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深度报道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季宗绍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20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电视新闻-新闻报道-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视深度报道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视深度报道概说1
第一节 深度报道的一般特征2
一、深度报道的定义2
二、深度报道的分类4
三、三类深度报道的部分重合与交叉6
第二节 电视传播的基本特点7
一、电视媒介简史7
二、电视传播特点9
二、电视受众特点11
三、电视传播中的问题14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15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演变16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18
第二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24
第一节 新闻策划的目的与原则25
一、新闻策划的目的25
二、新闻策划的原则33
第二节 新闻策划的内容与范围38
一、传媒定位策划39
二、频道/栏目策划40
案例:《南京零距离》的定位42
三、新闻报道策划42
第三节 新闻策划的组织与方法44
一、新闻策划的特点44
二、新闻策划的组织46
三、新闻策划的运作50
第四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与实施53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运作机制54
二、建立一个长效的策划机制55
二、给栏目起一个响亮名字56
三、给策划者一个正式名分59
四、给记者参与策划机会61
五、给制作一个播出标准62
六、给栏目一个精致包装64
七、谁是深度报道节目的主宰65
案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成功的软着陆》策划66
第三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70
第一节 选题的异同70
一、电视深度报道与其他体裁的选题比较71
二、电视深度报道与其他媒介的选题比较74
第二节 题材的契合75
一、题材须重要75
二、意义要深刻77
三、影响要深远81
第三节 内容的选择82
一、选题来源82
二、选题内容的普遍性83
三、选题内容的典型性84
四、选题内容的新鲜性87
五、内容要有故事性88
案例:央视《新闻调查》选题标准90
第四节 影响的把握91
一、尺度的掌控91
二、范围的选择94
三、时机的拿捏96
第四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立意99
第一节 立意不避倾向性100
一、关注公众利益101
二、立足国家大局103
第二节 立意应有建设性105
一、从物质层面出发,提炼建设性主题105
二、从制度层面出发,提炼建设性主题106
三、从观念层面出发,提炼建设性主题108
第三节 立意追求深刻性109
一、通过比较分析显示主题深刻性110
二、由挖掘事物本质来显示主题深刻性112
三、通过预测事物趋势显示主题深刻性113
第五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上)116
第一节 记者的修养116
一、政治理论修养117
二、作风法纪修养117
三、道德情操修养120
四、知识技能修养122
五、意志体魄修养124
六、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125
第二节 采访的性质127
一、采访的定义127
二、记者采访活动的内容127
三、采访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128
四、深度报道采访的思维方式129
第三节 采访的原则132
一、坚持新闻真实性132
二、提高新闻时效性136
三、保证新闻公正性138
四、追求新闻深刻性140
五、突出事件典型性140
六、坚持采访合法性142
第四节 新闻来源与新闻线索145
一、新闻来源的界定与分类145
二、新闻线索的含义与作用147
三、新闻线索的发现与追踪148
第五节 深度报道的访前准备155
一、判断线索真假,确定合适选题155
二、收集背景资料160
三、深度报道的前前期162
四、拟定采访提纲162
五、准备采访物资163
第六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中)166
第一节 当面采访167
一、当面采访是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167
二、当面采访的基本要求168
三、掌握采访主动权169
第二节 现场观察172
一、现场观察的作用172
二、现场观察的方式174
三、现场观察的方法174
第三节 体验式采访175
一、体验式采访的方式175
二、体验式采访应注意的问题178
第四节 隐性采访180
一、隐性采访的现实意义180
二、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182
三、隐性采访的基本方法183
四、暗访设备186
五、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187
六、隐性采访的道德界限189
七、隐性采访的报备制度190
第五节 其他采访方法191
一、电话采访191
二、书面采访192
三、网络采访193
第六节 提问方式194
一、问什么195
二、为谁问196
三、找谁问196
四、怎么问197
第七节 提问方法199
一、追盘逼绝敲199
二、正偏错让藏202
三、设借迂潜诱204
四、激诘质插漏207
五、组合提问法209
第七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下)211
第一节 深度政治报道采访211
一、政治报道中媒体和记者的立场212
二、政治人物的采访217
三、政治事件的采访222
第二节 深度经济报道的采访227
一、国际经济新闻采访229
案例:电视记者芮成钢的成长历程与采访技巧230
二、国内经济报道采访234
第三节 深度科技报道的采访242
一、建立记者的专家库243
二、专家型记者的培训方法245
三、引进科技专业的记者247
四、让科技报道贴近生活248
第四节 深度社会法制报道的采访250
一、深度社会法制新闻的选题251
二、社会法制报道的采访255
三、社会法制报道采访的原则257
第五节 深度灾难报道的采访264
一、灾难的特征264
二、灾难新闻的特点265
三、灾难报道的采访267
四、灾难报道的相关规制269
第八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277
第一节 深度报道结构的特点278
一、深度报道和一般客观性报道的不同特点278
二、深度报道结构的特点280
第二节 深度报道的逻辑力量283
一、因果调查式283
二、解决问题式284
三、预测推演式286
四、让结构更有力量286
第三节 树形结构293
一、树形结构在解释性报道中的体现294
二、树形结构在调查性报道中的体现295
三、树形结构中背景的重要性296
第四节 立体结构297
一、独立文体中的立体结构298
二、组合报道中的立体结构300
三、菱形结构302
第九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304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特定要求305
一、电视语言的构成305
二、电视语言的相互关系306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309
一、叙述者——“谁在说话”309
二、叙事内容——“说什么”312
三、叙述方式——“怎么说”313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话语分析315
一、强调新闻事件真实性的描述性话语316
二、建立新闻事实之间联系的建构性话语319
三、提供情感、态度、观点等信息的暗示性话语320
四、让不同的话语功能在文本中绽放异彩321
五、让对话都成为“妙语”322
六、不吝修辞,达成“劝服”效果323
七、准确定位视角,呈现精彩文本324
第十章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制作327
第一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运行机制327
一、制片人中心制328
二、编导中心制329
三、策划人中心制330
四、主持人中心制331
五、记者中心制332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制作流程333
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333
二、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制作334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制作把关337
一、谁是把关人337
二、把关人的作用339
三、把关人的标准340
四、电视深度报道把关标准342
第四节 电视深度报道制作的质量保证349
一、人员素质专业化350
二、节目制作标准化351
三、成品节目风格化356
第十一章 深度报道的边界与规制362
第一节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362
一、新闻自由的内涵362
二、我国新闻自由的内容364
三、“社会责任论”与我国媒体366
第二节 新闻制度与新闻法规367
一、中国的新闻制度368
二、中国的新闻法律369
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法规370
第三节 新闻政策与新闻纪律371
一、社会主义新闻政策371
二、新闻纪律的内容372
参考书目377
后记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