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
  • 廖君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839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侗族-民族文化-研究-锦屏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的基本状况2

(一)历史文献资料2

(二)民族学实地调查资料6

(三)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研究综述12

二、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的选题意义25

(一)理论意义25

(二)现实意义27

三、基本范畴及研究方法29

(一)“文化”、“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特点”29

(二)应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33

(三)本书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34

第一章 南部侗族区域范围及其生存环境36

第一节 侗族的来源36

一、古越人活动地域36

二、侗族族源再认识38

三、侗族民族实体的初步形成43

第二节 南部侗族及其分布区域53

第三节 南部侗族的生存环境56

一、南部侗族生存的自然环境57

二、南部侗族生存的社会环境60

第二章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的属性62

第一节 “温和文化”的概念及其依据63

一、对“文化属性”与“文化冲突”的若干思考63

二、“激进文化”与“温和文化”71

第二节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的“温和文化”属性74

一、因地制宜创造物质文化,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出切合环境特点的地方性生产技术和自然知识75

二、习俗型道德与“合款”组织之款约、款规紧密结合,共同调适民族成员之间、群体之间的关系77

三、由发达的民间自治和自卫机制保障民族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和谐运行79

四、保留有大量的多元宗教信仰与尊崇女性的文化因素80

五、由发达的歌舞艺术承载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82

六、朴实的民风和纯良温和的民族性格构成“温和文化”的可感知表面印象84

第三节 南部侗族“温和文化”属性形成的原因86

一、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空间86

二、自给自足的“溪峒”经济条件88

三、特殊社会土壤的培育89

第三章 南部侗族传统经济文化的特点91

第一节 对南部侗族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特点的认知92

一、经济文化类型相关的理论背景和结论92

二、对南部侗族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特点的再思考94

三、南部侗族传统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95

第二节 南部侗族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102

一、物质文化内涵103

二、精神文化内涵108

第三节 南部侗族稻作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118

一、“农业生境异式经济”理论视野里的南部侗族稻作农耕文化样式119

二、南部侗族稻作农耕文化的生态性、均衡协调性特点121

三、稻作农耕文化所呈现的南部侗族糯谷(米)文化特色124

四、南部侗族稻作农耕文化的原生性特点127

第四章 南部侗族传统制度文化的特点130

第一节 “补腊”制度及其功能和特点131

一、“补腊”宗族组织与“补腊”制度132

二、“补腊”宗法制度之特色135

三、“补腊”制度的社会功能138

四、“补腊”制度与汉族社会宗法制的比较140

第二节 侗款制度的功能和特点141

一、“合款”组织的功能与特征分析141

二、“侗款”制度的内涵、特点149

第三节 南部侗族民间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152

一、“款约”习惯法的起源和主要内容153

二、“款约”习惯法的运作156

三、习惯法的文本形式和主要特点159

第五章 南部侗族传统思维与民族心理素质特点162

第一节 南部侗族象喻型思维方式及特点163

一、象喻型思维方式164

二、南部侗族象喻型思维的特点167

三、象喻型思维的正向功能作用与不足173

第二节 南部侗族传统思维的运思特征和致思趋向174

一、整体性的思维运思特征174

二、和谐统一的思维运思特征177

三、南部侗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女性思维倾向178

第三节 传统文化所折射的南部侗族民族心理素质特征183

一、传统文化折射的民族意识特点184

二、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187

第六章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的象征——鼓楼文化194

第一节 鼓楼及其建筑特点197

一、鼓楼的起源和发展衍变197

二、鼓楼的结构和类型199

三、鼓楼的建筑特点201

四、鼓楼装饰艺术的民族风格203

第二节 鼓楼的功能与鼓楼文化的内涵和价值205

一、鼓楼文化功能的扩充和演进206

二、鼓楼文化的内涵209

三、鼓楼文化的价值214

第三节 鼓楼文化的象征、隐喻及群体认同仪式218

一、鼓楼的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221

二、鼓楼的隐喻意义227

三、群体对鼓楼的认同仪式233

第七章 结语:从文化比较的视阈看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的特征236

第一节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之原生性特征239

一、南部侗语方言体现出语言的原生状态241

二、南部侗族歌谣文化现象具有原生性的特征241

三、南部侗族民俗风情的原始古朴性243

四、原生型的社会组织系统和民主政治形态244

五、南部侗族传统文化与北部侗族传统文化出现差异的原因245

第二节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之平等性和谐特征248

一、社会政治平等和谐250

二、人际关系平等和谐252

三、男女社会地位平等和谐254

四、朴素的民族平等观念及和谐的族群关系256

第三节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之群体性特征258

参考文献266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