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19930.jpg)
- 卢才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32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204MB
- 文件页数:853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介入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3
第一章 心血管介入解剖学3
第一节 主动脉-心室单元解剖学3
第二节 左心室应用解剖学7
第三节 左心房应用解剖学10
第四节 右心室应用解剖学11
第五节 右心房应用解剖学12
第六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应用解剖学14
第七节 心包和大血管的应用解剖学26
第八节 心脏的体表投影28
第九节 常规投影体位应用解剖学29
第十节 心导管术的解剖学基础31
第十一节 心脏的血管和淋巴系统36
第十二节 心脏和大血管整体解剖图47
第二章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基本设备50
第一节 概述50
第二节 心导管室的设置51
第三节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基本设备55
第四节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辅助设备64
第五节 心肺复苏设备65
第六节 放射线防护设备66
第七节 心导管室的管理67
第三章 心血管介入诊疗基本器械71
第一节 概述71
第二节 穿刺相关器械71
第三节 导管及其制作特点76
第四节 球囊及其制作特点79
第五节 裸金属支架的材料及特点84
第六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制作及特点88
第七节 起搏器及其功能89
第八节 先心病介入器械及特点94
第九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器械96
第十节 血管缝合止血器械99
第四章 外周血管穿刺插管技术106
第一节 Seldinger技术106
第二节 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111
第三节 经皮穿刺静脉插管技术118
第四节 血管切开插管技术130
第二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诊断操作技术139
第五章 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139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40
第二节 术前准备141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45
第四节 左心室造影术154
第五节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157
第六节 患者的术后管理162
第六章 血管内超声检查164
第一节 概述164
第二节 血管内超声的检查方法166
第三节 血管内超声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处理168
第四节 血管内超声的图像解释和分析方法169
第五节 血管内超声对粥样斑块的观察及在PTCA中的应用178
第六节 血管内超声对介入治疗结果的评价184
第七节 血管内超声的局限性188
第八节 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三维重建190
第九节 展望191
第七章 冠状动脉多普勒检查194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的原理194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管及血流速度形式195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198
第四节 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技术的局限性和展望201
第八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204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204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206
第三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207
第四节 心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内容219
第五节 展望233
第九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235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目的及意义235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36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仪器及设备237
第四节 操作方法238
第五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指标242
第六节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246
第十章 肺动脉造影250
第一节 肺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50
第二节 肺动脉造影的危险性和并发症251
第三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251
第四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和特殊注意事项253
第五节 肺动脉栓塞的诊断256
第六节 结果分析257
第七节 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262
第十一章 外周动脉造影264
第一节 概述264
第二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65
第三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危险性和并发症265
第四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术前准备和操作技术266
第五节 特殊注意事项268
第六节 结果分析268
第七节 术后观察和并发症处理270
第八节 展望271
第三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技术275
第十二章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275
第一节 历史回顾275
第二节 PTC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75
第三节 PTCA的并发症及其处理277
第四节 PTCA的术前准备280
第五节 PTCA的操作步骤281
第六节 特殊注意事项283
第七节 PTCA患者的术后管理283
第十三章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286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的指征286
第二节 支架置入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299
第三节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操作技术302
第四节 分叉病变药物支架置入技术306
第五节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19
第六节 弥漫性长病变的现代处理策略331
第七节 小血管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34
第八节 开口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36
第九节 成角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51
第十节 严重钙化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53
第十一节 血栓性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61
第十二节 再狭窄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72
第十三节 老年冠状动脉的支架置入术376
第十四节 特殊病变的支架置入术387
第十五节 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401
第十四章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421
第一节 概述421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421
第三节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技术要点421
第四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效果424
第五节 问题和展望425
第十五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428
