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9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9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1221859.jpg)
- 聚英教育培训中心编写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2851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266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9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2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2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3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
本章习题6
参考答案7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8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9
第二节 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0
第三节 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11
第四节 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2
第五节 教育的发展14
本章习题16
参考答案17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19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21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2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25
第四节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27
本章习题29
参考答案30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32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33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34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6
本章习题38
参考答案38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40
第一节 教育目的41
第二节 培养目标47
本章习题48
参考答案48
第六章 教育制度51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52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53
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56
本章习题58
参考答案58
第七章 课程60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62
第二节 课程类型64
第三节 课程编制65
第四节 课程改革70
本章习题74
参考答案74
第八章 教学76
第一节 教学概述78
第二节 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79
第三节 教学过程81
第四节 教学模式86
第五节 教学原则92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95
第七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97
第八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01
第九节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102
本章习题104
参考答案105
第九章 德育107
第一节 德育概述108
第二节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09
第三节 德育过程113
第四节 德育原则114
第五节 德育方法116
第六节 德育途径117
第七节 德育模式118
本章习题120
参考答案120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123
第一节 教师124
第二节 学生133
第三节 师生关系135
本章习题137
参考答案137
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139
专题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139
专题二: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全民教育和学习型社会142
专题三: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143
第二部分 中外教育史146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46
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147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147
第三节“六艺”教育148
本章习题149
参考答案149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50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51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153
第三节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54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158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159
第六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161
第七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162
第八节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163
第九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163
本章习题165
参考答案166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69
第一节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170
第二节 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170
第三节 察举制度171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71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73
本章习题174
参考答案174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76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177
第二节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178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建立180
第四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82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183
本章习题184
参考答案185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87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189
第二节 书院的发展192
第三节 私塾与蒙学教材194
第四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195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96
本章习题198
参考答案199
第六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202
第一节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203
第二节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203
第三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203
本章习题205
参考答案205
第七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207
第一节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208
第二节 洋务学堂的兴办208
第三节 留学教育的起步209
第四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210
本章习题211
参考答案211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213
第一节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215
第二节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215
第三节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216
第四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217
第五节 严复的教育思想218
第六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219
第七节 清末的留学教育220
本章习题220
参考答案221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225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227
第二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228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229
第四节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231
第五节 1922年“新学制”232
本章习题233
参考答案233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236
第一节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237
第二节 教育制度改革238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239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239
本章习题240
参考答案241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24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243
第二节 干部教育244
第三节 群众教育245
第四节 普通教育246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246
本章习题247
参考答案248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251
第一节 杨贤江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253
第二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254
第三节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255
第四节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256
第五节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257
第六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258
本章习题260
参考答案261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265
专题一: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265
专题二:中国古代“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教育学意义266
专题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道观267
专题四:科举制度268
专题五:中国古代官学制度271
专题六:中国古代私学272
专题七:中国近代学制274
第十三章 外国古代教育277
第一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279
第二节 古希腊教育282
第三节 古罗马教育290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教育293
第五节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296
第六节 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297
本章习题298
参考答案300
第十四章 外国近代教育305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308
第二节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311
第三节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321
本章习题331
参考答案333
第十五章 外国现代教育337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340
第二节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344
第三节 现代欧美教育思想356
本章习题361
参考答案362
外国教育史专题研究365
专题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365
专题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366
专题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366
专题四:教育心理学化思想367
专题五:科学教育思想368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370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370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7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71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371
本章习题373
参考答案373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375
第一节 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377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377
第三节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379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381
本章习题383
参考答案384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386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387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388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392
第四节 学习的建构理论394
第五节 学习的人本理论397
本章习题398
参考答案400
第四章 学习动机402
第一节 学习动机实质及其作用403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404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07
本章习题407
参考答案409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411
第一节 知识及知识建构412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413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415
第四节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417
本章习题419
参考答案420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422
第一节 技能及其应用423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425
第三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426
本章习题428
参考答案428
第七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430
第一节 学习策略及其结构431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432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433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434
本章习题435
参考答案436
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438
第一节 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439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441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442
第四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443
第五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444
本章习题445
参考答案446
第九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449
第一节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450
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451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452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453
本章习题454
参考答案455
教育心理学专题研究457
专题一:相关分类457
专题二:概念辨析457
专题三:比较459
专题四:问题研究460
第四部分 教育研究方法463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463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464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466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469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470
第五节 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471
本章习题473
参考答案473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475
第一节 选题的主要来源476
第二节 选题的基本要求477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设计478
第四节 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483
本章习题483
参考答案484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485
第一节 教育文献概述486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487
第三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489
第四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490
本章习题491
参考答案492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493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494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495
第三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496
本章习题498
参考答案498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500
第一节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502
第二节 问卷调查504
第三节 访谈调查506
第四节 测量调查508
本章习题510
参考答案510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512
第一节 教育实验研究概述513
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516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518
第四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519
第五节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520
本章习题522
参考答案523
第七章 教育行动研究524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525
第二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527
本章习题528
参考答案529
第八章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30
第一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531
第二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532
第三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533
本章习题535
参考答案536
第九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537
第一节 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538
第二节 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540
本章习题541
参考答案541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研究542
专题一:辨析542
专题二:材料分析543
附1: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546
参考答案550
附2: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553
参考答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