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婚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婚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134494.jpg)
- 朱福成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ISBN:753850470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婚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婚姻的概念1
一 婚姻的概念1
二 反常婚姻4
第二节 婚姻学的研究对象6
一 婚姻学的产生6
二 婚姻学的研究对象6
第三节 研究婚姻学的意义7
一 开展婚姻学的研究是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8
二 开展婚姻学的研究是我国当前婚姻现状的需要9
第四节 怎样研究婚姻学9
一 明确学习目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10
二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10
三 联系我国婚姻实际情况10
四、吸收其他学科的有关成果,开展综合研究11
第二章 婚姻的起源及其演化(上)12
第一节 血亲杂交13
一 血亲杂交的特征及其存在13
二 血亲杂交的产生15
三 血亲杂交不是一种婚姻形式16
第二节 血缘群婚17
一 血缘群婚的特征及其存在17
二 血缘群婚的产生18
三 血缘群婚的历史意义20
第三节 亚血缘群婚20
一 亚血缘群婚的特征及其存在20
二 级别婚和环状联系婚24
三 亚血缘群婚的产生28
第四节 对偶婚29
一 对偶婚的特征及其存在29
二 对偶婚的产生32
三 对偶婚的历史意义34
第三章 婚姻的起源及其演化(下)35
第一节 个体婚35
一 个体婚的特征35
二 一夫多妻制婚姻36
三 一妻多夫制婚姻37
四 个体婚的产生38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婚姻48
一 奴隶主婚姻的基本特征48
二 奴隶婚姻的基本特征51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婚姻53
一 封建地主婚姻的基本特征53
二 农民婚姻的基本特征5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58
一 资产阶级婚姻的基本特征59
二 无产阶级婚姻的基本特征60
第四章 婚姻观念63
第一节 概述63
一 婚姻观念的概念63
二 影响婚姻观念的因素65
第二节 恋爱观68
一 恋爱观的概念68
二 恋爱的位置68
三 恋爱婚姻上的社会责任感74
四 择偶标准76
第三节 贞淫观77
一 贞淫观的产生及演变77
二 我们应持的贞淫观81
第四节 生育观86
一 生育观的产生及演变87
二 我们生育观现状92
三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93
第五节 离异观98
一 离异观的产生及演化98
二 我们应持的离异观100
第五章 婚恋始因102
第一节 性的发育与成熟103
一 男性性的发育与成熟103
二 女性性的发育与成熟105
第二节 性意识的产生与发展109
一 性意识的概念109
二 性意识的表现110
三 性意识的产生与发展121
第三节 性的吸引125
一 生理美126
二 修饰美128
三 风度美130
四 精神美131
五 性感131
第六章 婚姻基础133
第一节 概述133
一 原始公有制社会的婚姻基础133
二 私有制社会的婚姻基础134
三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婚姻基础135
第二节 爱情的心理结构136
一 爱情的概念136
二 爱情的心理结构137
三 爱情的特点140
第三节 择偶标准143
一 择偶标准的概念143
二 择偶标准的特点143
三 影响择偶标准的因素144
四 择偶标准的类型148
五 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150
六 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的演变152
第四节 婚姻媒介158
一 男女相识恋爱的途径158
二 婚姻媒介159
三 努力发展婚姻介绍事业161
第五节 择偶艺术162
一 交际--寻求爱情的第一步162
二 弹性的“模式”162
三 爱的判断164
四 爱的表达168
第六节 恋爱艺术170
一 了解“性差”心理170
二 注意“首应效应”173
三 保持适当的近体度176
四 暂时的离别176
五 妙用“逆反心理”177
六 恰当地“自我暴露”177
七 正确处理争议问题178
第七章 婚姻成立180
第一节 结婚条件180
一 必要条件181
二 禁止条件183
第二节 结婚准备(上)186
一 思想上的准备187
二 物质上的准备189
三 婚前检查191
四 新婚服饰192
第三节 结婚准备(下)194
一 家务知识195
二 消费知识197
三 优生知识198
四 性知识201
五 人际关系知识202
第四节 结构程序209
一 结构登记209
二 婚礼212
第八章 婚姻维系216
第一节 概述216
一 夫妻关系的概念216
二 夫妻关系的性质217
三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222
四 夫妻关系的类型230
第二节 夫妻关系的变迁235
一 夫妻关系的变迁235
二 婚后矛盾238
第三节 婚姻维系的伦理246
一 长相知,不相疑247
二 互相尊重249
三 互相恩爱251
四 互相帮助252
五 互相谅解254
第四节 婚姻障碍的调适255
一 用理想形象要求对方255
二 幻灭257
三 “密电码”的误译258
四 缺乏主见259
五 互相指责260
六 孩子气261
七 寂寞262
八 消极等待欲求的满足263
九 性格截然相反264
十 生活习惯的差异264
第五节 夫妻性生活的和谐265
一 性生活卫生266
二 性反应269
第六节 夫妻性障碍调适274
一 国性性障碍274
二 女性性障碍277
三 性和谐280
第九章 婚姻终止285
第一节 概述285
一 婚姻终止的概念和原因285
二 离婚沿革286
三 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288
第二节 离婚原因291
一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离婚原因291
二 资本主义社会离婚原因295
三 当前我国离婚原因297
第三节 离婚标准299
一 感情是否确已完全破裂是离与不离的原则界限299
二 夫妻感情破裂的历程301
第四节 离婚后果304
一 离婚对男女双方的影响304
二 离婚对子女的影响307
三 离婚后的再婚姻问题310
第十章 婚姻问题312
第一节 当代婚姻现状简述312
一 我国婚姻现状312
二 世界各国婚姻现状313
第二节 大龄男女婚姻问题314
一 大龄男女的概念314
二 大龄男女婚姻问题产生的原因315
三 当前大龄青年的现状317
四 大龄青年的苦恼318
第三节 失恋问题319
一 失恋的原因319
二 失恋者的心理321
第四节 “第三者”插足问题326
一 “第三者”的概念327
二 “第三者”插足问题的现状327
三 “第三者”插足的后果328
四 “第三者”插足问题产生的原因329
五 “第三者”插足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