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精纺厂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精纺厂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1205835.jpg)
- 刘纪营,王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2422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精梳(学科: 毛纺机械 学科: 看管操作法) 精梳 毛纺机械 看管操作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精纺厂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精梳毛纺织生产基础知识1
第一节 名词术语1
第二节 精纺织物生产工艺流程3
第三节 几种纤维的基本性能4
第四节 毛织品品号、纱批编号办法5
第五节 精纺毛织品风格特征6
第六节 温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0
第七节 安全操作规程及文明生产11
第二篇 条染复精梳车间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5
第一章 条染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5
第一节 应知部分15
一、条染工序的主要作用和目的15
二、条染设备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5
三、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7
第二节 应会部分19
一、松球操作法19
二、毛球染色操作法20
三、脱水操作法21
附录一 松球工序操作测定标准21
附录二 染色工序操作测定标准22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23
一、染色方法23
二、常见染色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4
第二章 复洗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28
第一节 应知部分28
一、复洗工序的主要作用和目的28
二、复洗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28
三、安全生产注意事项29
第二节 应会部分29
复洗操作法29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30
一、复洗操作注意事项30
二、复洗后质量要求31
附录 复洗工序操作测定标准31
第三章 (精梳前、后)针梳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33
第一节 应知部分33
一、针梳工序的主要作用和目的33
二、针梳机的主要结构和作用33
三、安全生产注意事项34
第二节 应会部分34
一、交接班工作34
二、巡回工作35
三、工作计划性36
四、清洁工作36
五、防疵捉疵37
六、掌握机器性能38
七、安全生产39
八、具体操作法39
附录一 针梳工序操作测定标准40
附录二 针梳操作技术评级标准42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42
一、操作注意事项42
二、针梳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43
三、主要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5
四、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6
五、生产指标和定额46
第四章 精梳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48
第一节 应知部分48
一、精梳工序的主要任务和作用48
二、精梳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48
三、安全生产注意事项49
第二节 应会部分49
一、交接班工作49
二、巡回工作50
三、单项操作51
四、清洁工作52
附录一 精梳值车操作技术分级标准54
附录二 精梳工序操作技术测定方法55
附录三 精梳值车工作法测定表58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58
一、操作注意事项58
二、精梳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59
三、主要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61
四、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61
五、生产指标和定额62
第三篇 纺纱车间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65
第一章 粗纱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65
第一节 应知部分65
一、粗纱工序的作用和目的65
二、粗纱机的主要机构组成65
三、粗纱机的特点65
四、牵伸和并合原理66
五、粗纱质量控制68
六、粗纱产量指标70
七、粗纱节约指标70
八、车间温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71
九、各品种原料、纱批的编号方法71
十、生产管理制度72
十一、一般的电器知识与消防知识74
第二节 应会部分74
一、交接班工作74
二、巡回工作75
三、清洁工作76
四、防疵、捉疵79
五、单项操作81
六、英纺前纺操作须知90
七、安全操作91
附录 粗纱工序操作技术测定评分标准92
第二章 细纱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96
第一节 应知部分96
一、细纱工序的目的和任务96
二、B583A型细纱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96
三、细纱机主要部件的质量要求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97
四、细纱质量指标97
五、细纱产量指标及消耗98
六、细纱节约指标98
七、细纱运转管理99
八、车间温湿度要求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00
九、文明生产及安全操作规程100
十、岗位责任制101
十一、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办法101
第二节 应会部分103
一、工作法的基本特点103
二、交接班工作103
三、巡回工作104
四、清洁工作107
五、工作计划性109
六、质量把关109
七、单项操作110
附录一 细纱工序操作技术分级标准112
附录二 细纱工序操作技术测定方法112
附录三 毛精纺纱值车工全能测定操作法测定表113
第三章 并线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15
第一节 应知部分115
一、并线工序的作用和目的115
二、1381型并线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15
三、并线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16
第二节 应会部分117
一、交接班工作117
二、巡回工作117
三、清洁工作118
四、质量把关工作118
五、单项操作119
附录 1381型并线机操作测定考核标准120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122
一、并线操作注意事项122
二、并线主要疵品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122
三、并线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24
