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 赵家祥,梁树发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00539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章 新技术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1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1

一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根本区别1

二 物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11

第二节 理论界的意见分歧18

一 问题的提出18

二 几种不同看法24

第三节 生产是基础 科学是主导29

一 科学--技术--生产 过程的产生29

二 当代物质生产和科学生产的相互关系32

三 坚持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43

第二章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55

第一节 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方法55

一 社会形态的静态结构56

二 划分社会发展阶段方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58

第二节 技术社会形态62

一 技术社会形态的涵义62

二 提出技术社会形态概念的意义63

第三节 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评价67

一 国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的看法67

二 信息社会与五种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76

三 信息社会与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81

四 信息社会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86

五 信息社会与权力分配问题88

第三章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新特点97

第一节 当代社会革命的总过程97

一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联系的条件97

二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过程99

三 正确理解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105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主义革命109

一 电工技术革命 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结束109

二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117

一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条件的形成122

第三节 革命条件发展的渐进性和不平衡性122

二 当前影响革命形势发展的因素126

三 革命条件发展的不平衡性129

第四节 革命形式的多种选择性131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形式的基本思想132

二 新技术革命对革命形式的影响133

三 选择革命形式、道路的指导思想135

第四章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的动力系统137

一 社会进步的涵义139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动力139

二 社会进步的动力系统141

第二节 科技革命是社会进步的独立的特殊的动力145

一 对科技革命社会后果的不同评价145

二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功能150

三 科技革命动力的性质155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 技术决定 论157

一 技术决定 论的两种涵义157

二 唯物史观同 技术决定 论的对立160

三 科学技术不能代替阶级斗争164

第五章 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168

第一节 探讨技术社会作用的基本原则168

一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68

二 评价技术社会作用的标准171

三 制约技术社会作用的社会条件173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作用174

一 新技术革命与贫富差别174

二 新技术革命与失业问题178

三 新技术革命与人性异化186

第三节 新技术革命与南北关系200

一 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考验200

二 科学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工具202

第四节 抓住机会,迎接挑战207

一 我国面临严重挑战207

二 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210

三 制定正确的对策214

后记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