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词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词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169329.jpg)
- 许德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754020232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词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前言1
第一章 普通话词汇和北京话词汇1
第一节 在词汇读音方面的联系1
第二节 在词形方面的联系4
第三节 在词法规范方面的联系5
第四节 在互为影响方面的联系6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汇的一般特点9
第一节 词的可塑性9
第二节 因在词汇系统中的层次性不同,词汇具有不同的组织性13
第三节 词在音节上的整齐性15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连锁性”16
第五节 造词的灵活性20
第六节 组词与造句在构成方式上的同一性22
第三章 词汇的一般构成23
第一节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23
第二节 古词语和历史词29
第三节 方言词与行业词38
第四章 从新词语看词汇的发展43
第一节 普通话词汇与北京话词汇中新词语的若干特点44
第二节 旧词的消亡与新词语的产生51
第五章 虚词的形成和发展(上)55
第一节 虚词的来源55
第二节 现代汉语虚词的形成57
第六章 虚词的形成和发展(下)61
第一节 虚词的一般特点61
第二节 虚词的相对稳定性64
第三节 虚词的研究概况65
第四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虚词72
第一节 构词法78
第七章 构词与构形78
第二节 构形法81
第八章 词的意义与义素86
第一节 词的意义及意义系统86
第二节 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89
第三节 附加意义中的感情色彩90
第四节 义素93
第九章 词语的歧义95
第一节 语境歧义词语95
第二节 偏正或同位关系歧义词组96
第三节 偏正或述宾关系歧义词组97
第四节 双宾或单宾关系歧义词组98
第五节 偏正层次关系歧义词组98
第一节 语素的分类100
第十章 语素与单音词在构形上的同一性关系100
第二节 语素与单音词在构形上的同一性102
第三节 这种“同一性”带来的一般特点103
第四节 这种“同一性”带来的词法特点105
第十一章 词义的双宾同指和异指关系112
第一节 同指关系112
第二节 异指关系118
第三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双宾同指和异指关系119
第十二章 词义的“领属性”与“属性”的关系122
第一节 “领属性”与“属性”的区别122
第二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领属性”、“属性”关系124
第十三章 词义的同位与等价关系125
第一节 同位与等价125
第二节 A式与B式126
第三节 A式B式并存的内部条件129
第四节 b?c类举131
第五节 b与c之间可插入的成分138
第六节 其他同位词语139
第七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同位、等价关系139
第十四章 特殊义词语的肯定、否定式不对称关系141
第一节 只有肯定式的形容词141
第二节 只有否定式的形容词144
第三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肯定、否定式不对称关系146
第十五章 北京话词汇中强义词语的强势取代关系148
第一节 若干强义副词的强势取代功能148
第二节 其他成分的强势取代功能149
第十六章 词语的羡余表义153
第一节 羡余表义词组的特点153
第二节 羡余表义词组例解153
第三节 北京话词汇中的羡余表义词语156
第一节 表示空间、方位上的递进性与连续性157
第十七章 词语的递进表义157
第二节 表示时间上的递进性与连续性158
第三节 表示人际关系的关连性与延续性159
第四节 表示枢纽性、递进性160
第五节 表示往复性、连续性161
第六节 亚型递进表义词组162
第七节 递进表义词组的功能163
第十八章 词语的矛盾表义165
第一节 矛盾表义词组(一)165
第二节 矛盾表义词组(二)166
第三节 矛盾表义词组的理据性167
第十九章 北京话词汇中的倾斜表义168
第一节 向原义的“能量”义倾斜168
第二节 向原义的“包容物”义倾斜170
第三节 向原义的具体特指义倾斜172
第四节 向原义的褒贬义或积极、消极义倾斜174
第五节 向原义的淡化、客体义倾斜178
第六节 倾斜表义的特点179
第二十章 换称词语与词义的代换性181
第一节 换称词语的分类181
第二节 换称词语的功能及其与一般惯用语的区别190
第二十一章 反义词等与词义中的二元性、三元性193
第一节 反义词与词义中的二元性、三元性193
第二节 色彩意义的对立与词义中的二元性、三元性197
第三节 一般的“二分法”与词义中的二元性、三元性198
第四节 词义二元性的排斥与选择198
第二十二章 如何看待词汇与信息处理的关系201
第一节 汉语信息处理的一般情况201
第二节 词汇是最基本的载信单元201
第三节 在信息处理中分词及分词规范的重要性204
第一节 编码颠倒206
第二十三章 如何解决词语信息的特殊误差问题206
第二节 编码超前208
第三节 译码误差209
第四节 信号残缺210
第二十四章 如何使用人名、地名词语212
第一节 名字212
第二节 姓氏218
第三节 地名222
第二十五章 如何看待词语的节奏与意义的关系229
第一节 词语本身的节拍229
第二节 词语在句中的节奏和平衡234
第二十六章 如何看待汉字的特殊表义性对于词汇的反作用238
第一节 干扰作用239
第二节 催化作用244
第三节 媒介作用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