍管理421

第二章 法庭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审判423

第三章 司法423

第一节 机构423

第二节 法制教育424

第三节 司法业务426

第四章 信访426

第十六编 民政 劳保第一章 机构431

第二章 拥军优属432

第一节 拥军优抚432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433

第三节 国家补助434

第四节 国家抚恤435

第五节 烈士褒扬438

第六节 义务兵退伍安置438

第三章 救济 福利439

第一节 救灾439

第二节 救济440

第三节 福利441

第四节 扶贫443

第四章 移民443

第一节 支边移民443

第二节 库区移民443

第五章 婚丧管理446

第一节 婚姻管理446

第二节 丧葬改革446

第六章 劳保447

第一节 农村养老保险447

第二节 农村劳动保障447

第三节 农村干部退休448

第四节 业务448

第十七编 文化451

第一章 群众文化451

第一节 机构与场所451

第二节 书画453

第三节 雕刻 年画 剪纸 刺绣473

第四节 文学创作477

第五节 文艺团体与演出479

第六节 戏曲、评书及其他482

第二章 电影484

第一节 史略484

第二节 放映484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报道486

第一节 广播486

第二节 广播线路管理487

第三节 电视488

第四节 新闻报道489

第四章 书店 图书室 档案490

第一节 书店490

第二节 图书室491

第三节 档案491

第五章 文物 古迹492

第一节 概况492

第二节 纪念地遗址492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495

第四节 古建筑遗址497

第五节 古墓498

第六节 名泉 古井499

第七节 匾额 碑碣 石刻 雕塑500

第八节 寺庙507

第九节 出土文物508

第六章 名山胜景510

第一节 马鬐山510

第二节 五楼山510

第三节 白公山510

第四节 库山511

第五节 锯齿子山511

第六节 回龙山511

第七节 头山512

第八节 老营顶512

第九节 中楼八景513

第十八编 教育517

第一章 科举517

第一节 私塾517

第二节 科考519

第二章 普通教育520

第一节 幼儿教育520

第二节 小学教育525

第三节 中学教育541

第三章 业余教育549

第一节 农民扫盲教育549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552

第三节 成人教育553

第四章 教师556

第一节 来源与任用556

第二节 文化结构557

第三节 进修与业务培训559

第四节 待遇560

第五节 社会地位562

第五章 教育行政5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572

第二节 学生与学籍管理574

第三节 教育经费与教育集资575

第四节 教育设施578

第六章 工会579

第一节 概述579

第二节 任务580

第十九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583

第一节 机构583

第二节 医务人员587

第三节 医疗588

第四节 防疫589

第五节 妇幼保健593

第六节 爱国卫生594

第七节 医疗制度595

第二章 体育598

第一节 群众体育598

第二节 学校体育599

第三节 比赛600

第二十编 村庄607

第一章 中楼联村工作片607

第一节 中楼村607

第二节 大陈家军子村619

第三节 卢家军子村627

第四节 韩家军子村632

第五节 小陈家军子村636

第二章 埠后联村工作片639

第一节 埠后村639

第二节 孟家屋子村644

第三节 朱家官庄村648

第四节 卢家官庄村651

第五节 对子沟村653

第六节 富石岭村657

第三章 西楼联村工作片659

第一节 孟家西楼村659

第二节 卢家西楼村665

第三节 马家西楼村673

第四节 赵家西楼村676

第五节 库山子村680

第六节 房家岭村686

第七节 亓河村689

第八节 房家官庄村694

第九节 幸福村699

第十节 辛家庄村702

第四章 姚埠联村工作片704

第一节 前姚家埠村704

第二节 后姚家埠村708

第三节 黑涧村712

第四节 上涧村721

第五节 李家楼村725

第六节 陈家西楼村728

第七节 陈家南楼村732

第五章 马亓联村工作片735

第一节 马亓河东村735

第二节 马亓河西村744

第三节 鸡山沟村748

第四节 马亓河村752

第五节 小邱家庄村755

第六节 葡萄山前村756

第七节 山口村759

