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君劢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君劢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37803.jpg)
- 郑大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1597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君劢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插图1
序 耿云志1
引子1
前言页1
第一章 十字街头(1887—1918)4
1 早年生活4
“小军师”4
广方言馆的优秀生5
少年登科6
被南京高等学校除名8
任教明德学校9
入早稻田大学10
2 留学日本10
摘译穆勒《代议政治论》13
论今后民党之进行18
参加立宪活动23
3 从联袁到反袁27
洋翰林27
进言梁启超:联络袁世凯28
“另造一个大的政党”31
袁政府之十大罪33
4 欧战的旁观者37
入柏林大学读博士37
留在德国观察欧战39
战争的启迪43
放弃学位回国讨袁45
5 参战风波47
《联邦十不可论》47
卷入府院之争51
北洋军阀斗争的牺牲品55
消沉中的反思:治国先治己57
第二章 欧游新观感(1919—1921)60
1 航向“学问国”60
随梁启超游历欧洲60
师从倭伊铿65
介绍倭氏学说的第一人67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72
2 关于社会主义72
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78
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82
3 中国前途:德国乎?俄国乎?83
俄德革命的比较83
德国道路:中国前途的选择87
介绍俄国革命91
4 魏玛宪法评论95
对魏玛宪法的肯定95
对魏玛宪法的批评98
中国问题的症结100
“武力政治”与“理性政治”104
5 理性政治的企求104
实现“理性政治”的前提105
建立理想政党的关键是教育国民108
第三章 讲学与办学(1922—1929)112
1 国家基本蓝图的初步设计112
八团体国是会议112
《国是会议宪草》的内容分析115
公众对《国是会议宪草》的批评129
《国是会议宪草》与《1923年宪法》138
2 人生观论战146
论战发生的背景146
清华演讲“人生观”150
答辩丁文江156
反驳陈独秀与胡适165
在成败得失之间170
3 政治教育177
出长政治大学177
演讲国内战争180
第二次婚姻183
批评国民党186
政治大学的停办192
4 明争暗斗192
翻译《政治典范》,介绍拉斯基学说193
出版《苏俄评论》,反对共产党人202
创办《新路杂志》,批评国民党一党专制205
被国民党绑票216
第四章 内优外患中的选择(1930—1937)219
1 组建中国国家社会党219
国家社会党的秘密成立219
《我们所要说的话》223
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29
2 探求民族复兴之道232
翻译菲希德演讲辞232
出版《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234
创办学海书院244
3 明日之中国文化248
对人类文化起源的探讨249
对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分析251
对中国过去文化的考察255
对中国过去文化总的评判259
对中国未来文化的主张263
4 如何抵抗日本侵略269
“他山之石,可资攻错”269
热战失败的教训272
对欧美派日本派外交政策的批评275
译刊《全民族战争论》277
发表《对外抗战问题》279
1 投身抗战282
国防参议会参议员282
第五章 投身抗战与建国主张(1937—1940)282
抗战三字诀:死、苦、耐285
与国民党交换文件288
出席国民参政会并被选为驻会委员292
2 立国之道295
国家民族本位296
修正的民主政治303
国家社会主义312
文化政策320
致毛泽东的公开信326
民族文化书院缘起329
3 创办民族文化书院329
胡适思想批判335
民族文化书院被蒋介石关闭342
第六章 致力于民主宪政运动(1940—1945)345
1 参加第一次宪政运动345
向国民党要求宪政345
关于宪政提案的一场舌战350
推动宪政运动的兴起353
参与制定宪法草案修正案359
代表期成会作宪草修正案说明362
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流产365
2 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368
民主政团同盟的酝酿368
调停国共争端的失败371
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公开376
被国民党软禁于汪山381
3 参加第二次宪政运动385
充任宪政实施协进会常务会员385
呼吁保障人民三项基本权利387
介绍西方人权思想391
民主政治标准释义397
重获自由。选任民盟常委401
4 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404
1 起草《中华民国宪法》408
政协通过宪草修改十二条原则408
第七章 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上)(1946—1949)408
围绕宪草修改的斗争412
宪法草案“成了一种废纸”417
演讲中华民国未来宪法420
“扔到纸篓里的宪草又复活了”423
《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的比较428
2 调停东北内战442
东北内战的由来442
调停的努力445
解决东北问题的建议451
调停的失败453
3 组建中国民主社会党456
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成立456
中国民主社会党政纲释义461
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464
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466
第八章 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下)(1946—1949)470
4 率领民主社会党出席包办国大470
反对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大470
为促成国共和谈而奔走474
改变初衷及其原因分析482
与蒋介石交换信件487
被开除出中国民主同盟494
5 率领民主社会党参加改组政府499
《训政时期约法》的存废问题499
关于国府委员名额分配引起的争议506
提出参加四机构人员名单512
与国民党签订施政方针520
民主社会党的公开分裂523
6 行宪国大前后的捭阖528
国代名额的幕后交易528
总统选举与修宪案之争534
把副总统选票投给李宗仁541
立委名额引出的纠纷546
参与“新的和平运动”557
第九章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50—1969)568
1 海外流亡568
应邀赴印度讲学568
出面领导第三势力570
写作《新儒家思想史》573
联名发表《文化宣言》577
环球讲学580
创办《自由钟》583
2 关于儒家哲学思想586
儒家哲学的特点586
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589
中西形上学的比较595
唯实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599
3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607
儒家伦理学的基本概念607
儒家伦理学的特点610
儒家德性的一与多614
4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620
中西政治哲学的同异620
立国之道:德与法相辅而行623
儒家思想中的民主种子627
5 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复兴630
现代化的意义与中国现代化历程630
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635
儒家思想的复兴主要是宋代新儒学的复兴640
儒家思想复兴的道路:自力更生中之多形结构644
结语 病逝旧金山(1969.2.23)647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653
书成后记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