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光化学分析 矿物、矿石及土壤的光谱化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爱伦斯(L.H.Ahrens)撰;殷宁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21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光化学分析 矿物、矿石及土壤的光谱化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8
绪言10
图片15
第一部分 一般原理19
第一章 导言19
2-2 原子构造和量子论25
23-1 小引25
2-1 一般介绍25
第二章 光谱之来源及其解释25
2-3 量子数28
2-4 多重性29
2-5 原子的能级(态)30
2-6 一些选择定则31
2-7 能级或能项之图示:激发电位31
2-8 从文献中来取得项符号与激发数据33
2-9 第二类碰撞:亚稳状态34
2-10 电离电位35
2-11 谱线之超精细结构36
2-12 多重线中谱线之相对强度36
第三章 直流?电的一些物理特性38
3-1 电弧中之激发38
3-2 电弧的温度及电离电位40
3-3 电离度及温度43
3-5 谱线之相对强度及温度45
3-4 阴极层富集现象45
3-6 电弧温度之测量48
3-7 谱线固有之形状及宽度50
3-8 自吸与自蚀51
第四章 电弧光源的功率55
4-1 总论55
4-2 电流之控制56
4-3 多重电源组58
4-4 间歇(脉冲的或断续的)电弧58
第五章 定性分析59
5-1 取样及样品之配制59
5-2 燃弧前样品进一步的配制63
5-3 电极中之杂质以及电极之纯制66
5-4 电极之形状及大小71
5-5 将元素引入弧焰中的一些其他较不常用的方法74
5-6 阴极层激发76
5-7 元素的最灵敏谱线81
5-8 鉴别元素的方法85
5-10 电弧像的颜色88
5-9 定性分析的狭缝照明88
5-11 目视(分光计的)分析92
第六章 选择挥发93
6-1 总论93
6-2 沸点及选择挥发94
6-3 选择挥发的消除97
6-4 选择挥发的利用99
第七章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101
7-1 引言101
7-2 样品之准备及电极之装载101
7-3 光谱化学中定量分析的基本假说103
内标104
7-4 概论104
7-5 内标之选择106
7-6 第一个因素:样品对内标的纯度107
7-7 第二个因素:挥发率109
7-8 第三个因素:激发的差异111
7-9 第四个因素:内标线上的自吸115
7-10 第五个因素:内示线与分析线的距离117
7-11 第六个因素:分析线对的强度比对于成分改变的稳定性117
7-12 第七个因素:电离电位差118
7-13 第八个因素:原子量的差异118
7-14 第九个因素:内标的纯度118
7-16 分析线上的自吸120
7-15 匀称线对120
7-17 定量分析中应用吸收强度比的可能性123
7-18 不用内标的定量光谱化学分析125
7-19 利用谱线宽度进行定理分析126
7-20 标准样品的配制127
7-21 分析前的元素化学浓缩法130
7-22 光谱方法的再现性(精确性)及准确性的统计表示131
7-23 定量分析的狭缝照明134
第八章 成分变化对谱线强度的影响136
8-1 由于成分改变而引起谱线强度变化的一些例子136
8-2 挥发139
8-3 电弧温度:光谱缓冲剂141
8-4 第二类碰撞145
8-5 弧焰中质点的原子量及分子量146
8-6 阴离子的作用146
8-7 晶体结构147
8-8 成分变化对于定性分析的影响147
第九章 辐射能之照相测量法以及工作曲线之制作148
9-1 测微光度仪,照相密度以及校正曲线148
9-2 特性曲线152
9-3 摄取一系列递减的强度制作校正曲线155
9-4 工作曲线162
9-5 获得强度以及工作曲线的一些其他方法165
9-6 用目视法测定谱线强度的半定量分析169
9-7 背景之校正170
9-8 干扰谱线的校正172
第十章 电弧中的带状光谱发射175
10-1 分子的激发175
10-2 一些比较普通的分子发射体的详论177
第二部分 元素182
第十一章 通常适用于大多数元素的半定量法及定量法182
第十二章 Li:Rb及Cs189
12-1 锂189
12-2 铷及铯191
第十三章 B;Be;Sr及Ba195
13-1 硼195
13-2 铍196
13-3 锶及钡197
第十四章 F及Cl201
14-1 氟201
14-2 氯204
第十五章 Ga;In;Tl206
15-1 镓206
15-2 铟208
15-3 铊209
第十六章 稀土元素(Y及57-71元素)212
第十七章 Sc;Zr及Hf;U及 Th;Re219
17-1 钪219
17-2 锆及铪220
17-3 铀及钍222
17-4 铼224
第十八章 贵金属Ag;Au;Pt;Pd;Rh;Ir;Os及Ru226
18-1 银226
18-2 金227
18-3 铂族元素(Pt;Pd;Rh;Ir;Os及Ru)228
第十九章 W;Mo;Nb及Ta;Te及Se;P231
19-1 钨231
19-2 钼232
19-3 铌及钽233
19-4 碲及硒235
19-5 磷236
第二十章 Zn;Cd;As;Sb;Bi及Hg237
21-1 铅243
第二十一章 Pb;Cu;Sn;Ge243
21-2 铜244
21-3 锡247
21-4 锗248
第二十二章 Ni及Co;V;Cr250
22-1 镍及钴250
22-2 钒252
22-3 铬254
第二十三章 经常作为主要成分而存在的普通元素(Si;Al;Ca;Mg;Fe;Mn;Ti;K及Na)255
23-2 克瓦汉(1947)持为分析矿物及岩石所发展的方法256
23-3 长石中的钾258
23-4 杰考克斯(1947)法259
23-5 菲兹及墨雷(1945)专为分析微量样品而提出的方法260
23-6 一些普通元素的检定法以及当这些元素作为微量组份存在时的定量法260
文献目录264
波长表295
元素周期表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