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公共关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公共关系
  • 刘庆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0917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技公共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科技公共关系导论1

第一节 科技公共关系的涵义2

一、公共关系的三重涵义2

二、公共关系定义5

第二节 科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6

一、科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6

二、科技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8

一、促进科技组织的内部协调10

第三节 科技公共关系研究的意义10

二、优化科技组织的外部环境12

三、促进科技组织目标的实现13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14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14

一、古代的公共关系行为14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17

三、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及未来21

第二节 公共关系兴起的社会条件25

一、经济的高商品化25

二、社会的高信息化26

三、传播的高技术化28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科技领域里的应用29

一、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29

二、科技公共关系的实用性31

第三章 科技公共关系的职能35

第一节 形成科技组织内部的和谐气氛35

一、科技组织内部气氛分析35

二、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37

三、提高科技协作的效率38

四、推动科技职业道德的建设40

第二节 创造科技组织的外部良好环境41

一、科技组织外部环境分析42

二、对外传播交流信息44

三、发现、解决和排除问题45

四、预测47

第三节 协助科技组织实现目标49

一、协助科技组织进行目标决策49

二、协助科技组织实现目标50

第四章 科技组织及其内部公众53

第一节 科技组织的形成与发展53

一、科学家、技术发明家的个体研究54

三、国际规模的研究阶段--大科学协作科技组织55

二、近代早期的科技组织--集体研究形式的出现55

第二节 科技组织的内部结构56

一、专业室树状结构57

二、事业部树状结构58

三、课题组柔性结构59

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工作特点及方式60

一、科技人员的工作特点60

二、科技人员的工作方式63

三、科技人员的心理65

一、高级职称公众68

第四节 科技组织的内部公众68

二、中级职称公众70

三、初级职称公众71

四、调动科技组织内部公众的积极性72

第五章 科技组织与外部公众74

第一节 科技组织与社区公众75

一、科技组织与社区公众的关系75

二、科技组织与社区公众关系的协调76

第二节 科技组织与到政府公众78

一、科技组织与政府公众的关系78

二、科技组织与政府公众关系的协调79

三、科技组织与工商、金融、政法部门的关系及协调80

第三节 科技组织与用户公众82

一、科技组织与用户公众的关系82

二、科技组织与用户公众关系的协调83

第四节 科技组织与媒介公众86

一、科技组织与新闻媒介公众86

二、科技组织与出版界公众89

第一节 科技组织形象的调查92

一、科技组织形象92

第六章 科技公共关系工作程序92

二、组织自我期望形象调查94

三、科技组织实际形象调查99

四、调查分析107

第二节 科技组织形象的设计规划108

一、形象设计的基本要求109

二、形象设计的步骤111

第三节 科技公共关系方案的实施115

一、目标管理115

二、活动模式119

一、评估理论127

第四节 科技公共关系效果评估127

二、评估方法131

三、重新规划134

第七章 科技公共关系传播与沟通136

第一节 口语的传播与沟通136

一、口语传播沟通及其特点136

二、口语传播沟通基本技巧138

三、口语传播沟通的几种形式141

第二节 文字的传播与沟通144

一、文字传播沟通及其特点145

二、文字传播沟通基本技巧148

三、文字传播沟通的几种形式149

第三节 电讯的传播与沟通152

一、电讯传播沟通及其特点153

二、电讯传播沟通的基本技巧154

三、电讯传播沟通的几种形式157

第四节 多种媒介的传播与沟通158

一、多种媒介传播沟通及其特点158

二、多种媒介传播沟通的基本技巧160

三、多种媒介传播沟通的几种形式161

一、科技论文发表的署名问题165

第八章 科技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165

第一节 科技论文的发表165

二、科技论文的投稿问题167

三、处理好作者与编辑的关系168

第二节 国际学术交流会169

一、国际学术交流会的特点170

二、国际学术会议的类型170

三、会议的组织机构171

四、会议的活动方式172

五、会议的申请与邀请173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类别175

第三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175

二、自由申请项目的工作程序和要求179

第四节 科技成果的管理182

一、科技成果的分类183

二、科技成果的鉴定184

三、科技成果的奖励189

第五节 科技展览会195

一、科技展览会的类型195

二、科技展览会的特征197

三、展览会的准备工作198

一、会议前的准备工作199

第六节 记者招待会199

二、会议中的工作方法202

第七节 公共关系广告203

一、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203

二、公共关系广告的作用204

三、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206

四、做好公共关系广告的原则208

第九章 科技人员的人际交往211

二、人际交往对科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212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一般原理212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212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213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和准备216

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216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准备224

第三节 科技组织人际交往的类型及特点227

一、科技组织人际交往的类型227

二、科技组织人际交往的特点229

一、与人交往的艺术232

第四节 科技人员交往技巧232

二、与人相处的艺术234

三、与人相处的技巧237

第十章 科技公共关系原则规范242

第一节 科技公共关系的社会责任242

一、科技公共关系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242

二、科技公共关系的行为责任和媒介责任244

三、科技公共关系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247

第二节 科技公共关系的行为准则248

一、科技公共关系工作准则249

二、科技公共关系道德准则253

第三节 科技公共关系的法律法规256

一、科技公共关系的一般法规257

二、科技公共关系的法律责任261

附录一267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行为准则267

附录二26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2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2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件27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件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