四、并线机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25
五、并线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125
第四章 捻线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27
第一节 应知部分127
一、捻线工序的任务和目的127
二、B601型捻线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27
三、捻线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28
第二节 应会部分130
一、交接班工作130
二、巡回工作130
三、清洁工作133
四、质量把关工作133
五、单项操作134
附录一 B601型捻线机操作测定方法136
附录二 捻线操作技术评级标准137
附录三 捻线值车工作法测定表138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139
一、捻线操作注意事项139
二、捻线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140
三、捻线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41
四、捻线机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41
五、捻线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142
第五章 络纱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44
第一节 应知部分144
一、络纱工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144
二、1332型槽筒络纱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44
三、络纱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44
第二节 应会部分145
一、交接班工作145
二、巡回工作146
三、清洁工作147
四、质量把关工作148
五、掌握机械性能,解决疑难问题149
六、单项操作150
附录一 络筒工序测定方法154
附录二 络纱操作技术评级标准159
附录三 络筒(络经)值车工作法测定表160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161
一、络纱操作注意事项161
二、络纱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162
三、络纱主要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65
四、络纱应满足的工艺要求165
五、络筒机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66
六、络纱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166
第六章 蒸纱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68
第一节 应知部分168
一、蒸纱工序的任务和目的168
二、H032型蒸纱机的主要结构和作用168
三、蒸纱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68
第二节 应会部分169
一、交接班工作169
二、巡回工作169
三、清洁工作170
四、质量把关工作170
五、单项操作171
六、蒸纱质量要求171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172
一、蒸纱操作注意事项172
二、蒸纱工艺对蒸纱质量的影响172
三、蒸纱工艺条件173
四、蒸纱要求174
五、蒸纱适用范围174
第四篇 织造车间各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77
第一章 整经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77
第一节 应知部分177
一、整经工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177
二、整经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177
三、整经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78
第二节 应会部分178
一、交接班工作178
二、基本操作180
三、清洁工作183
四、质量把关工作184
五、单项操作186
附录一 测定方法187
附录二 整经工序操作技术评级标准190
附录三 整经值车工作法测定表191
附录四 整经换筒工作法测定表192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193
一、整经操作注意事项193
二、整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194
三、整经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94
四、整经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95
五、整经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195
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96
第二章 穿经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198
第一节 应知部分198
一、穿经工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198
二、各种穿经方法、设备及生产效率198
三、穿经安全生产注意事项201
第二节 应会部分201
一、交接班工作202
二、穿前准备工作202
三、操作顺序203
四、清洁工作206
五、质量把关工作206
六、单项操作207
附录一 好轴率质量检查项目及疵点扣分标准207
附录二 穿经操作技术测定方法208
附录三 穿筘值车工操作测定表210
附录四 插停经片操作测定考核标准211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211
一、穿经操作注意事项211
二、穿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13
第三章 卷纬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214
第一节 应知部分214
一、卷纬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14
二、卷纬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214
三、卷纬安全生产注意事项214
第二节 应会部分215
一、交接班工作215
二、巡回工作216
三、清洁工作217
四、质量把关工作217
五、掌握机械性能,解决疑难问题219
六、单项操作220
附录一 卷纬操作技术测定方法222
附录二 卷纬操作技术评级标准223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223
一、H191型卷纬机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23
二、对纤子的技术要求224
三、合理选择工艺参数224
第四章 织造工序设备值车工作法227
第一节 应知部分227
一、织造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27
二、H212型织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227
三、织造安全生产注意事项228
第二节 应会部分230
一、掌握工作法的目的230
二、单项操作230
三、交接班工作233
四、巡回工作235
五、工作机动性240
