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法灸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法灸法学
  • 奚永江,司徒铃主编;马瑞林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179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11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法灸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针法灸法概论1

1.1 砭刺与针法的起源1

1.1.1 砭石1

1.1.2 骨针和竹针1

1.2 九针的应用和发展1

1.3 针法的发展4

1.4 灸法和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4

1.4.1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4

1.4.2 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5

2 毫针刺法7

2.1 毫针的结构和保养7

2.1.1 毫针的结构7

2.1.2 毫针的规格7

2.1.3 毫针的选择8

2.1.4 毫针的保养和维修8

2.2.1 针法练习9

2.2 针刺前的准备9

2.2.2 病人的体位10

2.2.3 定穴和消毒11

2.3 针刺方法11

2.3.1 进针法11

2.3.2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3

2.3.3 基本手法14

2.3.4 辅助手法15

2.3.6 手法的轻重17

2.3.5 治神与得气17

2.3.7 留针与出针18

2.4 针刺宜忌以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18

2.4.1 针刺宜忌18

2.4.2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20

3 《内经》、《难经》论针法23

3.1 《内经》论针法23

3.1.1 针刺补泻的原则23

3.1.2 施行补泻的依据23

3.1.3 《官针》篇论刺法25

3.1.4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29

3.2 《难经》论针法33

3.2.1 强调双手行针34

3.2.2 补泻分清营卫34

3.2.3 论述迎随与调气34

3.2.4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35

3.2.5 针法合于四时36

4 《金针赋》、《针灸大成》论针法38

4.1 《金针赋》论针法38

4.1.1 下针十四法38

4.1.2 调气与运气法38

4.1.3 飞经走气四法40

4.1.4 治病八法41

4.2 《针灸大成》论针法45

4.2.1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45

4.2.2 杨氏针法46

4.2.3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48

4.2.5 透穴针法的应用49

4.2.4 补泻的大小之分49

5 灸法50

5.1 灸法的特点和作用50

5.1.1 灸法的特点50

5.1.2 艾灸的作用50

5.1.3 灸用的材料50

5.1.4 艾绒的制作法50

5.2.1 艾炷灸51

5.2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51

5.2.2 艾条灸53

5.2.3 温针灸55

5.2.4 温灸器(温筒灸)55

5.2.5 天灸55

5.2.6 灯火灸55

5.3 灸治注意事项56

6.1.2 针刺方法61

6.1.1 针具61

6 三棱针、皮肤针、火针、挑刺、芒针61

6.1 三棱针61

6.1.3 适应范围62

6.1.4 注意事项63

6.2 皮肤针63

6.2.1 针具及术前准备63

6.2.2 针刺方法63

6.2.3 针刺部位63

6.2.4 适应范围64

6.2.5 注意事项66

6.3 火针67

6.3.1 针具67

6.3.2 操作方法67

6.4 挑刺68

6.4.1 挑刺用具68

6.4.2 部位选择68

6.3.3 适应范围68

6.3.4 注意事项68

6.4.3 适应证和部位选择69

6.4.4 挑刺方法69

6.4.5 注意事项69

6.5 芒针69

6.5.1 针具69

6.5.2 治疗特点70

6.5.3 针刺方法70

6.5.5 注意事项71

6.5.4 适应范围71

7 耳针、头针、腕踝针72

7.1 耳针72

7.1.1 耳郭与耳穴72

7.1.2 耳穴的应用78

7.2 头针81

7.2.1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81

7.2.2 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81

7.3.1 分区与主治病症84

7.3 腕踝针84

7.2.3 操作方法84

7.3.2 进针点及其适应证86

7.3.3 操作方法88

7.3.4 注意事项88

8 电针、水针89

8.1 电针89

8.1.1 电流的性质和选择89

8.1.2 操作方法90

8.1.4 影响电针效果的因素91

8.1.3 电针的选穴91

8.1.5 注意事项92

8.2 水针96

8.2.1 用具及常用药液96

8.2.2 穴位选择96

8.2.3 操作方法98

8.2.4 注意事项99

9.1.2 操作方法102

9.1.1 器材和穴位选择102

9.1 穴位埋线102

9 穴位埋线、穴位磁疗102

9.1.3 注意事项103

9.1.4 术后反应104

9.2 穴位磁疗106

9.2.1 使用器材106

9.2.2 操作方法107

9.2.3 适应范围及禁忌证109

9.2.4 剂量、疗程及注意事项109

10.1.1 氦-氖激光医疗机的结构112

10.1.2 氦-氖激光医疗机操作方法112

10 激光穴位照射、针法灸法研究进展112

10.1 激光穴位照射112

10.1.3 适应范围113

10.1.4 注意事项113

10.2 针法灸法研究进展(综述)114

10.2.1 针法研究114

10.2.2 灸法研究117

热门推荐