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庄子学史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庄子学史 第1册
  • 方勇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42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4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庄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庄子学史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陈鼓应1

导言1

一、庄子其人1

二、《庄子》其书4

三、庄子的思想6

四、《庄子》的艺术特色21

五、庄子的地位与影响30

六、历代的庄子研究33

综论36

一、庄子的籍里36

二、《庄子》本子的演变及篇目的真伪69

三、老庄尚“真”美学观与后人之承因、发挥83

四、庄子的审美通感96

五、庄子与无意识心理现象104

六、《庄子》中的孔子形象117

七、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126

八、庄子在历史上所遭到的批判139

九、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轨迹150

第一编 战国秦汉庄子学189

第一章 战国秦汉庄子学概说189

第一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兴起的历史背景189

第二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的演进过程193

第二章 战国诸子对庄子的评论与阐释197

第一节 “(庄)子之言大而无用”——来自惠施的评论197

第二节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来自荀况的评论200

第三节 韩非对庄子的阐释203

第四节 《吕氏春秋》对庄子的阐释207

第五节 《天下》篇对庄子的阐释214

第三章 秦汉辞赋、儒学、医学对《庄子》的多所吸纳221

第一节 秦汉辞赋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化用221

第二节 秦汉儒学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改造227

第三节 秦汉医学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利用238

第四章 《淮南子》对庄子的多所阐释——汉代黄老学积极吸纳庄子思想的典型例子246

第一节 对庄子道论的阐释246

第二节 对庄子无为论的阐释252

第三节 对庄子修养论的阐释256

第四节 阐释方式的多所更新261

第五章 汉代诸学者的庄子研究268

第一节 刘安的庄子研究268

第二节 司马迁的庄子研究271

第三节 班固的庄子研究276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283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概说28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兴盛的历史背景28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的发展过程287

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庄子的关系294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庄子学的联结294

第二节 玄学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纳与改造313

第三章 王弼、阮籍、嵇康的庄子学342

第一节 王弼“祖述老庄”及其对庄子的超越342

第二节 阮籍“以庄周为模则”及其对庄子的超越348

第三节 嵇康以“庄周”为“师”及其对庄子的超越353

第四章 司马彪、崔譔、向秀的《庄子》研究357

第一节 司马彪的《庄子注》357

第二节 崔譔的《庄子注》362

第三节 向秀的《庄子注》369

第五章 郭象的《庄子注》376

第一节 对司马彪本的“以意去取”376

第二节 对向秀注的“述而广之”380

第三节 对向注以外旧注的借鉴与批评384

第四节 对《庄子》的改造性诠释388

第五节 《庄子注》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398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学者的庄子学402

第一节 从“格义”、“连类”到以佛解庄402

第二节 支遁的《逍遥论》414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的庄子学42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对庄子的认可与阐发420

第二节 葛洪的庄子学425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论所反映的庄子学43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庄子》的多所化用43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艺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发挥444

第三编 隋唐庄子学459

第一章 隋唐庄子学概说459

第一节 隋唐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459

第二节 隋唐庄子学的发展过程464

第二章 陆德明的《庄子音义》470

第一节 《庄子音义》撰写因由及年代470

第二节 对庄学源流及《庄子》版本的考述472

第三节 对旧音义的兼收与审定476

第四节 在旧音义外自作音义481

第五节 对郭象本的校勘485

第六节 《庄子音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489

第三章 成玄英的《庄子疏》492

第一节 依郭象注作疏解492

第二节 在郭象注外作疏解499

第三节 成疏的佛理化倾向506

第四节 《庄子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511

第四章 隋唐其他人的庄子学515

第一节 魏徵等的《庄子治要》515

第二节 文如海的《庄子正义》519

第三节 张九垓的《庄子指要》524

第四节 马总的《庄子钞》528

第五节 李磎的《广废庄论》533

第五章 隋唐佛教学者的庄子学540

第一节 隋唐佛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批评540

第二节 宗密对庄子思想的批评与会通551

第六章 隋唐道教学者的庄子学558

第一节 隋唐道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利用与阐发558

第二节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571

第七章 隋唐文士的庄子学579

第一节 隋唐学士文人对《庄子》的多所阐释579

第二节 唐代的庄子寓言赋587

第三节 李白的《大鹏赋》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