附录一 织造值车工操作计分标准242
附录二 织造值车工巡回操作扣分标准242
附录三 织布值车工操作技术评级标准244
附录四 H212型毛织机值车工操作测定表245
第三节 相关基础知识246
一、生产指标和定额246
二、织布主要工艺要求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247
三、织机主要机构的作用及与产品质量的关系250
四、坯布中主要疵点的成因及预防、检查方法251
五、安全操作规程及文明生产255
第五篇 染整车间各工序值车工作法257
第一章 生产基础知识257
一、染整车间通用工艺流程257
二、整理的种类、作用和质量要求257
第二章 修呢工序259
第一节 应知部分259
一、修呢工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259
二、生产指标及定额259
三、织物组织260
四、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及消防知识261
五、织物外观疵点262
第二节 应会部分264
一、织物正反面的区别264
二、修呢操作265
三、生修中不宜修补的范围268
四、单项操作方法269
五、清洁工作274
附录 修呢工序操作测定考核标准274
第三章 湿整理276
第一节 洗呢工序276
Ⅰ 应知部分276
一、洗呢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76
二、洗呢设备的主要构造276
三、洗呢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276
四、洗呢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77
五、洗呢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277
六、洗呢安全操作规程278
Ⅱ 应会部分279
操作要求279
第二节 煮呢工序280
Ⅰ 应知部分280
一、煮呢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80
二、煮呢设备的主要构造及作用280
三、煮呢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281
四、煮呢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81
五、煮呢工序质量把关及检查主要内容282
六、煮呢安全操作规程283
Ⅱ 应会部分283
操作要求283
第三节 烘呢工序284
Ⅰ 应知部分284
一、烘呢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84
二、烘呢设备的主要构造及作用284
三、烘呢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284
四、烘呢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85
五、烘呢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285
六、安全操作规程286
Ⅱ 应会部分286
操作要求286
第四节 吸水工序287
Ⅰ 应知部分287
安全操作规程287
Ⅱ 应会部分287
操作要求287
第五节 轧浆工序288
Ⅰ 应知部分288
安全操作规程288
Ⅱ 应会部分288
操作要求288
第四章 干整理290
第一节 烧毛工序290
Ⅰ 应知部分290
一、烧毛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90
二、烧毛机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290
三、烧毛工序的工艺因素及对质量的影响291
四、烧毛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291
五、烧毛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92
六、安全操作规程292
Ⅱ 应会部分293
一、正确使用机器面板293
二、操作要求293
三、开、关车操作295
第二节 刷毛工序295
Ⅰ 应知部分295
一、刷毛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95
二、刷毛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95
三、刷毛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296
四、安全操作规程296
Ⅱ 应会部分296
操作要求296
第三节 剪毛工序297
Ⅰ 应知部分297
一、剪毛工序的任务和目的297
二、剪毛机主要构造及其作用297
三、剪毛工序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297
四、剪毛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298
五、剪毛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298
六、安全操作规程299
Ⅱ 应会部分300
一、正确使用机器面板300
二、操作要求300
第四节 热定形工序301
Ⅰ 应知部分301
一、热定形工序的任务和目的301
二、热定形设备的主要构造301
三、热定形的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301
四、热定形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302
五、热定形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302
六、安全操作规程302
Ⅱ 应会部分303
操作要求303
第五节 给湿工序304
Ⅰ 应知部分304
一、给湿工序的任务和目的304
二、给湿设备主要构造及其作用304
三、给湿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304
四、给湿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305
五、给湿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305
六、安全操作规程305
Ⅱ 应会部分305
操作要求305
第六节 电压工序306
Ⅰ 应知部分306
一、电压工序的任务和目的306
二、电压设备的主要构造306
三、电压工艺因素说明及对质量的影响306
四、电压工序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306
五、电压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307
六、安全操作规程307
Ⅱ 应会部分308
操作要求308
第七节 蒸呢工序309
Ⅰ 应知部分309
一、蒸呢工序的任务和目的309
二、蒸呢设备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309
三、蒸呢工艺因素说明及其对质量的影响309
四、蒸呢工序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310
五、蒸呢质量检查及把关主要内容310
六、安全操作规程311
2 应会部分312
一、正确使用机器面板312
二、操作要求312
附录313
一、二道返工新标准313
二、考核生修二道标准314
三、染整车间工艺操作管理检查细则314
附录 计量器具操作规程317
一、YG086型缕纱测长机操作规程317
二、Y351型缕纱测长机操作规程319
三、Y331型捻度机操作规程321
四、Y361型单纱强力机操作规程322
五、链条天平操作规程324
六、Y802型八篮烘箱操作规程325
七、Y381A型摇黑板机操作规程326
八、YG501型起毛起球仪操作规程327
九、YG541型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操作规程329
十、YG026—250型织物强力仪操作规程331
十一、织物密度分析镜操作规程333
十二、台秤使用操作规程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