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伊万诺夫(Н.А.Иванов),(苏)麦奇科夫斯基(Г.И.Мечковский)主编;袁伦渠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4002·303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程的对象和内容1
第一节 劳动的基本概念1
前言页1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对象2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同其他科学的关系5
第四节《劳动经济学》课程的任务和内容7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及其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的优越性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同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的根本区别和优越性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吸引人们参加劳动的方式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协作与分工的实质和优越性1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优越性26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向共产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的发展和转变31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概念36
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的因素36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意义42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46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水平和速度51
第四章 技术进步及其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58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实质58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向及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62
第三节 提高劳动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改善国民经济中的技术利用的途径72
第五章 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79
第一节 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概念79
第二节 评定文化技术水平的指标81
第三节 工作者熟练程度的提高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一个因素89
第一节 劳动组织的实质93
第六章 劳动组织93
第二节 劳动组织的形式与因素96
第三节 劳动分工——劳动组织的客观基础99
第四节 工业企业中的劳动协作104
第五节 改进工作法和工作地点的组织107
第六节 在科学基础上改进劳动组织的任务110
第七节 国民经济各不同部门劳动组织的特点116
第七章 劳动定额工作120
第一节 劳动定额工作的内容与职能120
第二节 定额工作与劳动组织的改进126
第八章 工时及其利用136
第一节 工时的概念和经济内容136
第二节 工时的计量与统计140
第三节 工时的计划工作14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劳动纪律1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纪律的实质154
第二节 巩固社会主义劳动纪律的方法1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纪律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167
第十章 社会主义竞赛与运用先进生产经验1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竞赛的产生和实质171
第二节 组织社会主义竞赛的列宁主义原则1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竞赛在苏联的发展181
第四节 现阶段社会主义竞赛的主要方向185
第十一章 劳动生产率和职工人数计划的制定195
第一节 劳动计划的意义和内容195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和测算的方法201
第三节 各工业部门和企业(联合公司)制定劳动生产率计划的方法207
第四节 制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对原始数据分析的主要方向218
第五节 职工人数计划的制定221
(1)生产工人人数计划的制定222
(2)确定各类工人出勤人数和在册人数的特点227
(3)确定对基于工人的补充需要量230
(4)培训和提高工人熟练程序的计划232
(5)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人数计划的制定23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工资工作的实质与原则236
第一节 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2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实质241
第三节 工资工作的基本原则243
第十三章 工人的劳动报酬等级制度250
第一节 规定工资标准和职务工资差别的经济原则250
第二节 一级工人的工资标准254
第三节 工资等级表和技术等级标准259
第四节 地区之间的工资调节268
第十四章 工人的工资形式与制度272
第一节 工资形式及其采用的条件272
第二节 计件劳动报酬制度276
第三节 工人奖励工资制289
第十五章 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劳动报酬工作302
第一节 管理部门的劳动性质的特点302
第二节 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职务工资制度的结构304
第三节 划分企业、车间和工段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劳动报酬类别的原则312
第四节 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奖励指标和奖励条件314
第五节 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奖金数额和奖励办法324
第六节 工作人员的一次性奖励328
第一节 工资基金的定义和构成332
第十六章 工资计划工作332
第二节 工人标准工资基金的计算335
第三节 工人小时、日、月工资基金补加额的计算337
第四节 企业其他各类职工工资基金计划的制定340
第五节 物质鼓励基金的确定342
第六节 平均工资计划的制定345
第十七章 工资基金支出的监督和使用的分析347
第一节 监督工资基金支出的组织和形式347
第二节 以工资基金支出分析的内容和方法351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比例关系的分析358
第十八章 劳动力再生产3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概念和规律性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资源的形成(生产)和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就业369
第三节 国民经济所需劳动力的保证,劳动力的来源和形式382
第四节 劳动力平衡表394
第十九章 国民经济中熟练人员的培训407
第一节 熟练工人的培训形式407
第二节 工人的再培训及其熟练程度的提高414
第三节 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417
第二十章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420
第一节 居民生活水平的概念4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居民收入的动态422
第三节 苏联居民消费构成的变化429
第四节 苏联居民的住房保证430
第五节 居民的自由时间和生活水平432
第六节 克服居民生活水平上的差别433
第七节 苏联居民生活水平的地区差别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