第一节 概述428
第二节 非ST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PCI治疗策略430
第三节 急性ST抬高的心肌梗死的PCI治疗策略438
第四节 特殊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PCI治疗策略445
第十六章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453
第一节 概述453
第二节 不同激光及心肌血运重建术常用的激光器456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458
第四节 手术类型及操作方法459
第五节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机制461
第六节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464
第七节 展望471
第十七章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474
第一节 概述474
第二节 导管消融治疗的原理475
第三节 射频消融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477
第四节 射频消融术的操作步骤和原则481
第五节 游离壁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489
第六节 房室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502
第七节 Mahaim束的射频消融508
第八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512
第九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520
第十节 病态窦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534
第十一节 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537
第十二节 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551
第十三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570
第十八章 临时性心脏起搏术588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588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588
第三节 临时起搏术所需条件589
第四节 操作步骤590
第五节 起搏及参数设置592
第六节 注意事项593
第七节 特殊情况的临时起搏594
第十九章 永久性心脏起搏术597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597
第二节 风险性和并发症601
第三节 起搏器编码和程控功能604
第四节 选择起搏器的个体化原则606
第五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607
第六节 起搏器的程控设置619
第七节 病人术后管理和随访623
第八节 起搏器的更换624
第九节 环境中的危险因素624
第十节 展望625
第二十章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627
第一节 概述627
第二节 ICD植入适应证和禁忌证628
第三节 ICD植入的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630
第四节 特殊注意事项634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635
第六节 患者的术后管理和随访637
第七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638
第八节 展望639
第二十一章 经皮心脏瓣膜成形术641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641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643
第三节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643
第四节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647
第五节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651
第二十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655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655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662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670
第二十三章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682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682
第二节 操作技术683
第三节 并发症及处理685
第四节 术后随访686
第二十四章 心包穿刺和引流689
第一节 概述689
第二节 心包疾病690
第三节 心脏压塞696
第四节 缩窄性心包炎702
第五节 临床常见的心包疾病705
第六节 心包穿刺引流适应证711
第七节 心包穿刺引流禁忌证712
第八节 心包穿刺的危险性712
第九节 心包穿刺的操作设备和器械712
第十节 操作人员713
第十一节 心包穿刺的术前准备713
第十二节 心包穿刺的操作步骤714
第十三节 心包穿刺的其他径路717
第十四节 心包穿刺的心电图监测718
第十五节 心包穿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719
第十六节 心包活检和灌洗术720
第十七节 并发症处理及病人的术后护理724
第十八节 心包穿刺的特殊注意事项及操作核查表725
第十九节 展望730
第二十五章 复合心血管病732
第一节 概述732
第二节 复合心血管病的诊断733
第三节 复合心血管病的治疗734
第四节 展望738
第四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相关问题743
第二十六章 导管断端的取出和打结的松解743
第一节 经血管取出栓塞导管或导引钢丝743
第二节 心内或血管内导管打结的松解750
第三节 展望756
第二十七章 体外电转复和除颤758
第一节 电转复和除颤的电生理机制758
第二节 心脏易损期759
第三节 影响电转复效果的主要因素759
第四节 电转复/除颤器的类型762
第五节 电转复的并发症763
第六节 电转复/除颤的适应证764
第七节 同步电复律的禁忌证766
第八节 电复律技术767
第九节 直流电转复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768
第十节 特殊情况下电转复/除颤770
第十一节 展望772
第二十八章 导管室急诊心肺复苏术774
第一节 概述774
第二节 适应证775
第三节 禁忌证775
第四节 危险性与并发症775
第五节 心肺复苏设备及人员配备776
第六节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患者的管理777
第七节 心肺复苏的结局及终点784
第二十九章 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及其防治786
第一节 关于造影剂的概述786
第二节 造影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788
第三十章 介入操作辐射损伤的防护798
第一节 辐射及其生物学损伤的度量单位798
第二节 辐射剂量的评估799
第三节 心脏介入手术中操作人员的照射剂量802
第四节 移动式X线机的照射剂量803
第五节 辐射的防护方法804
第六节 特殊病人的辐射防护806
第七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807
第八节 有关照射量的法律问题808
第九节 展望809
第三十一章 介入操作中的电损伤及其防护811
第一节 电敏感患者811
第二节 电流的流动811
第三节 人体触电812
第四节 危险电流的来源813
第五节 心导管室、ICU和CCU中的典型导体815
第六节 易于发生电损伤的危险情形815
第七节 心血管介入操作者的注意事项816
第八节 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经常检查和维护818
第九节 建立专门的检查制度819
第十节 导管室内导线的设置819
第三十二章 介入操作的医学法律问题821
第一节 医疗过失诉讼的基本内容821
第二节 医师有责任取得知情的签字同意822
第三节 病历作为诉讼证据824
第四节 产品的责任824
第五节 医院的责任825
第六节 医学立法对医师职责的规定825
附录827
附录1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型827
附录2 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定义827
附录3 冠状动脉双分叉病变的分类828
附录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TIMI血流评价828
附录5 冠状动脉和桥血管狭窄病变远端的血流分级829
附录6 PTCA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的标准定义829
附录7 介入心脏病学医师资格认证指南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