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科学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殷辂,贾轸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0214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科学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
二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3
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9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结合12
一 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为现实12
二 从一国到多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4
三 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实践16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21
一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必要性21
二 社会主义再认识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24
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27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6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36
二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9
第二节 不发达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44
一 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越过资本主义阶段44
二 不发达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条件和原48
因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50
一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50
然50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5
三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体现5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64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及其形成64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客观依据67
三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回顾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7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7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7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83
二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85
三 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8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91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91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全面理解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钥匙93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94
一 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现代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96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96
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99
第二节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0
一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及其理论根据100
二 坚持生产力标准,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种种空想的界限105
三 确立和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意义108
第三节 集中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10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任务11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到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战略113
三 贯彻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着重解决的几个同题119
四 艰苦创业,勤俭建国12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126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26
一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6
二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1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全面改革131
一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131
二 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138
三 社会主义的其他改革144
一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46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46
二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151
三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52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154
一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154
二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156
三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和区别158
一 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162
第二节 建设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之一162
二 建设民主政治同发展商品经济是同一过程165
三 建设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1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168
一 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168
二 完善民主政治制度171
三 完备社会主义法制174
第四节 建设民主政治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77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事业胜利的保证177
在179
二 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179
三 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8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82
一 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及其与物质文明的相互关182
系182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83
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186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任务189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201
一 进行理想教育,用共同理想团结全国人民201
二 加强道德建设,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202
风尚202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205
四 努力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206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含义和特征209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209
第七章 “一国两制”和爱国统一战线209
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212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215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18
一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21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对象和任务221
三 进一步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25
一 两大主题的国际依据228
第八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8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228
二 对战争与和平的新分析230
三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233
第二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总原则236
一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36
二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41
三 发展与各国关系必须遵循的和平共处五项244
原则244
一 围绕主题调整外交格局247
第三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任务和要求247
二 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250
三 发展与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之间的友好合作252
四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54
第九章 党的领导和建设257
第一节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57
一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57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63
一 执政党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267
第二节 领导改革开放的执政党必须经受双重考验267
二 领导改革开放的党要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2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276
一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276
二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279
三 提高干部和党员的素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280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282
第十章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最终实287
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87
第一节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87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87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92
三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95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的而奋斗298
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298
二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302
三 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而奋斗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