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构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构造](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125080.jpg)
- 杨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2103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一、汽车的发展与我国汽车工业概况1
目录1
二、汽车的类型及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2
三、汽车的总体构造5
四、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5
五、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11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13
第一节 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13
一、发动机一般构造13
二、发动机术语与计算公式14
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5
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15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17
二、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17
第三节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8
一、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18
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19
三、二冲程发动机的优缺点19
第四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类型及型号编制规则20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20
二、发动机的类型24
三、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25
第五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27
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27
二、发动机的性能特性28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31
第一节 概述31
一、气缸体33
第二节 机体组33
二、气缸盖与气缸衬垫36
三、油底壳39
四、发动机的支承39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39
一、活塞39
二、活塞环43
三、活塞销45
四、连杆46
第四节 曲轴飞轮组48
一、曲轴48
二、飞轮52
三、曲轴扭转减振器53
一、配气机构的布置型式55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55
第三章 配气机构55
二、凸轮轴的传动方式57
三、气门间隙57
第二节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58
一、气门组58
二、气门传动组60
第三节 配气相位64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66
第一节 概述66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66
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66
第二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67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67
二、燃烧过程68
第三节 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69
第四节 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71
第五节 化油器结构的五大装置72
一、主供油装置72
二、怠速装置73
三、加浓装置74
四、加速装置75
五、起动装置76
第六节 化油器构造77
一、CAH101型化油器78
二、CAH102型化油器80
三、CAH212型化油器82
四、化油器的操纵机构84
第七节 汽油供给装置85
一、汽油箱85
二、汽油滤清器86
三、汽油泵87
第八节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89
第九节 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90
一、进、排气歧管90
二、排气消声器90
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92
第一节 概述92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及组成92
二、进气增压93
第二节 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96
一、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96
二、燃烧室97
第三节 喷油器99
一、孔式喷油器100
一、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101
第四节 喷油泵101
二、轴针式喷油器101
二、国产系列柱塞式喷油泵103
第五节 调速器110
一、调速器的功用和分类110
二、机械离心式双速调速器111
三、全速调速器114
第六节 联轴节及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117
一、联轴节及初始供油提前角117
二、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119
第七节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120
一、柴油滤清器120
二、输油泵120
第八节 汽车的排放物净化122
一、汽车的排放物污染122
二、排放物净化的措施123
第六章 润滑系127
第一节 概述127
一、润滑系的作用127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及润滑系的组成127
三、润滑系的油路129
第二节 润滑系主要部件131
一、机油泵131
二、机油滤清器135
三、机油散热器138
四、机油标尺140
第三节 曲轴箱通风140
一、曲轴箱通风的目的140
二、曲轴箱通风的方法141
四、水冷却系的组成143
三、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143
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143
一、冷却系的作用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七章 冷却系143
五、风冷却系的组成145
第二节 水冷却系主要零部件145
一、水套145
二、水泵146
三、风扇及风扇皮带146
四、散热器148
五、冷却液与膨胀水箱150
六、节温器153
七、百叶窗154
八、风扇离合器154
一、传动系的功用和组成157
第一节 概述157
第八章 汽车传动系157
二、传动系的布置型式158
第二节 离合器160
一、离合器的功用和对离合器的要求160
二、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61
三、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结构162
四、离合器的操纵机构169
第三节 变速器与分动器170
一、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170
二、变速传动机构171
三、变速器的操纵机构178
四、同步器180
五、分动器183
第四节 万向传动装置185
一、十字轴式普通刚性万向节186
二、准等速万向节和等角速万向节187
三、传动轴188
第五节 主减速器189
第六节 差速器193
一、行星齿轮式差速器194
二、防滑转装置195
第七节 半轴与桥壳196
一、半轴196
二、桥壳198
第九章 汽车行驶系200
第一节 概述200
第二节 车架201
一、车架的功用和要求201
二、车架的类型201
二、转向桥203
第三节 车桥203
一、车桥的作用及分类203
三、转向驱动桥205
第四节 转向轮定位205
一、主销后倾206
二、主销内倾206
三、前轮外倾207
四、前轮前束207
第五节 车轮与轮胎208
一、车轮208
二、轮胎210
第六节 悬架213
一、悬架的作用与组成213
二、弹性元件214
三、非独立悬架217
四、独立悬架219
五、多桥汽车的平衡悬架221
六、减振器223
第十章 汽车转向系226
第一节 概述226
一、转向系的作用与组成226
二、汽车转向条件227
第二节 转向装置230
一、转向器的类型231
二、常用转向器的构造231
第三节 转向传动机构237
一、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237
二、与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239
三、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的连接239
四、转向盘自由行程239
第四节 转向助力装置240
一、转向助力装置的类型和特点241
二、对转向助力装置的要求242
三、转向助力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42
四、安全转向柱244
第十一章 汽车制动系246
第一节 概述246
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247
一、鼓式车轮制动器247
二、盘式车轮制动器253
第三节 液力制动传动机构255
一、概述255
二、制动主缸256
三、制动轮缸260
第四节 气压制动传动机构261
一、典型双回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布置261
二、气压制动传动装置中主要总成构造263
一、真空增压式液力制动传动装置274
第五节 制动增压装置及辅助装置274
二、气压增压式液力制动传动装置277
三、排气制动装置278
四、前后轮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278
第六节 挂车气压制动装置279
一、间接操纵的挂车放气制动装置279
二、直接操纵的挂车放气制动装置及传动装置282
第七节 驻车制动器284
一、盘式驻车制动器284
二、鼓式驻车制动器285
第八节 车轮防抱死装置288
第一节 汽车的一般布置289
一、货车289
第十二章 汽车的一般布置及附属装置289
二、客车290
三、轿车290
第二节 汽车车身291
一、载货汽车292
二、客车293
三、轿车293
第三节 汽车的通风装置294
一、自然通风294
二、通风-取暖装置294
三、空气调节装置和冷气装置296
第四节 汽车的附属设备和装置298
一、风窗刮水器298
二、门锁299
附录 玉柴YC6105QC型柴油机及配套汽车技术性能302
参考文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