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
  • 周作仁,杨承祥,黄达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4011·88
  • 出版时间:1957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的起源、本质与机能1

第一节 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与货币的产生1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拜物教16

第三节 货币的机能22

第四节 货币诸机能的历史发展37

第二章 货币制度44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44

第二节 复本位制、复本位制向金单本位制的过渡51

第三节 金单本位制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56

第四节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货币制度59

第三章 借贷资本与信用65

第一节 高利贷信用65

第二节 借贷资本72

第三节 利息与利息率78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与形式83

第五节 借贷资本市场94

第六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98

第四章 虚拟资本与证券交易所106

第一节 虚拟资本106

第二节 股份公司112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和交易所业务116

第五章 银行与银行业务122

第一节 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和作用122

第二节 帝国主义吋代的银行及其新作用。财政资本与财政寡头127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机关的主要类型138

第四节 银行的负债业务。支票与非现金结算制度143

第五节 银行的资产业务150

第六节 银行的中间业务158

第七节 银行业务的相互关系161

第六章发行 银行与银行券流通167

第一节 发行银行的产生、作用与组织167

第二节 银行券的流通及其保证原则173

第三节 银行券保证制度178

第四节 发行银行与商业银行及货币市场185

第五节 发行银行与国家192

第七章 纸币与通货膨胀195

第一节 纸币及其流通规律195

第二节 通货膨胀203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10

第四节 稳定通货216

第五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特征219

第八章 支付平衡表与国际信用225

第一节 支付平衡表225

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支付平衡表的平衡230

第三节 铸币平价和外汇行市234

第四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国际结算制度的混乱239

第五节 对外贸易信用247

第六节 国际长期信用253

第九章 货币信用危机259

第一节 货币信用危机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259

第二节 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的历史实例267

第三节 1929—1933年的世界货币信用危机272

第十章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信用制度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在货币信用领域中的斗争277

第二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货币信用制度危机及其表现形式283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总危机现阶段的货币信用制度危机30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信用制度301

第二节 战后的通货膨胀与信用制度308

第三节 西欧各国国际收支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减值313

第四节 战后作为美国帝国主义扩张工具的对外贷款和“援助”317

附录一 对资产阶级货币理论与信用理论的批判335

第一节 对资产阶级货币理论主要思潮的批判335

第二节 替纸币和通货膨胀辩护的现代名目主义343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代为财政寡头服务的货币数量论347

第四节 对现代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的批判351

第五节 对资产阶级信用理论主要思潮的批判355

第六节 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创造信用论及其反动的本质361

第七节 为垄断资本服务的现代资产阶级的“信用调节”论365

第八节 右派社会党人在货币信用方面的观371

附录二 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信用制度377

第一节 英国的货币信用制度377

第二节 美国的货币信用制度389

第三节 法国的货币信用制度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