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原理、安装、测试和检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原理、安装、测试和检修](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38754.jpg)
- 周顺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2349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原理、安装、测试和检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卫星电视概述1
§1-1 静止卫星与卫星电视广播1
一、静止卫星1
二、卫星电视广播1
目录1
三、卫星电视广播与卫星电视分配2
§1-2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2
一、上行地球站2
二、广播卫星3
三、卫星电视接收站3
§1-3 卫星电视广播的特点4
四、高频头输入输出特性及互调特性测试 (114
四、跟踪遥测指令站4
§1-4 卫星电视广播的频段与频道5
一、无线电频率使用的分区5
二、卫星广播的频段划分5
三、Ku频段的频道划分6
四、C频段的频道划分6
§1-5 卫星广播的体制7
一、卫星电视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7
二、卫星电视伴音信号的传输方式7
§1-6 卫星电视的发展及其现状9
一、最早的两次卫星广播试验9
二、世界各国相继发展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10
三、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趋势13
四、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展望14
第二章 卫星电视信号广播与接收的主要技术问题15
§2-1 电视信号的制式和参数15
一、黑白电视信号与彩色电视信号15
二、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16
三、电视信号的正负极性16
§2-2 电视信号的调频技术17
一、正弦波的调频及其卡松带宽17
二、电视信号的调频及其卡松带宽18
三、调频制的调制增益和制度增益20
§2-3 调频解调器的门限扩展技术21
一、门限裕量与门限扩展解调的概念21
四、调频解调器的门限效应21
二、门限扩展解调的方法22
三、锁相环解调器(PLD)22
四、频率负反馈锁相环门扩解调器25
§2-4 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25
一、预加重的概念和作用25
二、视频预加重和去加重特性及其网络参数26
三、伴音预加重和去加重网络27
一、能量扩散的作用28
§2-5 能量扩散技术28
二、能量扩散的方法29
三、能量扩散的计算30
§2-6 电视制式转换技术30
一、NTSC制式到A-PAL制式的模拟转换技术30
四、去能量扩散30
二、模拟方式处理的制式转换32
三、数字制式转换技术33
§2-7 双画面传输技术和图像信号加扰技术34
一、双画面传输技术34
二、图像信号加扰技术35
一、视觉加权的概念37
§2-8 视频的加权信噪比及伴音的信噪比37
二、加权网络特性及其加权系数38
三、视频加权信噪比39
四、伴音信噪比39
§2-9 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40
一、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标准40
二、欧洲广播联盟的标准41
三、我国的国家标准41
§2-10 卫星电视接收的主要参数及其性能指标计算41
一、上行线路调制参数41
二、广播卫星转发器的参数42
三、接收站天线对广播卫星的几何关系43
五、接收系统的输入载波功率C45
四、接收系统的品质因数G/T值45
六、接收系统的输入噪声与载噪比C/N47
七、接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49
八、接收系统的综合计算方法51
第三章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原理52
§3-1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基本原理52
一、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52
二、卫星电视接收的几种方式53
三、频段兼容54
四、频道兼容54
二、接收天线的主要部件55
§3-2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55
一、接收天线的类型55
三、天线的电气指标58
四、天线的机械性能60
五、新型的接收天线简介60
§3-3 高频头61
一、高频头分系统的组成及作用61
二、高频头的技术指标62
一、传输馈线63
二、宽带功率分配器63
三、高频头连体馈源(LNBF)63
§3-4 传输馈线和宽带功分器63
§3-5 卫星电视接收机64
一、接收机的组成及其作用64
二、变频调谐部分的电路原理66
三、解调部分的电路原理68
四、一体化的变频调谐解调器71
五、视频处理部分的电路原理74
六、伴音处理部分的电路原理75
七、室内单元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78
§3-6 卫星电视接收相关设备介绍79
一、电视制式转换器79
三、电视差转机/发射机80
二、电视调制器80
§3-7 典型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路原理介绍81
一、WS-1000型接收机81
二、东芝TSR-C3型接收机83
三、XS-2000型接收机86
四、东芝TSR-C4型接收机88
五、P-350型接收机92
第四章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操作96
§4-1 卫星电视接收的系统设计96
一、明确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具体要求96
二、系统设计前的调研工作96
五、设备的购置97
三、方案的拟定与论证97
四、系统设计中的可靠性因素97
§4-2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站址选择和避雷措施98
一、站址的地形选择98
二、站址区微波干扰的电测98
三、接收系统的避雷措施99
§4-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室外单元设备的安装101
一、接收天线地基的预施工101
二、接收天线的安装步骤101
三、接收天线一致性校准101
二、室内单元设备的连接102
一、室内单元设备的布置102
§4-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室内设备的安装102
§4-5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调试103
一、接收天线的调试(找星)103
二、接收机的调试104
三、与卫星电视接收相关设备的调试106
§4-6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操作使用107
一、日常操作要点107
二、接收频道的变更方法107
三、接收卫星的变更方法107
一、天线增益的测试108
§5-1 天馈分系统的主要指标测试108
第五章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测试108
二、天线的旁瓣测试109
三、天线噪声温度的测试110
§5-2 高频头分系统的指标测试111
一、高频头等效输入噪声温度Te的测试111
二、高频头增益的测试112
三、高频头幅频特性的测试113
§5-3 接收机分系统的指标测试115
一、接收机解调门限的测试115
二、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和输入电平范围测试117
三、接收机镜像干扰抑制比的测试118
一、接收机系统G/T值的测试119
§5-4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系统指标测试119
二、接收系统的视频信号噪比的测试120
三、接收系统视频信号线性失真的测试122
四、接收系统视频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测试125
五、接收系统的选行测试127
六、伴音信噪比的测试127
第六章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维护与检修129
§6-1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维护129
一、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日常维护129
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一般检修方法130
一、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一般检修要求130
§6-2 接收设备的一般检修方法及常见故障原因分析130
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130
三、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131
§6-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室外单元设备的检修133
一、接收天线的调整133
二、高频头的故障检修134
§6-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室内单元设备的检修134
一、WS-1000型接收机的检修135
二、东芝C3型接收机的检修137
三、东芝C4型接收机的检修143
四、P-350型接收机的检修149
主要参考文献152
附录一 国标——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四部分)153
附录二 部标——卫星广播图像质量要求157
附录三 国标——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159
附录四 电视信号制式与参数162
附录五 日本Ku频段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参数163
附录六 中国电视频道/频率分配表166
附录七 亚洲卫星一号ASIASAT-I和中星5号主要技术参数168
附录八 CCIR 637-1报告 各种电视制式去加重、加权系数172
附录九 主要城市卫星接收天线的方位角与仰角值173
附录十 复用模拟分量(MAC)制式简介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