第八节 葡萄山村761

第六章 峪子联村工作片763

第一节 崔家峪村763

第二节 马家峪村768

第三节 王家峪村773

第四节 刘家峪村776

第五节 蒋家峪村780

第六节 彭家峪村783

第七节 两山口村790

第七章 孙由联村工作片795

第一节 孙由村795

第二节 刘家沟村802

第三节 集后村805

第四节 白公山前村815

第五节 上曹村818

第六节 下曹村823

第七节 娄家湖村827

第八节 葛子沟村832

第八章 河峪联村工作片834

第一节 河峪村834

第二节 井家沟村839

第三节 月庄村843

第四节 板楼村847

第五节 龙泉官庄村850

第六节 于家沟村853

第七节 小孙家沟村857

第八节 白公山后村859

第九节 板石西地村862

第九章 五楼联村工作片863

第一节 五楼山前村864

第二节 五楼官庄村870

第三节 柳黄沟村875

第四节 山庄村880

第五节 商家沟村884

第二十一编 人物893

第一章 传略893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905

第三章 历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简介906

第一节 中共中楼镇历届党委主要领导人简介906

第二节 中楼镇人民政府历届主要领导人简介912

第三节 中楼镇人大办公室历届主任、主席简介915

第四节 中楼镇政协办公室历届主任简介916

第四章 现任党委、政府、人大领导成员简介916

第一节 中共中楼镇委员会现任领导成员简介916

第二节 中楼镇人民政府现任领导成员简介919

第三节 中楼镇人大主席团现任领导成员简介920

第五章 先模人物简介921

第一节 国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简介921

第二节 市厅级劳动模范暨先进工作者简介925

第三节 县级劳动模范名单928

第六章 在外工作人员简介928

第七章 高级知识分子名录980

第二十二编 民俗 宗教第一章 民俗989

第一节 婚姻989

第二节 生育993

第三节 节日995

第四节 生活999

第五节 交往1002

第六节 称谓1003

第七节 禁忌陋习1004

第八节 丧葬陋习1005

第二章 宗教1008

第一节 佛教1008

第二节 道教1008

第三节 基督教1009

第三章 方言1010

第一节 日常生活1010

第二节 饮食1011

第三节 亲属1011

第四节 人品1012

第五节 身体1012

第六节 疾病1013

第七节 红白事1013

第八节 婉词1013

第九节 詈词1014

第十节 歇后语1014

第十一节 时令1015

第十二节 农事 作物1015

第十三节 天文1016

第十四节 地理1016

第二十三编 马鬐山1019

第一章 概况1019

第一节 综述1019

第二节 地质地貌1020

第三节 释名1020

第二章 景观1021

第一节 峰峦1022

第二节 洞府1025

第三节 川泉1026

第四节 深谷险径1029

第五节 奇石怪岩1030

第六节 资源1033

第七节 险、奇、怪、秀的景观1034

第三章 古迹1034

第一节 古城遗址1035

第二节 学府1035

第三节 寺庙1036

第四节 石刻1036

第五节 山城古寨1037

第六节 碑记1038

第七节 古文化遗址1039

第八节 文物1040

第四章 兵事1041

第一节 红袄军1041

第二节 红巾军1042

第三节 幅军1042

第四节 捻军1043

第五节 蔡元海剿“匪”1044

第六节 抗战时期国共部队驻马鬐山1044

第七节 解放战争中的马鬐山乡1046

第五章 人物1046

第一节 农民义军首领1046

第二节 文人学士1047

第三节 人民英雄1048

第四节 主持道人1049

第六章 文苑1050

第一节 诗词1050

第二节 楹联1055

第三节 游记1055

第四节 山歌1060

第七章 传说1061

第一节 神话传说1061

第二节 民间故事1066

第三节 蟒栖王的传说1074

第四节 轶闻1076

第八章 旅游1079

第一节 规划1079

第二节 口号1081

第三节 开发1081

第二十四编 艺文1087

第一章 文学作品1087

第一节 诗歌1087

第二节 散文1090

第二章 回忆录1095

第三章 论文1111

第四章 民间文学1117

第一节 民间故事1117

第二节 民间歌谣1125

附录1137

一、文献辑录1137

(一)中共莒县县委文件1137

(二)中共中楼镇委员会 中楼镇人民政府文件1140

(三)典型材料1142

(四)领导论坛1146

二、《中楼镇志》编辑简介及提供资料人员1149

(一)编辑人员简介1149

(二)提供资料人员名单1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