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法律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法律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181878.jpg)
- 张喜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工商出版社
- ISBN:780012303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法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劳动法基本理论1
第一章 劳动法学基础理论1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1
一 劳动法律关系是特殊的劳动关系1
二 劳动法律关系的类型属性5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7
一 劳动者8
二 用人单位12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16
一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基础理论16
二 劳动法律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20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概述26
第一节 《劳动法》起草过程26
一 第一次起草劳动法的背景及其动议26
二 第二次起草劳动法的背景及其动议28
三 起草劳动法的最后冲刺30
第二节 《劳动法》的指导思想33
一 劳动法保护的并非劳动者的利益33
二 劳动法不是仅仅保护劳动者的法律35
三 全面领会劳动法的指导思想38
第三节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40
一 总则40
二 促进就业42
三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43
四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44
五 工资46
六 劳动安全卫生48
七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49
八 职业培训50
九 社会保险和福利52
十 劳动争议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55
第三章 劳动合同制度56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56
一 劳动合同的主体和内容57
二 劳动合同订立、变更的原则59
三 无效劳动合同63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65
一 劳动者被动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65
二 劳动合同期限问题67
三 劳动合同试用期问题70
四 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问题71
五 劳动合同中止问题72
六 劳动合同终止问题73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74
一 劳动者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75
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79
三 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85
第四章 集体合同制度88
第一节 集体合同制度基本知识88
一 集体协商及其与平等协商的关系89
二 集体合同概念92
第二节 签订集体合同的步骤96
一 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动议96
二 组成集体协商谈判的代表团97
三 集体协商谈判前的准备98
四 集体协商谈判100
五 集体合同生效101
第三节 集体合同制度注意的问题104
一 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目的105
二 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条件106
三 工会在集体合同中的角色108
四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109
第二部分 劳动争议调解的理论与实务114
第一章 劳动争议调解概述114
第一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114
一 劳动争议调解的主体114
二 劳动争议调解的方法116
三 达成调解协议的主体117
四 劳动争议调解的目的117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的社会基础118
一 劳动争议调解是由劳动关系特点决定的118
二 劳动争议调解是历史形成的制度121
第三节 劳动争议调解类型及其性质比较124
一 劳动争议调解的类型124
二 劳动争议调解的类型比较134
第二章 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原则144
第一节 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原则144
一 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调解145
二 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146
三 双方当事人自愿履行协议148
第二节 及时调解的原则150
一 及时提出申请调解的建议150
二 及时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152
三 促使当事人及时达成协议154
四 及时督促双方履行调解协议157
第三节 依法合理的原则159
一 依法受理当事人的调解申请159
二 依照法规和情理调解161
三 调解协议书应当合理合法163
第四节 平等协商原则165
一 当事人双方权利的平等165
二 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双方167
三 民主协商达成及履行协议169
第三章 调解委员会及其受案范围173
第一节 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73
一 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73
二 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和调解程序178
第二节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183
一 用人单位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的争议183
二 职工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争议188
三 执行国家劳动标准的争议189
四 劳动合同争议190
第三部分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196
第一章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基本理论196
第一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依据和性质196
一 工会法律监督的依据197
二 工会法律监督的性质和特点198
第二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主体的权利和监督内容202
一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主体的一般权利202
二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内容204
第二章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体系208
第一节 县级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208
一 县级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208
二 县级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职责209
第二节 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构及其职责210
一 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构210
二 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责210
第三章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12
第一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类型212
一 县级以上和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12
二 专职和兼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13
三 综合性法律监督员和专业技术法律监督员214
第二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资格和职责214
一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资格215
二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职责216
第四章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法律权利219
第一节 工会法赋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权利219
一 县级以上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监督权利219
二 基层工会参与单位管理的监督权利220
三 工会对侵犯职工权益行为的监督权利220
四 工会对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监督的权利221
五 工会对处分职工行为的监督权利221
六 工会对劳动争议处理的监督权利221
七 工会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监督权利222
第二节 劳动法赋予工会监督的权利223
一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权利的原则性规定223
二 工会在法律程序上的监督权利223
三 工会监督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224
第三节 试行办法规定的监督权利和义务224
一 一般性权利224
二 具体内容的监督权利225
三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其他权利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