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教程
  • 陈贤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920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中小学-乡村教育:远距离教育-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编 理论篇:新理念6

第1章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6

1.1振兴农村教育的新思路6

1.1.1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6

1.1.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标和特点7

1.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新任务8

1.2.1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8

1.2.2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需要9

1.2.3开展农村教育问题科学研究的需要9

1.3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探索10

1.3.1教育资源的概述10

1.3.2科学应用教育资源11

第2章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技术应用的新境界14

2.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4

2.1.1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14

2.1.2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15

2.2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在于应用15

2.2.1应用是价值的体现15

2.2.2应用是艺术的体现16

2.2.3应用是创新的体现16

2.3教学设计是应用的关键环节17

2.3.1教学设计概述18

2.3.2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19

2.3.3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全过程19

第二编 技术篇:新技术23

第3章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系统23

3.1简单实用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23

3.1.1简单实用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23

3.1.2教学光盘播放系统的特点25

3.2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26

3.2.1设备介绍26

3.2.2设备的连接27

3.2.3系统的资源和使用27

3.2.4系统维护28

3.3教学光盘播放系统的教学策略28

3.3.1视听教学理论28

3.3.2光盘播放系统的教学策略31

第4章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系统33

4.1卫星数据(IP)广播接收系统33

4.1.1卫星通信技术基础33

4.1.2 Ku波段卫星IP数字广播系统36

4.1.3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37

4.2“天地合一”的卫星教学收视系统39

4.2.1卫星教学收视系统介绍39

4.2.2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设备和配置40

4.3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42

4.3.1收视系统的安装42

4.3.2系统维护44

4.4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资源和应用44

4.4.1基于卫星收视系统的教学资源44

4.4.2卫视系统教学资源的应用和管理45

4.5基于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教学策略46

第5章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系统48

5.1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室系统48

5.1.1计算机教室系统介绍48

5.1.2计算机教室系统的特点50

5.2计算机教室系统的安装50

5.2.1计算机教室系统的环境准备和布置51

5.2.2相关的软硬件设备51

5.2.3网络的连接和设置52

5.2.4其他需注意的事项55

5.3基于计算机教室系统的教和学的策略55

5.3.1高效的课堂教学55

5.3.2愉快的协作学习57

5.3.3充分的资源共享57

5.3.4虚拟的Internet浏览57

5.4计算机教室系统维护58

5.4.1计算机教室的硬件维护58

5.4.2计算机教室的软件维护59

5.4.3计算机教室的其他维护63

第6章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64

6.1计算机基础概述64

6.1.1计算机基础知识64

6.1.2中文版Windows XP基础68

6.1.3 Word 2003应用简述84

6.1.4 Excel 2003应用简述97

6.2网络技术基础知识110

6.2.1计算机网络基础110

6.2.2 Internet基础知识115

6.3网络安全与知识产权123

6.3.1网络安全123

6.3.2知识产权123

第7章 中小学常用软件和制作平台125

7.1常用工具软件介绍125

7.2课件制作平台介绍126

7.2.1用画图工具软件绘制图形126

7.2.2用“几何画板”作数学课件129

7.2.3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课件135

第8章 网络教育资源的搜集与利用143

8.1网络教育资源及其特点143

8.1.1网络教育资源概念143

8.1.2网络教育资源特点144

8.2网络教育资源的搜集144

8.2.1网络搜索引擎的分类145

8.2.2著名的搜索引擎简介145

8.2.3搜索的方法和技巧147

8.2.4用工具软件搜索和下载教育资源148

8.2.5网络资源的搜索步骤和保存方法148

8.3著名教育资源网站简介149

8.3.1网络文献资源的级别及站点推介149

8.3.2常用教育教学资源网站推介150

第三编 实践篇:新探索155

第9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概述155

9.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155

9.1.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提出155

9.1.2课程整合的积极意义156

9.1.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157

9.1.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推进策略159

9.2整合实践催生新的教学模式161

9.2.1教学模式及其基本结构要素161

9.2.2新型教学模式产生的必然性163

9.3几种典型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特点介绍163

9.3.1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模式163

9.3.2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模式165

9.3.3网络环境下的助学模式167

9.3.4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W ebQuest)模式167

第10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整合170

10.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案例170

10.1.1《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第一课时)170

10.1.2《走近李白》课堂实录174

10.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案例179

10.2.1《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实录179

10.2.2《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教学实录186

10.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案例190

10.3.1 《Sounds》教学设计190

10.4信息技术与小学艺术学科整合案例193

10.4.1《对称的美》教学设计194

10.4.2《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96

10.5信息技术与小学自然学科整合案例198

10.5.1《两栖动物》课堂教学实录198

10.6信息技术与综合性学习整合案例202

10.6.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设计(WebQuest)202

第11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教学整合208

11.1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208

11.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案例211

11.3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案例215

11.4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案例217

11.5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案例220

11.6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案例225

11.7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案例229

11.8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课程整合案例232

11.9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整合案例235

11.10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案例238

11.11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案例241

第四编 研究篇:新发展248

第12章 教育技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248

12.1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248

12.1.1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248

12.1.2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250

12.1.3提供创新教育的学习工具和舞台250

12.2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251

12.2.1课程及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251

12.2.2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251

12.3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和学习观252

12.3.1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52

12.3.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观——现代学习方式253

12.3.3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55

12.4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257

12.4.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57

12.4.2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258

12.4.3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60

第13章 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新平台262

13.1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化262

13.1.1新时期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262

13.1.2教师专业化概述263

13.2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265

13.2.1课程资源及其基本特点265

13.2.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265

13.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解读268

13.3.1什么是“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268

13.3.2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宗旨和原则268

13.3.3教师网联计划的推进方针和策略269

13.3.4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重要意义269

结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71

参考文献273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